鹼性試劑作為浸出劑的地浸采鈾過程稱為鹼法地浸采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鹼法地浸采鈾
- 外文名:alkaline in-situ leaching
簡介:
在鹼性浸出過程中,礦石中的六價鈾與碳酸鹽或碳酸氫鹽中的CO3或HCO3配合,生成碳酸鈾醯從而將鈾從固相轉移到液相。鹼法浸出實際上是CO3和HCO3的浸出。為了保證礦石中的鈾的浸出率高,鹼法浸出中需要加氧化劑將四價鈾氧化成六價鈾。
原理:
主要反應是:
2UO2+O2→2UO3;UO3+2HCO3→[UO2(CO3)2]+H2O;UO3+3CO3+H2O→[UO2(CO3)3]+2OH。
生成的碳酸鈾醯絡陰離子在pH7.5~8.5範圍內是穩定的,在後續工序中可用陰離子交換樹脂吸附。可作為鹼性浸出劑的化學試劑有碳酸銨、碳酸氫銨、碳酸鈉、碳酸氫鈉等。鹼法浸出與酸法浸出比較,具有以下優點:(1)選擇性好,Ca、Mg、Fe、Al等元素難在鹼性浸出環境下溶解;(2)腐蝕性小;(3)可用於碳酸鹽含量較高的礦床;(4)環境污染輕且易治理。但也有以下缺點:(1)浸出率低,一般比酸法低10%左右;(2)礦石中FeS的含量高時不能使用;(3)浸出液中鈾濃度低,浸出周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