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縣鹽官鎮的鹽井位於紅河與漢水交匯處的右側,在漢代以前這裡當屬西縣,所以鹽官鎮在當時稱“西鹽”,在《漢書·地理志》以及《水經注·漾水注》里都對這一地區稱以鐵官、西之鹽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官鹽井
- 地理位置:甘肅省隴南市禮縣鹽官鎮
禮縣鹽官鎮的鹽井位於紅河與漢水交匯處的右側,在漢代以前這裡當屬西縣,所以鹽官鎮在當時稱“西鹽”,在《漢書·地理志》以及《水經注·漾水注》里都對這一地區稱以鐵官、西之鹽等。
禮縣鹽官鎮的鹽井位於紅河與漢水交匯處的右側,在漢代以前這裡當屬西縣,所以鹽官鎮在當時稱“西鹽”,在《漢書·地理志》以及《水經注·漾水注》里都對這一地區稱以鐵官、西之鹽等。歷史沿革自西安出土的秦封泥上發現“西鹽”字樣之後,...
鹽官鹽井是什麼時候開發的 ? 明代嘉靖年間《重修鹽官鎮鹽井碑記》記載:“究其井之源頭,雖有石碑,因年久碑文脫落大半,命洗滌垢.站。謹尋摸其一二,謂井之源流肇自後周(東周時期)”,可見鹽井發祥於周代秦人占據之時。朱繡梓《...
《鹽井》是唐代杜甫所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鹽井 (鹽井在今甘肅隴南禮縣,至今留有鹽官鎮。)鹵中草木白,青者官鹽煙。官作既有程,煮鹽煙在川。汲井歲榾榾,出車日連連。自公斗三百,轉致斛六千。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闐。我...
鹽官鹽井遺址 鹽官鹽井遺址,漢至民國時期遺址,位於甘肅省禮縣。 保護等級 2023年4月,入選甘肅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鹽井工藝集中體現了先秦時代廣大人民的勞動智慧。漢代末,設定管鹽的官吏故得名“鹽官”。漢代恆寬著名經濟學政論文《鹽鐵論》中,就指出鹽鐵專營。鹽與畜牧業的發展有必然聯繫,久負盛名的“鹽官騾馬市場”與鹽的生產有密切關係。
2011年末,鹽井鎮有商業網點310個,職工820人。2011年,鹽井鎮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5億元,比上年增長7.8%。交通運輸 2011年,鹽井鎮有鹽官、鹽寶、鹽洪3條縣級公路,境內總長35千米。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鹽井鎮有鎮文化站...
鹽官鎮有鹵城八大景:古堡遠眺、漢水夕照、太平朝靄、柴堡高登、鹽泉聖跡、古道秦(西)風、南山野牧、西疇十聳;主要景點有古鹽井遺址、清肅觀、臥龍橋、古堡陣群等。主要景點 古鹽井遺址 古鹽井,一口產鹽水井,位於鹽井院中。古...
與中央主管名稱基本一致,叫鹽鐵轉運使,後期改稱鹽鐵使。元、明、清三代大體都叫“轉鹽運使司鹽運使”,簡稱“鹽運司”。各朝代基層鹽官,漢即稱為鹽官,唐為鹽池鹽井監,宋為鹽倉監,元、明、清三代在各大鹽場設鹽課司。
全書3萬餘字,有150幅老照片,以電影攝影藝術家孫明經於1938年到自貢拍攝的照片為主,記錄20世紀30年代自貢鹽場生產的盛況,涉及從鑽井、采鹵、輸鹵、製鹽、儲鹽、運鹽的整個過程和鹽官、鹽商、鹽工的情況,具有重要的史學價值和研究...
安寧井是最早被記載於史籍的雲南鹽井。《漢書 地理志》:“連然(今安寧),有鹽官。”所以此鹽井約有兩千年的歷史。為漢代“滇人”所開採,以後史不絕書。晉《華陽國志 南中志》云:“連然縣,有鹽泉,南中共仰之。”《雲南志》...
東漢時,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在鹽川正式設定障縣,並在全國28個郡設專職鹽官,障縣鹽產歸隴西郡鹽官管理。可見,漳縣是跟隨這方土地的鹽業走進歷史的。漳鹽歷史 從新石器時代至今,已經歷了至少四千多個春夏秋冬。在這漫長的...
《中國鹽業史辭典》是2010年10月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辭典類工具書。《中國鹽業史辭典》有近6000詞條,內容涵蓋了鹽場、鹽區、鹽產、鹽價、鹽業生產工具、鹽場與鹽井維修工具、鹽業生產技術、鹽業生產關係、鹽的運銷、鹽政、鹽務、鹽...
劉規 淳熙三年(1176),禮縣劉規為鹽官鹽務官,兩年後暴風毀壞鹽井,井水枯竭。劉規報請調長道、天水、大潭三縣民佚,由長道縣知縣宋珏督工重建鹽井。
比如永興長道古鎮建設,鹽官鹽井祠,白關堡清真寺,汪川寬川十二連城,南脈山,豐盛山,寬川古鎮,圓通寺,菜花神宮,菜花山周主龍王大殿,遠門古鎮,靈應寺,蘇城復古鎮,馬鞍山,慈航寺,黃柏白崖峽,大蟒洞,試刀石等,徽縣新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