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市彬縣科技局職能
2、負責提出科研條件保障的規劃和政策建議,推進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和科技資源共享;組織建立縣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會同有關部門擬定科技創新園區建設規劃。
3、負責高新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及套用技術的開發與推廣工作;負責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指導全縣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的建設;負責建設和管理縣屬科技示範基地和科技園區。
4、組織擬定科技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特色經濟開發和社會發展的政策,制定相關重要措施和辦法,促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農村建設、特色經濟技術開發和社會建設。
5、負責全縣科技合作交流,會同有關部門擬定促進產學研結合的相關政策,牽頭組織開展與縣外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進行縣校合作工作,負責創新型彬縣建設的組織協調和指導推進工作。
6、負責科技經費預算及經費使用的監督管理,會同有關部門提出科技資源合理配置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建議,最佳化科技資源配置。
7、負責全縣科學技術獎勵、科技成果鑑定、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管理等工作,組織相關重大科技成果套用示範,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8、研究制定促進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指導全縣民營科技企業工作;制定發展規劃,擬定促進技術市場、科技中介組織發展政策;負責相關技術契約審核、科技評估管理、科技統計管理和科技保密工作,推動全縣科技服務體系的建立。
9、實施專利法,組織、協調縣專利工作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組織開展專利諮詢、專利統計、專利法律法規及政策的宣傳普及工作,協助省市知識產權局進行智慧財產權的教育與培訓、專利技術實施、專利執法等工作。
10、負責防震減災工作。負責編制全縣防震減災規劃、計畫,制定防震減災工作目標和方案;組織開展全縣地震監測預報和災害預防工作,監督管理縣內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要求備案、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
11、承擔縣科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12、指導和協調縣直各部門及各鄉鎮的科技管理工作。
13、依據國家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建立健全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制度,面向社會公開相關政務信息。
14、承辦縣委、縣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
彬縣位於陝西省鹹陽市西北部,距省會西安150公里。東連旬邑、淳化,南依永壽、麟遊,西鄰長武、靈台,北接甘肅正寧,為連線秦隴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縣域版圖形似一個正寫的“人”字,涇河自西向東將全縣分為南北兩塬一道川,全縣總面積1185平方公里,轄13鎮247個行政村4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34.8萬人。
2011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GDP)106.1億元,經濟總量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財政總收入28.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9億元(均含兩權價款2.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1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601元。
發展歷史
彬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夏末商初,周祖公劉“避桀居豳”,定居農耕,相繼為侯國、公國。秦置漆縣,漢設新平郡,西魏置豳州,唐改“豳”為“邠”。1964年改為彬縣。豳、邠、彬三字一脈相承,寓“文采斐然”之意。歷史名人層出不窮,千古仁人周太王、崇文興學范仲淹、剛正不阿王吉相等都曾名噪一時。全縣有人文景點25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彬縣大佛寺石窟是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公劉墓、彬塔、前秦王符堅墓、公孫賀墓4處。境內有陝西省最大的高原淡水湖——侍郎湖,及水簾洞、花果山、石龍窩等多處自然景觀。
彬縣資源雄厚,物產豐富。境內有大小河流12條,水資源總量19億立方米,可開發利用水能資源1.2萬千瓦。地下礦藏主要有煤炭、陶土、油母頁岩、石英砂等10多種,煤炭儲量32.4億噸,占陝西省第二大煤田——彬長煤田儲量的一半,是全國煤炭生產重點縣。原煤埋藏淺、煤層厚、煤質好、易開採,特低硫、低磷、高發熱量,是優質的動力用煤、氣化用煤、環保型煤。彬縣是世界上蘋果和梨等水果的最佳適生區之一,盛產紅富士蘋果、酥梨、柿子、大棗、核桃等名優果品。紅富士蘋果被譽為“中華名果”,是“全國蘋果20強縣”、“全國優質果品基地重點縣”,陝西省“無公害綠色果品生產基地”。
彬縣交通便利,環境良好。彬縣是陝西關中“一軸一環三走廊”城市群上的重要節點,距西北地區最大的空港——西安鹹陽國際機場102公里,福銀高速、312國道、306省道縱貫全境,縣鄉公路四通八達,主幹線全部實現油路化,西(安)——平(涼)鐵路正在建設,程控電話全面普及,電信寬頻網貫穿城鄉,移動通訊無縫隙覆蓋。全縣電力資源豐富,金融、保險、商貿餐飲、文化娛樂等服務機構俱全,城市功能日趨完善。
一代興王地,千年志古豳。彬縣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正在以加快建設“西部百強縣”為目標,按照“依託資源、產業多元、結構合理、生態環保、城鄉統籌、民富縣強”的發展思路,致力於結構調整,立足於項目支撐,著眼於城鄉統籌,落腳於普惠民生,全力推動縣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