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一)
  • 性質:規劃綱要
  • 地點:鹽山縣
  • 內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鹽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一)
(2011年2月15日鹽山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
“十二五”時期,是我縣加快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是進一步“增實力、促轉型、快發展”的緊要關口。科學編制和實施《鹽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對我縣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突破瓶頸制約和障礙,打造全國最大的管道裝備製造基地、建設冀魯交界處的重要中等城市、建設渤海灣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先導區,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章基礎與條件
“十一五”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和各種嚴峻挑戰,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努力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對外開放、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民生建設和黨的建設”六項重點工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態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具體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2010年數據為預測值)
1、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十一五”以來,我縣經濟進入新一輪快速增長時期,綜合經濟實力連續邁上新台階。經濟總量由2005年的30.9億元發展到2010年的82.6億元,翻了一番半,年均增長21.5%,完成“十一五”規劃增速目標;2005年人均GDP7603元,2010年18404元,經濟發展水平跨入新的階段;財政收入由2005年的1.357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5.31億元,翻了近兩番,財政引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2010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7.7億元,增長了4.8倍,投資拉動經濟成長的動力強勁,投資效率不斷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利稅分別比2005年增長5.6倍、6.3倍;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由2005年9.58億元達到2010年23.53億元,翻了一番多,年均遞增19.69%,住房、汽車、通訊、網路、信息等正逐漸成為消費熱點,消費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有所提高;外貿進出口總額2010年達到8000萬美元,是2005年的30倍,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績。主要經濟指標連續五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綜合經濟實力在全省的排名上升了33個位次,被譽為“鹽山現象”、“鹽山速度”,成為滄州的“四小龍”之一。
2、產業結構得到調整最佳化,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三次產業比例由2005年的20.35:47.8:31.7轉變為2010年的13:67:20,產業結構最佳化提升效果明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糧食生產連續6年豐收,2010年全縣糧食總產量達到29.38萬噸,比2005年增產3.93萬噸;畜牧、果品、蔬菜保持較快增長,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61%;總投資4.5億元的保吉安養雞等重點項目落戶我縣,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2家,農業產業化率達到40%,比2005年提高11個百分點。勞務經濟“質”“量”雙升,農民工資性收入比重超過60%,被評為全國“勞務輸出星火科技試點縣”、“河北省勞務輸出先進縣”。新民居建設步伐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城鄉二元結構和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管道裝備製造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穩固,輸送機械、體育器材、工具機附屬檔案、不鏽鋼爐料購銷加工、襪業加工等產業逐漸成為新的經濟成長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5.4%,經省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2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達到2家;現代物流、金融保險、會展招商、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對經濟發展拉動作用增強。圍繞轉變增長方式,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實施了中原公司“煤改氣”、宏潤公司加熱爐換熱餘熱利用等一大批節能減排工程,促進了經濟可持續發展。2010年萬元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1%,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累計降低18.2%和11.8%以上,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項目建成投運。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2.49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6%,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100%。
3、城鄉面貌發生較大變化,城鎮化建設取得突破提升。“十一五”時期,是城鄉建設規模最大、投資最多、成效最顯著的五年。以“三年大變樣、推進城鎮化”為著力點,高標準規劃、建設和管理城市,完成了縣城規劃修編,確立了全縣“136+政策群+X”的城市化發展思路,實施了城市建設“十個一”工程。水利、交通、市政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通信等基礎產業快速發展,千童大街、鳳凰路等城區道路,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等兩廠(場),鹽山中學、城區集中供熱、四星級賓館等重大項目建成並發揮效益,為全縣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打下基礎。滾動實施了60多項城建工程,一大批路、水、電、氣、熱、電訊、市場等項目相繼建成使用,城市功能日趨完善。28平方公里、28萬人口的城區規劃率先得到市政府批覆,城市規模進一步擴大,教育、文化、衛生等基礎設施條件有了較大改善。城市面貌的大變化與小城鎮、新民居建設同步推進,2010年城鎮化水平達到38.7%左右,比2005年提高5.68個百分點。三年大變樣目標基本實現,新增建築面積250多萬平米,新增縣城建成區面積7平方公里,奠定了冀魯交界處中等城市的雛形。
4、特色主導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重點項目建設成效顯著。抓項目、增投入成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拉動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十一五”以來,全縣實施投資超千萬元項目478個,總投資規模380億元;其中“一三五八十”項目達到82個,總投資規模230億元。51個項目被列入省重點,省重點建設項目個數連續五年居滄州各縣市之首。千人擁有企業法人個數由2005年的1.7個增加到3.8個,規模以上企業由2005年的19家發展到89家。管道裝備製造基地項目被確定為省戰略支撐項目。在全市率先編制完成了管道裝備製造業發展規劃、工業聚集區發展規劃、控制性詳規和區域環評,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產業聚集區,被工信部確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中國管道裝備製造基地”。滄海、中原、宏潤等30強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完成銷售收入400億元。名牌創建取得重大突破,中原公司“世興”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省級名牌和優質產品達到19個。初步形成了核電火電、輸油輸氣、市政管網、整機裝備四大產業鏈條。新增管道裝備企業400多家,全縣集團企業發展至10家,整個產業對GDP和財政收入的貢獻率均超過60%。建成了國家級實驗室,創建了國內最大的管道交易網。投資10多億元,進行了工業聚集區路、水、電、訊、氣等基礎性建設,基本實現了“六通一平”。規劃實施了管道裝備研發中心、檢測中心、四星級賓館、電子商務中心等配套建設;引進成立了滄州市商業銀行、貝爾小額貸款公司、宏潤小額貸款公司、匯達典當行等金融機構,聚集區功能不斷完善。總投資4億元的220KVA變電站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園區承載力和產業集群度明顯提升,被命名為“河北省省級中小企業產業集群”。2010年,工業聚集區完成工業增加值51億元,上繳稅金達2.7億元。管道裝備製造業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0億元,年均增長42%。
5、改革開放紮實推進,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國有企業改革順利推進,完成了油棉廠、棉麻公司等企業二次改制及掃尾工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紮實推進,行政許可事項進一步削減,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改善。成立了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理順了體制,推進了城市開發建設。對內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全民招商、全民開放和“攻城拔寨”招商行動更加有效,五年洽談引進各類項目587個,總投資規模57億元,實際利用外資累計完成736萬美元,引進縣外資金19.6億元,外貿出口額累計完成2.42億美元,加強了與京津及港口腹地的對接合作,被命名為“河北省重點出口集聚區”。加強了政府標準化建設,深入開展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著力解決了影響政府效能和作風建設的實際問題,提高了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水平。
6、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事業發展取得新成就。以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實施了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全縣人民從經濟社會發展中得到的實惠明顯增多。城鄉人民收入水平提高,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1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65元,年均分別增長11%和7%。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到62億元,增長了2.4倍。就業再就業規模不斷擴大,五年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7萬人;以“六險、兩院、一金、全覆蓋”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面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全縣,養老院、敬老院的集中供養能力明顯增強,住房公積金的繳存覆蓋率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加大,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條件有所改善。為75歲以上老人發放了生活補貼,7萬人實現了脫貧。義務教育全面推進,職業技術教育規模擴大。新建項目校24所,改造國中13所,鹽山中學遷建工程基本完成。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穩步推進,醫療保障水平得到提升。完成了阜德醫院建設、縣醫院改建以及76所村級衛生室達標升級。城鄉文化設施進一步完善,具有鹽山地方特色的文化事業快速發展,豐富了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千童信子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人口計生、婦女兒童、廣播電視、科技推廣、食藥監管、社會穩定、民族宗教等各項事業都取得長足發展。
“十一五”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為我們在“十二五”期間實現更好更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創造了良好條件。一是我國正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工業化和城鎮化仍會加速推進,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將會加快升級,經濟社會蘊含著巨大的發展生機。二是環渤海地區正在加速崛起,京津冀地區正在成為我國第三個經濟成長極,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及“沿海經濟強省”目標的提出,將滄州推向全省經濟發展的最前沿,鹽山作為沿海縣市,擁有區位、土地、交通、市場、勞動力資源等優勢條件,這些條件相互作用、互相支撐,構成加速崛起所需要的最佳組合條件。三是經過“十一五”的發展,鹽山的發展路徑、工作目標和工作措施更加明確,產業建設“266”“3433”計畫、城建“136+政策群+X”計畫已深入人心,新農村建設、民生建設、政府標準化建設的方向和舉措已經明確,工作更有針對性,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已經形成。“十一五”期間建設的一大批基礎設施和工業項目將在“十二五”期間投產並產生效益。“十二五”時期,鹽山將步入投資建設集中回報階段,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將更加充分發揮。四是隨著鹽山“三環一港、三高一鐵、一國三省”大交通格局的形成,鹽山作為港口腹地與渤海新區互動效應日益明顯,作為一個整體參與競爭成為可能,有利於鹽山在更大範圍內整合資源,聚集生產要素。五是鹽山已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河北省工業聚集區”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也即將得到批覆,必將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六是鹽山近幾年的快速發展,沿海開放心態和發展意識逐步樹立,全縣上下政通人和、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發展環境已經形成,都為鹽山加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環境基礎。
第二章困難與機遇
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當前我縣正處於城市功能提升、發展模式轉換、增長方式轉變、經濟體制轉軌、社會結構轉型的重要階段,在加快發展的同時,還存在著一些矛盾和問題:
一是雖然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但面對成本、質量、品牌競爭時代的到來,產業核心競爭力不強的問題突出,產業擴大規模和改造升級的任務迫在眉睫。二是雖然園區建設已漸雛形,但面對日趨激烈的區域環境之爭,基礎條件落後的問題突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水平的任務十分艱巨。三是雖然城市框架初步拉開,但我們的城市建設起步晚、底子薄、基礎差、欠賬多,距離“上品位、生財富、惠民生”的要求,城市基礎設施、城市基本功能、城市基本運行管理還有較大差距,提高規劃設計水平、嚴格規劃建設審批、加強“三基”建設的任務十分繁重。四是雖然“三農”工作有了很大進步,但隨著城鄉一體化、農業現代化步伐的加快,城鎮化帶動新農村、工業化促進現代化的理念還很落後,培育新型農民、發展新型農業、建設新型農村、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和社會保障一體化、等值化的任務相當艱巨。五是雖然民生工作有了新進展,但離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高要求,薄弱環節依然很多,增強財力、加大投入,推進教育、就業、醫療衛生、文化設施、“五險一金三院”、收入增長等項事業上水平的任務十分艱巨。六是雖然依法行政的步伐不斷加快,但在諸多方面程式不規範、標準不嚴格、落實不夠快的問題依然突出,加快政府標準化建設的任務十分繁重。七是雖然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但制約發展的一些瓶頸問題依然呈膠著狀態,征地難、拆遷難、融資難、人才引進難等問題遲遲難以得到突破,遲滯了項目建設和城市建設。
二、面臨的形勢和機遇
“十二五”期間是鹽山發展至關重要的五年。鹽山打造全國最大的管道裝備製造基地、渤海灣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先導區和冀魯交界處的重要中等城市,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縣,面臨著難得的形勢和良好的機遇。
從國際環境看,第一,國際政治格局將發生深刻變化,包括我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增加,在貿易、能源、環境等領域的較量將更具競爭力,對我們的發展總體上有利;第二,全球經濟處於重大調整期,已開發國家在後危機時期為擺脫對過度消費和負債的依賴而實施“再工業化”,開發中國家製造、已開發國家消費的經濟格局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這將迫使參與全球競爭的中國製造業加快轉型發展,同時也為鹽山產業結構調整帶來契機。第三,全球綠色增長的要求日益強烈,低碳化將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趨勢。由此帶來的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正在興起,新能源、新一代信息網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節能環保、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將加速發展,有利於我們發揮後發優勢,引進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發展戰略新興產業。
從國內環境看,第一,我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工業化和城鎮化仍會加速推進,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將會加快升級,經濟社會蘊含著巨大的發展生機。這是我們加快發展長期利好的大背景。第二,我國邁入建設寬裕型小康社會的新階段,處於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的攻堅期,“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將是貫穿“十二五”時期的主旋律,經濟將保持適度快速增長態勢,國內經濟建設的巨大需求,經濟結構、消費結構、社會結構、經濟運行的較大變化,都將為我縣加快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第三,渤海灣西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重心和對外開放的最重要門戶,鹽山身處其中,“強縣”、“立業”、“擴城”擁有難得的機遇。第四,港口與腹地作為一個整體參與競爭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港口競爭的主要方式,作為黃驊大港腹地的華北、西北內陸地區東向開放的勢頭越發明顯,我省中南部地區經濟迅速發展,對接沿海的意識強烈,都為鹽山與港腹互動發展提供了機遇。第五,日益明顯的“京津冀”都市圈同城化效應,將為鹽山加快城市化進程,緩解城鄉二元結構矛盾帶來契機。
與此同時,也要看到,鹽山未來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困難和壓力。一是在現有產業結構格局下,權衡總量增長、結構調整、節能環保、集約發展的難度較大;二是在傳統產業保持強勢的條件下,高新技術產業的弱勢地位難以提升,加大研發投入,推進技術創新,培育戰略新興產業的難度較大;三是鹽山與發達地區、發達縣市之間經濟發展水平落差巨大,產業對接能力將進一步降低,人才流失現象嚴重,統籌城鄉發展、發揮城市集聚功能存在著一定障礙。
總之,鹽山經濟社會發展的條件和動力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經濟社會正在步入以轉型促發展的新階段,既存在重大機遇,又面臨嚴峻挑戰。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全縣上下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積極做好應對複雜局面的準備,努力化危為機,乘勢而上,實現趕超進位。
第三章指導思想和戰略目標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
制定“十二五”規劃,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圍繞打造全國最大的管道裝備製造基地、冀魯交界處的重要中等城市和渤海灣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先導區的宏偉目標,著力最佳化經濟結構,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改善生態環境,著力提高創新能力,著力深化改革開放,全面實施“項目建設、園區建設、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民生建設和政府自身建設”六大重點工作任務,加快科學發展、富民強縣進程,努力建設更加富裕、更加秀美、更加幸福的新鹽山。
制定“十二五”規劃,要著眼於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先導區與把握未來發展趨勢相結合,切實增強規劃的戰略性;著眼於把中央方針政策和省市委決策部署與鹽山實際相結合,切實增強規劃的指導性;著眼於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相結合,切實增強規劃的協調性;著眼於原則性要求與具體措施相結合,切實增強規劃的可操作性。基本要求是:
——突出科學發展這一主題。堅持發展這個硬道理,抓牢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把科學發展貫穿於“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個領域,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突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主線。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好中求快、快中求好,促進加快發展與轉變發展方式相統一、擴大總量與提高質量相統一。
——突出項目總攬這一關鍵。項目是發展的載體。堅持以項目建設總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規劃的目標、任務、措施落實到項目建設上,謀劃、儲備、建設一批強縣立縣的工業項目、提升城市品位的城建項目、發展社會事業的民生項目,以項目轉方式、調結構、促發展、構和諧。
——突出工業強縣這一重點。在推進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的同時,加大投資結構調整力度,強化工業經濟主導地位,加速工業化進程,以工業化推動城鎮化,帶動農業現代化。
——突出改革開放這一舉措。改革開放是發展的強大動力。要堅持不懈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適應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構築全方位大開放的新格局,為大發展快發展聚集產業、項目、資金、技術、人才。
——突出改善民生這一根本。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發展的根本目標,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充分體現惠及民生、和諧發展的要求,謀劃一批重大民生項目和民生工程,著力促進民生有大改善,社會事業有大發展。
二、基本原則
適應“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必須牢牢把握好以下幾點原則:
一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從實際出發,把科學發展觀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各個領域。抓牢發展第一要務,正確處理趕超發展、科學發展與和諧發展的關係。統籌城鄉、區域、經濟社會、人與自然、域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是以轉變方式推動又好又快發展。推動經濟成長動力結構從單純依賴投資驅動向依靠投資、消費和出口三元驅動轉化,社會發展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向全面建設和諧社會轉變,產業發展從單純依賴管道裝備製造業向全方位發展多種產業轉變,城市發展從傳統的單中心空間結構向“多功能、組團化、生態化”方向轉變。堅持加快發展與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相統一,擴充經濟總量與提高運行質量相統一,發展大產業大園區與構建大生態大創新相統一。
三是以改革創新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堅持把改革與創新作為全面騰飛的最強動力,著力推進觀念、體制、機制、科技、文化、管理等的改革創新。通過改革與創新來激發創業、創造活力,促進社會和諧,做到在和諧中創新創業,以創新創業贏得和諧,不斷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與加快調整經濟結構結合起來,努力建設創新型城市,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構建更加富有活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四是以整合發揮比較優勢實現揚長避短、重點突破。注重挖掘、整合、放大和利用好鹽山的區位、資源、交通、產業等各種優勢,集中力量在管道製造業基地建設、新城建設等領域重點突破,堅持與周邊地區錯位競爭,積極發展集約型、集群型、開放型、內生型、都市型等經濟形態,全力構築大通道、大物流、大城區、大企業、大項目等經濟騰飛的戰略支點,加快潛在優勢向現實優勢、比較優勢向競爭與發展優勢的轉化。
五是以最佳化軟環境提升城市軟實力。把創造優良環境作為政府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持之以恆地打造環境這條經濟發展的生命線,營造政策優惠、服務高效、誠信公正、平等競爭的良好環境,確保全縣上下風正氣順心齊的局面得以延續,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不斷完善激勵幹事創業的機制和制度,形成真抓實幹、爭創一流的濃厚氛圍,確保各項重大決策的落實。注重發揮文化支撐力的作用,大力發展文化生產力,塑造鹽山嶄新的城市形象和區域品牌。
六是以富民優先為取向構建和諧鹽山。把富民優先作為發展的目標取向,努力使城鄉居民收入隨經濟成長而增長,使人民生活水平隨發展水平提高而提高,切實關心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積極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健全公共服務,完善社會保障,讓人民民眾過上寬裕的小康生活,讓改革和發展的成果惠及廣大百姓,努力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鹽山。
三、戰略定位和奮鬥目標
根據總體要求和指導原則,到“十二五”末,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定位為:把鹽山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管道裝備製造基地、冀魯交界處的重要中等城市和渤海灣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先導區。奮鬥目標為: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產業優勢更加突出;新型城市體系基本形成;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社會事業統籌城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日益寬裕;生活質量持續提高;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水平。基本建成開放度高、輻射力強、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生活殷實的現代化城市,在全市人均指標居前列,全省總量指標進位次,五年再造一個新鹽山。
1、綜合實力再上新台階。“十二五”期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2%,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0%。四項主要經濟指標五年力爭實現翻番。
2、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產業結構更加合理,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穩固,支柱產業最佳化升級實現突破,服務業拉動作用增強,促進經濟成長由主要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三次產業協同帶動轉變。高新技術產業比重提高,單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3、城鎮建設呈現新面貌。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冀魯交界處重要中等城市初步形成,“1+1+2”的城鎮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社會結構更加合理,城鎮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城鄉二元結構矛盾得到緩解。城市化率超過全市平均水平。
4、對外開放構建新格局。積極承接南資北移、京津產業轉移,加強與濱海新區、渤海新區的產業、技術、人才對接,全方位、寬領域、縱深化開放新格局基本形成。外經外資外貿取得新突破。
5、民生改善達到新水平。城鄉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居民收入穩步提高,住房條件明顯改善,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人口保持長期均衡發展。社會管理創新進步,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幸福指數大幅提高,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第四章發展重點與舉措
圍繞加快發展這一主題,集中精力,突出重點,加大力度,按照“最佳化一產,加快二產,拉動三產”的思路,加快工業化、城鎮化進程。通過調整經濟結構,壯大實力,擴充總量,逐步實現工業反哺農業、二產拉動三產的良性循環。
一、強力推進城市建設,提高城市化水平,打造更加現代的新鹽山
1、“十二五”城市建設的總體思路。繼續堅持“136+政策群+X”的城市建設總體思路。“1”,即明確一個站位,就是將鹽山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管道裝備製造基地、冀魯交界處的重要中等城市和渤海灣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先導區,全力構築1+1+2(主城區+工業園區+千童、慶雲兩個文化名鎮)的城市發展格局。“3”,即“三個圍繞”,一是圍繞服務主導產業抓城建。城市建設要服務服從於管道裝備製造業發展需要,濃化產業氛圍,固化基地概念。二是圍繞提升區域競爭力抓城建。鹽山南連山東,東靠渤海,北通黃驊,西接孟村。除黃驊之外,與周邊縣基本形成半小時經濟圈,所以要站在區域的角度確定城市規劃和城建項目,尤其是現代第三產業項目,以增強周邊地區對鹽山的依存度。三是圍繞和諧宜居宜業抓城建。在基礎設施、小區建設、學校布局、社區衛生、公園綠地、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商業布點等方面,要充分遵循和諧、宜居、宜業的特點。“6”,即“六個原則”,即規劃先行、項目為要、建字當頭、管理跟進、體制理順、市場運營。政策群,即通過完善城建政策規範城建行為、激活城建市場。“X”就是在規劃指導下,根據民眾需求、產業需要、財政實力、運籌能力,每年實施一批城市重點工程。把縣城建設成為產業突出、要素集聚、環境優美、功能完善、文化豐厚、活力涌流、宜居宜業的多元聚集區。
2、不斷完善城市規劃體系。堅持規劃先行,發揮規劃的龍頭作用,按照“成方連片有規模,體量適當有特色,重要節點有標誌,色彩鮮明有格調”的原則,突出文化內涵,彰顯區域特色,塑造城市名片。在實現城區控制性詳規全覆蓋的基礎上,加快完成城市綠地、商業網點、給排水、供電、環衛、消防等專項規劃,形成完善的城市規劃體系。樹立規劃即“法”、規劃如“山”的意識,嚴格執行,確保規劃的剛性。實現舊城區拆遷規劃全覆蓋,並實施規劃招商。注重城鄉統籌,規劃建設好千童、慶雲等一批與縣城相呼應、輻射周邊鄉村的特色小城鎮。
3、大力推進商住小區開發和舊城區改造。圍繞“規、征、拆、建、管”做文章,加快推進居民小區、城市基礎性和功能性建設。堅持“政府不花錢、舊貌換新顏”的原則,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有計畫、有步驟地實施舊城區和城中村拆遷改造,提升城市的承載能力。紮實推進鹽山鎮片區、縣委片區、東隅村片區、電力三產片區改造。每年完成1-2個城中村拆遷改造。2011年抓好東隅鐵廠、凱瑞原廠區、泰達公司、棉麻公司等50萬平米的居住區開發,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
4、突出抓好一批城建重點工程。實施正港公路繞城段、常惠路進城段、新京滬高速、邢港高速、邯黃高速、邯黃鐵路及附屬性工程、振華北大街延伸段改造、銀河大街開發改造、龍海路配套設施建設及東延段景觀大道開發、千童大街南拓、鳳凰路景觀大街建設等跨城區國省幹道建設開發和縣城主要街道延伸建設工程。抓好火力發電廠、“引淀入鹽”、公園、市民廣場、特教學校、城區幼稚園、全民體育廣場、水利服務大廳、農林服務大廳、電力服務大廳、土地建設服務大廳、金融服務中心、民政服務中心、廣播電視服務中心、管道服務中心、鹽山鎮遷建、公安消防站、農機建材專業市場、城鄉客運站、汽車加氣站和成品油網路等城市功能性建設。彰顯城市品味和特色,主城區建設地標性建築及景觀,重視對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凸顯城市特色和品味。新城區要加快對城市景觀、空間布局和建築風貌的開發,集中布置高層建築區,突出城市特色,全力打造獨具魅力的城區風貌。
表2鹽山縣“十二五”期間重點城建項目表
序號
項目名稱
總投資
(萬元)
建設地點
建設內容及規模
項目
單位
1
城中村改造
11350000
城區
面積4500畝,改造3800戶
住建局
2
滄樂路建設開發
158000
滄樂路兩側
開發長度3.3千米
住建局
3
城區集中供熱工程
120000
縣城區
占地70畝,打地熱井20眼,鋪設管網87000米,安裝地熱採暖一體機、板式換熱器、加熱設備、回灌設備等70台套,建綜合樓一棟(5000平米)
城投
公司
4
火力發電廠
80000
邯黃鐵路鹽山貨場附近
占地面積920畝,規模200MW
住建局
5
慶雲鎮旅遊開發項目
66880
慶雲鎮
修復古建築、開發旅遊項目
慶雲鎮
6
鹽山縣行政辦公中心
55000
縣城區
占地面積116畝
住建局
7
“引淀入鹽”城區供水工程
30000
城區
城投
公司
8
廉租房建設
28000
城區
房管局
9
明清一條街建設項目
28000
慶雲鎮
占地110畝
慶雲鎮
10
垃圾轉運站、污水處理廠
12000
各鄉鎮
各鄉鎮
11
鹽山縣污水管網二期工程
9663
鹽山縣城區主要幹道、浦窪城工業區、正港工業區
建設管網長度53.367公里,近期(2012年)、遠期(2017年)污水收集量分別為3萬m3、7萬m3,建設提升泵站2座。
住建局
12
丱兮路建設開發
9400
丱兮路兩側
開發長度13千米
住建局
13
鹽山縣自來水廠
8800
縣城城區
占地200畝,規模3.3萬方/日
住建局
14
鹽山縣城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
8000
污水處理廠
將污水處理擴建至規模5萬噸/日
環保局
15
鹽山縣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項目
8000
縣城區
規劃占地72畝,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200噸,主要建設垃圾上料及分選車間、熱解氣化車間、氧化還原和制肥車間、煉油車間、發電車間及輔助廠房等,總建築面積12934平米
城投
公司
16
千童公園
6400
城區
占地面積321畝
城投
公司
17
市民廣場
6000
縣城區
占地面積320畝
住建局
18
鹽山縣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工程
5000
污水處理廠
建設處理後污水回用工程,建設規模2萬噸/日
環保局
19
縣人防指揮所(建設審批綜合服務中心)
4000
縣城區
建設面積15000平米
住建局
20
鹽山縣北環房產小區改造工程
3500
龍海路北
建設住房樓32000平方米
房管局
21
205國道建設開發
3275
205國道兩側
開發長度3.5千米
住建局
22
鹽山縣管道服務大廈
3000
縣城新區
住建局
23
鳳凰路延伸工程
2625
建設2.5千米
住建局
24
水利服務大廳
2000
縣城新區
水務局
25
電力服務大廳
2000
縣城新區
電力局
26
農林服務大廳
2000
縣城新區
農業局
27
土地建設服務大廳
2000
縣城新區
國土局
28
金融服務中心
2000
縣城新區
各商業銀行
29
民政服務中心
2000
縣城新區
民政局
30
廣播電視服務中心
2000
縣城新區
文體廣電局
31
交通路橋服務中心
2000
縣城新區
交通運輸局
32
鹽山鎮政府遷建
2000
縣城新區
鹽山鎮
33
城鄉客運站建設
1800
城區
占地面積57畝
住建局
34
千童鎮小城鎮建設
1800
千童鎮鎮區
建設鎮垃圾處理廠、污水處理廠
千童鎮
35
龍海路延伸工程
1300
建設2千米
住建局
36
振華大街延伸工程
1300
建設2千米
住建局
37
鹽山縣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工程
1000
縣城南205國道東
建設污泥無害化處理工程,50噸/日
環保局
38
鹽山縣天然氣加氣站
950
城區
建設12立方米加氣站3座
住建局
39
千童大街延伸工程
750
建設1千米
住建局
5、全面提升城市經營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改進城市市政公用事業運作模式,推動市政公用事業社會化、專業化和市場化運作。成立“民間資本投資服務中心”,定期向民營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介紹政府投資類項目,採取BT、BOT等多種融資方式,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城市開發、公益事業等項目建設。加快城區拆遷清騰土地收儲,利用廢棄廠地等閒置土地復墾置換建設用地指標,盤活新城區土地。完成商務中心南片區、交通局北片區、新鹽中北區等土地徵收工作,並進行招拍掛。完成土地儲備600畝。創新完善政府引導、金融支持、社會參與的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城市管理模式,通過權力下放、重心下移,發揮好街道和社區的管理職能。推行標準化、精細化管理,理順管理體制,明確管理主體,落實監管責任,強化社會監督,切實改變髒亂差的現象。按照“多種樹、少種草,多占天、少占地,喬為主、灌為輔,草作被、花點綴,多綠化、少硬化”的原則,下大力氣搞好綠化,增加綠量。加快城市淨化、亮化、美化步伐,塑造無處不精心、無處不精細、無處不精美、無處不精彩的城市形象。
二、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培強壯大縣域經濟,打造產業雄厚的新鹽山
1、指導思想、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鹽山的工業化正處於擴規和提升階段,即擴大群體規模,提升產業水平。抓產業的指導思想是:一業為主,多業並進;在發展管道裝備業上,緊緊圍繞“固化基地概念、完善基地功能,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水平,打造總部經濟”的思路,以“四新”(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促“三高”(高端、高壓、高附加值),努力將鹽山管道裝備製造基地建設成為有群體、有龍頭、有品牌、有研發、有標準、有配套的管道裝備產業示範集群,推動鹽山管道裝備製造業向國際化、集群化、標準化、創新化方向發展。
從政府層面,全力推進“266”計畫,即:抓好兩個規劃,打造六大平台,實施六大行動。兩個規劃:管道裝備製造業發展規劃和工業聚集區規劃。六個平台:產業配套體系平台、工業聚集區平台、產業宣傳推介平台、現代電子商務平台、多元金融服務平台和高效行政服務平台,六大平台建設是加快產業發展的基礎。六大行動:產業升級企業升位行動、全民創業推進行動、全民開放推進行動、“攻城拔寨”招商推進行動、企業家素質提升行動、“三跑五爭取”行動,六大行動是抓產業的有效載體。
從企業層面,引導企業大力開展“3433”活動,即:圍繞“三高”(高壓、高端、高附加值),抓“四新”(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促“三上”(上規模、上水平、上管理),念好“三字經”(拓市場,保訂單;求自強,戰嚴寒;搞聯盟,共取暖;有“四找”,大發展)。“三高”是對企業產品結構調整的重新定位,是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核心;“四新”是對企業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的具體要求,是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根本途徑。“三上”是實施企業升級升位的具體手段,是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舉措。“三字經”是對企業做大做強的具體要求,是特殊時期採取的有效舉措。
在產業布局上,鹽山要主動和渤海新區銜接。合理布局縣域產業,實現城鄉產業互動,工業向園區集中,三產向城鎮集中,農業向特色化、規模化、產業化、園區化發展。
三個工業區(蒲窪工業區、正港工業區、五里窯工業區),約3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工業項目,通過幾年的努力,拉起工業新城的框架;物流園區,以邯黃鐵路貨運站為核心,在其周邊規劃建設物流園區,以乾成公司為核心,和海關通力合作,力爭形成保稅倉庫區;城區,重點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第一產業,用工業化的理念和模式來經營農業;第二產業,以園區為載體,重點發展管道裝備業,培育能源科技、體育器材、機械輸送等潛力型產業;第三產業,向城鎮集聚;招商引資,探索改進多種多樣的招商模式,提高招商效果,為產業發展積聚後勁。
“十二五”管道裝備產業發展目標為:保持年均不低於15%的速度增長;近期規劃到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遠期規劃到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600億元,利用5-10年時間,建成國內最大的管道裝備製造基地。
2、狠抓項目建設不動搖。“十二五”期間,要圍繞產業擴規和產業升級兩大主題,全力推進工業項目建設和產業平台建設。
進一步堅定走“工業強縣”之路。把抓工業、上項目作為全部工作的主線,積極謀劃一批既能拉動增長、又能調整結構的大項目、好項目,著力增上財政貢獻率高、吸納就業能力強、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項目,著力破解項目用地、資金等瓶頸制約,確保項目不斷檔、投入不減少。一是推動產業升級。以“一三五八十”工程為抓手,引導現有企業圍繞“三高”、“四新”上裝備、上規模、上水平,突出抓好大口徑直縫雙面埋弧焊管、核電管道、海水淡化、高鋼級新興管件、保吉安養雞等重點項目,抓好宏潤公司厚壁無縫鋼管5萬噸擠出機、中原公司X80鋼級管線鋼管機組、金鎖公司JCOE大直縫等技改擴規項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項目建設速度,爭取每年至少有10個項目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計畫。二是推進企業創新行動。建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基金,制定政策,形成引導機制,促進企業圍繞“三高、四新”抓技改、增投入,促進產業升級;引導30強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姻結對”,開展產學研結合,建立和完善研發和檢測機構,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三是開展企業對標活動。以“塑名人、樹名企、創名牌”為目標,繼續深入推進企業家素質提升行動、企業升位行動和品牌創建行動。以資質認證、品牌創建為切入點,推動企業標準化建設。以節能減排為切入點,最佳化產業結構,推進恆通、滄海、中原、宏潤、乾成、昊天、鯤鵬、世盛、鹽百九家企業向行業小巨人邁進。爭創中國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省名牌產品。四是繼續完善多元投融資平台。繼續開展“金融服務進企業”、“銀企對接”等活動;引進域外金融機構;完成縣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升級改造和複查整頓;幫助有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五是打造會展宣傳推介平台。積極籌備參加一年一度的“中國(滄州)管道裝備展覽會”,著力抓好自辦活動,擴大影響,樹立形象,提高盛譽。積極組織引導企業參加國際國內展覽會,開闊視野,解放思想,激勵產業最佳化升級。六是積極推進“三跑五爭取”行動。繼續抓好以“跑部進廳、跑省進京、跑國字號企業攻重點工程,爭取項目、爭取資金、爭取貸款、爭取政策、爭取市場”為中心內容的“三跑五爭取”行動,爭取上級更多的政策扶持、資金支持和項目對接。到“十二五”末,力爭超億元項目達到100個以上,項目總投資突破600億元。
3、加快工業聚集區建設步伐。按照“工業新城”的理念,依照“自主開發、自費改革、滾動發展”的思路,堅持“項目向園區集中、園區向城鎮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的“三集中”原則,以建設國家新型產業化示範基地、全省乃至全國一流工業區為目標,以完善規劃、完備功能、強化招商、最佳化環境、健全體制為重點,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升園區水平。提高園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在提高項目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項目總量上實現新的突破。一是做好“國家新型產業化示範基地”的建設和“省級工業聚集區”的爭取工作,為鹽山產業發展爭取更多的優惠政策支持。二是加強園區基礎性建設。成立工業園區建設投資開發公司,構建多元化投融資模式,以“六通一平”(路、水、電、訊、氣、郵,土地平整)和園區“四化”(硬化、綠化、亮化、美化)為重點,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拉開園區框架,為項目建設搭建優質平台,形成大開發局面。三是抓好園區落地項目建設。重點抓好已入園項目建設,促開工,促達產。四是抓好“區中園”建設。謀劃、建設好總投資10億元的河北大本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科技園、總投資20億元的慶雲工具機附屬檔案工業園、總投資50億元的體育器材生產示範基地、“陶瓷工業園”、“華凱工業園”、“輸送機械工業園”等各具特色的“園中園”,建成高標準的現代化工業聚集區。五是加大工業用地徵收儲備。加強管委會機構隊伍建設,探索區鎮(鄉)共管的管理體制,破解征地難題,加大土地征儲力度,保障項目建設用地。六是推進物流園區建設。按照現代化物流園區的標準完成規劃、選址和征地工作。七是抓好工業園區電網建設。完成10KV開閉所建設,完成翟莊110KV變電站建設及線路切改工程,完成宣南35KV變電站建設,年內投運,滿足工業區用電需求。完成正港工業園區110KV線路整改,實現集約用地。在園區建設上,要留出空間以備擴區、基礎設施建設、在園區內適度地搞一些商業服務設施和房地產、探索適宜的開發模式以促進園區的開發。要不斷完善園區的研發、檢測、物流、金融、商務、會展、信息、中介服務等配套功能,給企業入園搭建良好的平台。制定城區企業“退城入園”、鄉鎮企業“入園還田”等鼓勵政策,使工業入園不僅成為政府產業布局的基本原則,而且成為企業發展的自覺行為,實現100%的工業企業入園發展。到2015年底,開發面積達到30平方公里,進區企業超過1800家,契約引資累計突破500億元。
4、大力發展傳統特色產業。繼續把發展傳統特色產業、推動全縣產業結構的最佳化升級作為主要任務。認真搞好全縣產業發展規劃,培育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富有競爭力的產業結構體系;按照依託園區、培育基地、打造集群的發展模式,大力推進產業最佳化升級,培育形成機械輸送、體育器材、工具機附屬檔案、不鏽鋼爐料購銷加工、毛襪加工等五大傳統特色產業;打造全國最大的文體產業基地、中國北方最大的不鏽鋼基地,建成河北省體育器材生產示範基地、鹽山縣工具機附屬檔案工業園等產業園區,提升主導產業的綜合競爭力。突出抓大扶強,著力培育大企業、大集團,逐步形成產業集群,力爭到2015年,五大特色產業的全部銷售收入突破50億元,對GDP的貢獻率超過10%。
5、促進中小企業上檔升級。繼續完善和落實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依法保護其合法權益;進一步拓寬中小企業的資金渠道,重點加快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直接融資和上市融資;加強信息、技術、人才培訓等方面服務,提高企業家素質,促進企業上規模、上水平。到2015年,中小企業營業收入、上繳稅金實現“雙翻番”。同時,各鄉鎮要結合產業基礎和產業發展前景,沿交通主幹道規劃出新的工業小區,為長遠發展打造更廣闊的平台。到2015年,力爭形成以管道管件工業聚集區為龍頭、各鄉鎮工業小區為主體的工業經濟板塊。
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打造宜居宜業的新鹽山
“十二五”期間,面對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要實現建設沿海強縣目標,增強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服務業和戰略新興產業。要以生態化和低碳化為方向,加強資源最佳化配置、生態恢復和環境保護,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良性健康發展。全面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加強節能減排工程建設,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環境承載能力,加快建設“兩型”城市的步伐。
1、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的方向,制定和完善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發展金融、保險、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在發展商貿餐飲、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的同時,積極發展旅遊、會展和社區服務等新型服務業,拓展服務業的發展空間,逐步形成與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相適應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新格局。
商貿業以發展連鎖經營為突破口,推動連鎖經營走向規模化。以鹽百、百匯、好日子等超市為龍頭,吸引知名連鎖企業進駐鹽山,促進企業擴張,促進商業服務上檔升級。
金融保險業加快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建立金融穩定協調機制,推進農村金融改革,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創新信貸投入方式,樹立“靠發展增效益、靠效益防風險”的貸款理念,增強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服務能力。加快縣級擔保機構建設步伐,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提高為中小企業服務水平。充分發揮保險業保障經濟、穩定社會的功能,加快發展健康險、企財險和農業險,提高各類保險產品的認知度和參與度。
旅遊服務業充分發揮千童文化和慶雲明清古蹟優勢,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經營的方針,重點實施千童城遺址保護及千童園開發、千童博物館升級改造、慶雲古城保護修復、武廟修復等工程,完善總體規劃,加快綜合開發利用。以千童、慶云為核心,建設環漳衛新河生態旅遊、休閒度假、療養娛樂、清潔環保型項目,逐步形成與周邊縣市優勢互補、連體開發、統一規劃、綜合利用的發展格局。
房地產業以提供良好的人居環境為目標,加快縣城居民住宅建設步伐;改進規劃管理,調控土地供應;加快舊城改造步伐,實施“安居工程”,健全完善房地產市場信息、中介和物業管理服務體系,努力實現房地產市場價格基本穩定,持續健康發展。
商務服務業以滿足企業和社會多樣化的信息、諮詢和管理等服務需求為目標,加快發展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諮詢公司、策劃公司等中介服務組織和設計、廣告、行銷等生產型服務業,為企業和社會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諮詢和管理服務。
加快建設一批商貿流通項目。推進現代物流中心園區、管道物流園區項目,建設望樹鎮商業一條街、冀東第一集貿市場、楊集、孟店綜合農貿市場,促進現代服務業快速健康發展。
2、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構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增長方式。重點發展循環經濟型、節約能源型、環境保護型產業,創建一批清潔生產示範企業,建設一批循環經濟示範園區,發展一批生態循環型鄉村,構建循環經濟型社會。
加快“國家級綠色能源縣”建設。加快實施太陽能推廣、秸稈成型燃料炊事取暖代煤、大型沼氣工程、吊炕推廣、戶用沼氣池建設、綠源生態有機肥生產基地建設等項目,積極爭取國家能源政策、能源資金的支持。
創建循環經濟示範企業。重點在裝備製造、食品加工、建材等產業創建循環經濟示範企業,加快淘汰落後技術、工藝和設備。鼓勵重點企業採用餘熱余壓回收、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等清潔生產技術,在企業內部實現能量的梯級利用、資源的循環利用。
建設生態循環型村鎮。大力推進農牧業生產清潔化、資源化和循環化。選擇部分鄉鎮、行政村開展農業生態循環試點,以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基地建設為重點,建設一批農牧業循環經濟示範園。培育和完善“糧食種植—畜禽養殖—畜禽產品精深加工—廢棄物處理再利用”生態循環鏈、“畜禽養殖—糞便—沼氣—有機肥—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生態循環鏈等農業產業鏈,建設農牧業循環經濟示範基地。開展農村綠色生活社區建設,重點搞好農村生活垃圾、污水資源化、無害化,實現肥料就地還田、秸稈集中利用。
構建循環經濟型社會。重點加快縣鄉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垃圾分類回收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三大體系建設。以新建住宅小區和大型公共建築為重點,建設推廣中水回用、熱量分戶計量及溫控系統。積極組織綠色有機產品貨源,通過綠色採購、綠色服務引導綠色消費。創建循環經濟型試點鄉鎮。
3、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在抓好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同時,放眼長遠,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發展方向,以低碳、綠色、生態為目標,啟動和培育生物產業、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加強政策支持和規劃引導,深化戰略引進合作,打造新的經濟成長點,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5%以上,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10%以上。
4、建設資源節約型城市。以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為重點,重點加強能源、水資源、土地和可再生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管理,創建一批節約型城鎮、節約型單位、節約型企業、節約型社區。
加強能源綜合利用及管理。以工業節能為重點,加快企業節能降耗的改造,突出抓好裝備製造、電力、食品加工等行業和年耗500萬噸標煤以上企業的節能降耗。實施燃煤工業鍋爐改造、熱電聯產、餘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建築節能、綠色照明六大節能示範工程。大力推廣潔淨煤利用技術,常規能源利用技術及工藝設備改造。積極開展交通運輸節能,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等新型清潔環保燃料。對既有住宅和公共建築實施節能改造,嚴格實施新建築節能50%以上的設計標準,全面推廣節能器具套用。調整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加大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
加強水資源循環利用及管理。健全農業節水管理機制,鼓勵發展節水灌溉農業,提高農業用水綜合效率;鼓勵發展節水型服務業,控制城鎮高耗水服務業的發展速度;深入挖掘工業節水潛力,引進和推廣節水新工藝、新設備,提高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嚴格控制超采、濫采地下水,優先利用中水、再生水,拓寬非傳統水資源利用途徑;增強市民節水意識,減少水浪費。制定節水標準體系獎勵政策和合理的水價體系;制定並推行節水型用水器的強制性標準,強制推行先進適用的節水技術工藝。
集約利用土地資源。堅決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利用計畫,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優先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用地。堅持耕地占補平穩,切實保證耕地資源總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制定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效益的標準體系,包括產業園區土地投資強度指標及不同類型的項目用地控制標準等。通過產業園區化、廠房高層化、住宅社區化,提高土地投資強度和容積率。積極開展土地整理和復墾,用足用好各類閒置土地,盤活企業存量土地,充分挖掘土地潛力。
大力推進節材降耗。大力推廣節材降耗的先進技術設備和產品,淘汰消耗高、污染大、質量差的生產工藝和產品,加強廢渣、廢水、廢氣“三廢”的綜合利用,建立廢舊物資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發展資源回收利用產業。
5、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以生態縣建設為目標,加強環境保護污染監控、科技支撐、資金投入和公眾參與等“四大體系”建設。加大工業污染防治,遏制生態惡化,提高城鄉環境質量,增強環境承載力和競爭力。
抓好工業污染防治。通過結構調整、工程治理和管理減排等方式實現COD、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主要污染物的削減。建立單位產品或工業增加值的污染物產生量、排放量的評價(控制)制度,以“雙超雙有”企業為重點,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大力推進對電力、建材、禽畜養殖等重點企業的整治。對全縣重點企業及排污大戶定期審計和信息公開。定期開展上市公司環保核查。加快工業聚集區污水管網建設,實施對現有污水管網技術改造,提高污水處理廠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繼續開展“創綠”、創模、創環境友好企業等系列活動,帶動社會各界參與環保。
推進城鄉環境保護建設。推進流域水污染防治計畫,落實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環境保護規劃。加強與周邊地區和上級部門協調,重點防治跨界污染問題。加快市區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醫療廢棄物處理設施建設,大力推進污水和垃圾處理工程的建設,鼓勵各類資本投資經營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環保產業。綜合防治農業污染、水產養殖和畜禽養殖污染,控制土壤污染,提高農村社區人居環境質量。重點實施揚塵治理工程和噪聲治理工程,強化對大氣污染、固體物污染、噪音污染的綜合整治。積極爭創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改善城市空氣品質和內河水質。
建設生態示範城市。加快推進綠色鹽山建設,積極發展綠色產業。合理規劃綠化建設用地,以城市主幹路、旅遊線路、高速路、鐵路、國道、省道、縣鄉道以及河道為框架,加快綠色通道、綠色河岸、環城綠化帶建設步伐,大力實施廣場綠化、公園建設、老城區拆牆透綠、居住區綠化等建設工程。大幅增加城市綠量,建設“森林鹽山”,在工業園區周圍建設生態隔離帶。到2015年,森林覆蓋率和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全市平均水平。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加強生態示範鄉鎮、生態環境模範縣的創建活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