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市“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

鹹陽市“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十二五"時期是提升鹹陽工業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為了加快實施西部大開發和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步伐,推動我市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實現工業強市的宏偉目標,特制定《鹹陽市"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
一、"十一五"工業發展回顧
"十一五"期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一主導、三帶動、六突破"工業發展總體思路,堅持擴總量、調結構、強基礎、增後勁,促改革、謀發展,工業經濟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的各項目標,主要表現在:
1、工業總量不斷擴大,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十一五"期間,鹹陽工業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十一五"末,新增規模企業290戶,規模企業總數達到631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334.5億元,工業增加值完成422.2億元,實現了"十一五"翻番的目標。一、二、三次產業的比重為19:52:29,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接近80%。先後建成了大唐彬長電廠、彩虹玻璃基板、天宏多晶矽等一批重大項目;引進了西瑞集團、延長石油集團、新加坡嘉里集團、華魯鋼鐵等一批大型知名企業落戶鹹陽,增強了工業經濟發展後勁。
2、產業支撐作用凸顯,新興產業較快發展
支柱產業競相發展,通過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優勢企業等方面的不懈努力,產業結構得到最佳化,工業經濟抗風險能力增強。已形成了能源、石化、裝備製造、電子信息、食品、醫藥、建材、紡織八大支柱產業。2010年底,支柱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254.4億元,占鹹陽工業總產值的94%。產品產銷率達到96%以上,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穩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經過培育和發展,以西航制動為代表的航空產業集群和以天宏多晶矽為龍頭的光伏產業已初具規模,發展潛力巨大。
3、技術進步步伐加快,創新能力逐步提高
"十一五"期間,我市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加快各類技術創新機構和載體建設。已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2個。國家級名牌產品1個,省級名牌產品51個。其中:西北醫療集團公司西諾牌牙科綜合治療機獲中國名牌產品,步長腦心通、華電牌覆銅板系列產品,寶塔山牌油漆,雅迪絲牌服裝面料、紅星軟香酥、珍珠牌化肥、高索牌鋼絲鋼繩等榮獲省級名牌產品。
4、企業改革成效顯著,發展活力明顯增強
"十一五"期間,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對陝西玻璃廠、西北國棉一廠等16戶等企業實施了政策性破產;對市進出口總公司、鹹陽市印染廠、鹹陽焦化廠等企業進行了改制,核銷金融債務41.13億元,安置職工5萬多人。改制後的陝西藍星玻璃、西北一棉股份有限公司、如意廣電科技有限公司、陝西華星工業電子有限公司等企業,輕裝上陣,煥發了生機,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5、園區建設穩步推進,聚集效應明顯增強
"十一五"期間,工業園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產業聚集效應明顯。在重點打造鹹陽高新區(國家顯示器件產業園)、彬長旬能化基地、涇渭新區、灃渭新區基礎上,加大縣域園區建設力度,形成了興平裝備製造工業園、乾縣紡織工業園、彬縣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等26個縣域工業園區,入駐園區的規模企業300多戶,完成工業產值超過600億元。
6、工業增長措施得力,發展氛圍更加濃厚
近年來,全市上下落實了以工業為主導的經濟工作思路,基本形成了重視工業、狠抓工業、工業興市的發展氛圍。制定了多個地方性巨觀指導辦法、意見、綱要、規劃。涉企部門支持企業發展,服務工業熱情不斷提高。市縣兩級領導及主管部門深入企業排憂解難,深度研究區域經濟實情,認真謀劃發展途徑,跟蹤服務項目建設,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制定發展優惠政策等參與經濟指導經濟建設,工業大發展的熱潮正在掀起。
"十一五"以來,我市工業經濟雖然得到快速發展,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工業結構仍不盡合理。重工業比重偏大,終端產品少,產業鏈條短。二是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發展後勁不足,傳統產業多,高新技術產業少;三是多數產品附加值不高,市場占有率低。四是工業對農業的反哺作用不足,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潛力尚未充分發揮。五是企業規模不大,大企業、大集團少且帶動作用不足。
二、"十二五"工業發展機遇與挑戰
1、發展機遇
"十二五"期間我市工業發展面臨重大的戰略機遇。一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和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西鹹經濟一體化已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確立了我市在關中-天水經濟區中核心城市的重要地位,西鹹產業同布、產業協作、錯位發展,為我市加快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二是東部沿海地區向西部的產業轉移日趨增強,為我市做大工業經濟總量,提高運行質量提供了巨大的外部動力。三是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改造提升製造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將促進我市航空產業和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使我市的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最佳化。四是我市擁有的資源、區位、產業和人才優勢,將在"十二五"期間得到進一步發揮,實現跨越式發展。
2、面臨挑戰
在搶抓難得歷史機遇的同時,我們也面臨嚴峻的挑戰。一是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尚未結束,工業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二是我市占主導地位的能源化工產業受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影響壓力增大;三是我市紡織電子等傳統產業受人才、資金、技術影響,產業改造升級任務艱巨;四是高新技術產業仍處於培育和發展階段,還不能形成規模經濟。
三、指導思想與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富民強市為主題,以提升工業經濟效益為目的,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一主導三帶動六突破"的發展思路,實施創新驅動、改造提升、深化改革、投資帶動、循環發展並舉,進一步發展壯大優勢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努力打造關中先進制造業基地,走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
(二)目標任務
"十二五"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年均增長1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900億元,年均增長16%,固定資產投資超過25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十一五"末累計下降16%,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
1、擴張經濟總量。到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年均遞增18%左右,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遞增16%,達到900億元以上。其中產值過100億企業達到8戶、過50億企業達到10戶、過10億企業達到50戶;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45%;工業經濟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達到80%以上。
2、提高創新能力。到2015年,創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戶數達到2~3個、省市企業技術中心戶數達到40個、國家級名牌產品3~5個、省級名牌產品60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1個、省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5戶。
3、加大工業投入。到2015年,工業投入年遞增16%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超過2500億元。
4、加快結構調整。做強石化、能源、裝備製造、食品、建材、電子信息、醫藥、紡織等"八大"傳統產業,著力培育航空、太陽能光伏等戰略新興產業,延伸產業鏈條,形成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工業發展格局,構築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優勢的新型工業體系。
5、促進可持續發展。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進一步轉變工業經濟成長方式,提升我市工業經濟發展的綜合質量。到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十一五"末累計下降16%,SO2排放強度、COD持續下降。
6、推動"兩化"融合。以信息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規模以上企業90%實現管理信息化,70%實現產品設計研發信息化,50%的骨幹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打造230家省級"兩化融合"示範企業,實施企業"兩化融化"示範項目50個。
7、大力推動國企改革。 "十二五"期間,各縣(市)區全面完成國有企業國有資本從一般性競爭領域有序退出;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加大資產重組工作力度,完成鹹陽市紡織集團公司、鹹陽市電子信息集團公司和鹹陽水務集團等集團公司的組建工作;通過政策性破產、依法破產、公司制改造等改制形式,積極穩妥推進西北二棉集團公司、興平造紙廠、陝西糧油機械廠等市屬國有企業改革工作;鼓勵優勢企業面向國內外尋求戰略合作夥伴,支持具備條件的股份制企業上市,促進股份多元化。進一步健全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科學決策、規範運行、有效制衡的企業新機制。
8、加大園區建設力度。以創建國家和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為抓手,全面提升現有工業園區發展水平,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1個,省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5戶。
四、發展方向和重點
石化工業 依託資源優勢和龍頭企業,以石油化工、煤化工、橡膠化工、肥料化工等領域為重點發展方向。重點推進煤制醇醚、煤制烯烴、汽車輪胎、清潔燃油以及煤制精細化工產業項目建設。重點抓好神華集團60萬噸煤制甲醇、陝西煤化公司100萬噸煤基二甲醚、彬長60萬噸烯烴一體化DMTO項目、長慶石化500萬噸擴能改造、延長集團年產2000萬條子午輪胎、興化綜合技改等項目建設。培育壯大長慶石化、興化集團、凱迪橡膠、西北橡塑研究院、鹹陽化工等優勢企業集團、大公司,實現石化產業大發展。石化工業年增速18%,2015年規模以上企業產值達到1050億元。
能源工業 依託彬長旬能源化工基地,以煤炭開採、火力發電為主,以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為補充。重點發展精洗煤、煤轉電、瓦斯和煤矸石綜合利用。抓好胡家河600萬噸等煤礦開發、彬煤2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