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鹹淳臨安志》記載,安國寺始建於唐開元元年(713年),初稱鎮國海昌院。會昌五年(845年),唐武宗毀佛,安國寺亦廢。大中四年(850年)重建,改稱齊豐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始稱安國寺,規模宏大。宋熙寧八年(1075年)六月,蘇軾應寺僧居則之請,作《宋安國寺大悲閣記》,它與《黃州安國寺記》同為東坡名篇。今寺早已不在,留存三座石質經幢及殘散的一些碑石,歷盡千年風霜。
三座經幢有兩座建於會昌年間,分別是會昌二年(842年)、會昌四年(844年)。造型簡潔,體量較小,由須彌座、幢身及頂部仰蓮等組成。幢身細長,呈八邊形,上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在須彌座上雕刻有肩扛幢身的力士像,生動傳神,早期經幢大多有這種圖案。四周雕刻禮佛圖和佛像。
經幢最初的宗教功能,是揚幡作為“接引”之用。在這兩座經幢中,尚留有經幢的最初形態特徵,如幢身細長,在八邊形幢頂上雕飾有流蘇,尚未出現以後經幢常有的仿木構建築痕跡。
另一經幢建於鹹通六年(865年),有兩重須彌座,上飾九山八海,束腰壓地隱起蟠龍。基座上用仰蓮承托幢身。幢身八邊形,有上下兩層,上層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下層浮雕佛經故事。與前兩幢經幢不同的是,它雕飾華麗、精緻,並出現了諸如腰檐、斗拱、欄桿、勾頭滴水等大量的仿木構建築構件。出檐深遠,翼角起翹。
從安國寺三府經幢中,可以看出經幢時代風格的演進和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