鹽戶,讀音yán hù,漢語詞語,意思是以製鹽為業的人戶。出自《魏書·崔游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戶
- 拼音:yán hù
- 注音:ㄧㄢˊ ㄏㄨˋ
- 解釋:以製鹽為業的人戶
鹽戶,讀音yán hù,漢語詞語,意思是以製鹽為業的人戶。出自《魏書·崔游傳》。
鹽戶,讀音yán hù,漢語詞語,意思是以製鹽為業的人戶。出自《魏書·崔游傳》。解釋以製鹽為業的人戶。1出處《魏書·崔游傳》:“轉 河東 太守,郡有鹽戶,常供州郡為兵。”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中:“ 貞元 中,有鹽戶犯...
在鹽專賣制度下,鹽的生產、銷售和定價都由官府組織執行,導致其商品屬性退化。第一,看鹽的生產。鹽的生產者為鹽戶,雖然工作方式與其它手工業者相同,但因為鹽是專賣品使得鹽戶與其他手工業者截然不同。鹽戶身份與普通人不同,單獨...
亭戶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tíng hù,意思是古代鹽戶之一種,出自《新唐書·食貨志四》。解釋 古代鹽戶之一種。唐 乾元 元年(公元758年) 第五琦 定鹽法,將製鹽民戶編為特殊戶籍,免其雜役,專制官鹽。因煮鹽地方稱亭場,...
鹽頭 鹽頭是指在福建鹽區擁有較多產業,鹽戶公推的較有聲望的負責人。在廣東大洲等場,是鹽民與購鹽商人之間的經紀人。
但由漢代至明代,除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到唐玄宗開元十年(722)的139年間,開放全國海灘、鹽井、鹽湖,任民自由產銷外,其他歷代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大都實行專賣制度,以嚴刑峻法控制著鹽的產銷,以徭役的形成強迫鹽戶產鹽,生產者役作極...
這大約與《長蘆鹽法志》所記“新其像”而現奇觀,說的是同一件事。知是鹽神廟宇,這位鹽官倡導“修復祠”,“工既訖,為文以祭於祠”,結果又現奇象——當天大雨浸灌鹽池,轉日天晴,“池水皆凝為鹽”。鹽戶商家們視為神異...
但由漢代至明代,除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到唐玄宗開元十年(722)的139年間,開放全國海灘、鹽井、鹽湖,任民自由產銷外,其他歷代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大都實行專賣制度,以嚴刑峻法控制著鹽的產銷,以徭役的形成強迫鹽戶產鹽,生產者役...
一、官方針對民間私販進行寬嚴相兼的鹽法制定 111 二、官方進行鹽政的改革 115 三、官方對鹽課與鹽額的削減 116 四、官方對民間食鹽商販的鼓勵 121 五、官方對鹽區官、私井的整頓 124 六、官方對服役鹽戶的優恤 127 小 結 129...
民國十七年(1928年),全島計有石田(結晶池)1936畝,水田(蒸發池)11200畝,鹽田(沙漏)2160畝,鹽漏810畝,漏戶(用曬沙淋鹵曬生鹽戶)972家,灶戶(曬水煎煮熟鹽或漏水煎煮熟鹽戶)46家,共3390人。年產生鹽598465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