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場民謠

鹽場民謠,連雲港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間文學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場民謠
  • 類別:民間文學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

歷史淵源

淮北鹽民歌謠是長期流布於江蘇沿海淮河以北淮鹽生產區域的民間口頭文學形式之一。它們語言風格樸實無華,簡潔明快,朗朗上口;內容大多與鹽民生產、生活和地方自然生態、氣候等密切相關,反映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鹽民的社會生態和思想感受。儘管,世事變遷和社會發展,一些歌謠內容已經不能反映時代主流思想,但是,許多歌謠至今依然被保留,並在民間繼續流傳,對連雲港以及江蘇沿海蘇北地區的居民有著一定影響。江蘇沿海區域有著悠久的海鹽生產歷史,地方出產的淮鹽是昔日的皇家貢品,在歷史上曾對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淮鹽生產始於秦漢,歷史上素有“煮海之利,重在東南,而兩淮為最”之說。明、清時期,淮北鹽業進一步發展,至20世紀70年代,淮鹽是江蘇沿海連雲港、鹽城地區重要的產業之一。淮鹽生產不僅造就了經濟的輝煌,同時,也孕育出豐富的淮鹽文化。鹽民們長期生活在鹽場區域,積累豐富鹽業、生活知識,並結合地方歷史文化和自然環境,創造了輝煌的淮鹽文化。江蘇的蘇州的園林、揚州、淮安城市繁榮,以及連雲港、鹽城的社會生態環境,都離不開淮鹽文化。淮北鹽民歌謠就是根植於這個土壤產生的,時間約始於元、明清代,並不斷傳承、發展,流布區域集中在連雲港、鹽城地區。 鹽民歌謠口耳相傳,多為鹽民在飯後茶餘消閒時傳唱,主要內容有區域社會狀態,生產生活,以及季節時令氣候等方面。有在生產過程中傳唱的《鹽工號子》、《戽水號子》,以及與節氣生產有關的;有反映生活的《鹽大頭》、《共產黨來了真是好》等。還有表述思想情感和社會風情的《鹽圩之歌》、《苦妹子挑薺菜》等;也有一些娛樂的順口溜等,總之,內容廣泛、生動、豐富。比如“一去二三里,鹽圩四五家,樓台無一座,四季不開花”。這是對鹽灘、鹽場的景觀描述,同時,也舊時鹽場真實的鹽工生活和社會風情寫照。又比《頭子歌》,“人稱鹽大頭,家住山東頭,土牆破丁頭,進屋低著頭。蓋得蘆被頭,腳穿毛窩頭,破褂露肩頭,整天敞著頭。吃得霉棒頭,就得苦菜頭,垣商黑心頭,鹽警土匪頭。餓死在村頭,老身埋地頭,這種苦日頭,那年巴到頭。”《共產黨來真是好》是一首新民謠,與《鹽大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歌謠中唱到:“共產黨來真是好,灶民不穿破棉襖。丁頭蓋成新瓦房,大米白面吃得飽。共產黨來真是好,官商惡霞都打倒。灶民成為固定工,按月工資皆發到。共產黨來真是好,遇事開會來商討。男女平等講民主,團結互助生產搞。共產黨來真是好,文化生活大提高。上冬學來進夜校,文盲帽子全摘掉。”

文化特徵

淮北鹽民歌謠有著十分明顯的地域性和藝術特點。一般歌謠採取三字、五字或七字的書寫格式,平仄押韻,郎朗上口。詞句簡單易於記憶,地域特點明顯。從以上列舉的例婦中均可以顯現。還比如《頭子歌》,內容中提到的“鹽大頭”、“垣商”、“蘆被”和“巴到頭”等語言名詞,也具有十分鮮明的區域文化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