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榆道中即景

《鹹榆道中即景》是近代詩人林伯渠先生創作的五言律詩組詩作品。該詩表達了詩人對國民黨黑暗統治的諷刺與批評;以及對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讚揚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鹹榆道中即景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林伯渠同志詩選》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林伯渠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鹹榆道中即景
【其一】
北上鹹榆道,坎坷殊未平②。
盤關微吏峻③,渡水一舟橫④。
壘築山無色⑤,丁抽路斷行⑥。
人言又剿赤,這個昔猶今⑦。
【其二】
車過交道鎮⑧,氣象便清新。
小米繁珠粒⑨,大麻裹茨針⑩。
人爭圜市集⑪,歌展國旗升。
海內風塵闊⑫,伊誰奠太平⑬。

注釋譯文

①鹹榆道:指由鹹陽榆林的道路。
②坎坷:原比喻道路不平,這裡指國民黨反動派重兵封鎖邊區,沿途設下種種障礙,通行十分困難。殊:很,極。
③盤關:設關卡盤查。微吏:小官吏,指反動派的爪牙。峻:嚴厲,苛刻。
④渡水一舟橫:指反動派封鎖交通,渡河的船隻被他們控制。
⑤壘築山無色:反動派在邊區四周修築碉型,挖掘戰壕,破壞了當地的山色風光。壘築:即築壘,修建碉堡。
⑥丁抽路斷行:反動派強拉壯丁,使路上行人斷絕。丁抽:即抽丁,拉壯丁。
⑦這個:蔣介石口語有“這個、這個”之習,此處即指蔣介石。昔猶今:1940年7月,國民黨反動派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準備倒退到十年內戰的老路上。
⑧交道鎮:在鹹榆公路上的富縣境內,延安洛川之間,是國民黨統治區與陝甘寧邊區的交界處。過交道鎮,即進入陝甘寧邊區。
⑨繁珠粒:指小米顆粒多而飽滿。大麻:又名火麻、黃麻,小葉披針形,緣邊有鋸齒,莖皮堅韌,可用來織麻布。
⑩裹茨針:長出披針形小葉。
⑪圜市:街市。圜,環繞城市的牆,也可指市區。
⑫海內:即國內。風塵闊:指當時戰亂區域的廣大。杜甫野望》:“海內風塵諸弟隔。”
⑬伊誰:哪一個。伊:發語詞。奠太平,奠定太平安定的生活。

創作背景

1940年,由於日本不斷對解放區進行大規模“掃蕩”,由於國民黨頑固派的包圍、封鎖,以及連續幾年的自然災害,使陝甘寧邊區和其他抗日根據地都處於極端困難的境地。這年10月,身兼邊區政府主席的林伯渠受命卸去中共駐西安黨代表一職,由西安返回延安,以便集中全力領導邊區政府工作。在歸途上,他親眼目睹了國民黨統治區與解放區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感慨頗深,於顛簸的汽車中隨口吟成了該詩,以記沿途見聞。

作品鑑賞

第一首寫國民黨統治區所見。“北上鹹榆道,坎坷殊未平。”開頭兩句交代北行一事,總寫歸程之艱難。這時“坎坷”與“未平”二詞異語同義,是強調語,是關鍵語,第一首的主要內容均從其中生髮而出。三、四句是“坎坷殊未平”的具體展開。“盤關微吏峻”寫鹹榆道上關卡重重,國民黨反動官吏在這裡對行人嚴密搜檢,百般刁難。此句雖只寥寥五字,但潛台詞卻十分豐富,“微吏”一詞透露出這樣一種令人深思的問題,小爪牙尚且如此蠻橫嚴苛,背後的主謀元兇的嘴臉就更可想而知了;此句反諷色彩極強,一“微”一“峻”,即將反動派走卒狐假虎威、狗仗人勢的醜態揭露出來,既令人憤慨,又令人感到可笑。“渡水一舟橫”,寫反動派為了封鎖解放區,扣留了各種交通工具,“一舟橫”,是古詩中常見的以小寫大,由微見著的筆法,此處並不是說江河邊上只有一條船,也不一定僅是指水上交通工具。五、六句通過沿途自然環境與人民正常生活的被破壞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對解放區的軍事包圍與封鎖,它是“坎坷殊未平”的深化:1938年武漢廣州失守後,國民黨在日、美、英的誘降與勸降下,調整了對內對外政策,確定了消極抗戰、積極反共的方針。派數十萬重兵對解放區尤其是陝甘寧邊區進行包圍,在西起寧夏、南沿涇水、東到河濱的廣大地區,修築碉堡,挖掘戰壕,攔截行人,抽丁拉佚,使所到地區的自然景色和人民正常的勞動生活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使昔日車來人往、熙熙攘攘的鹹榆公路變成了行人罕至之地。詩人不禁問道:是什麼導致了鹹榆道上的“坎坷殊未平”,誰又是這“山無色”、“路斷行”的罪魁禍首。七、八兩句推出結論:“人言又剿赤、這個昔猶今”——是不顧民族大義,消極抗戰、破壞抗戰的國民黨頑固勢力;是堅持“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政策,企圖回到內戰老路上的蔣介石。最後一句“‘這個’昔猶今”,通過借代手法,將諷刺、批判鋒芒直接指向國民黨頑固勢力的總代表蔣介石,一舉道出了導致以上局面的最終根源,是第一首詩的點睛之筆,警策之處。
第二首寫解放區的所見所聞。“車過交道鎮,氣象便清新。”承上啟下,是連線上下兩首詩的樞紐。“氣象便清新”出語明快,轉折有力,充分表達了作者由烏煙瘴氣的國統區初回解放區時的喜悅振奮之情與耳目一新之感。三、四、五、六四句通過根據地農作物茁壯成長,豐收在望和集市上歡歌笑語、旗幟招展的景象表現了當地人民幸福、和平的勞動生活。其中“小米繁珠粒,大麻裹茨針”以靜為主,突出了大自然的生機與作者眼見“桑麻日已長”時心中油然而生的欣喜與歡快;“人爭圜市集,歌展國旗升”,通過“爭”、“展”、“升”幾個動感較強的詞,表現了解放區的人丁興旺與生產貿易的繁忙熱烈,與前一首“壘築山無色,丁抽路斷行”的死氣沉沉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從而為下文中“伊誰奠太平”問題的提出奠定了基礎,揭示了答案。風塵遼闊,戰火蔓延,“戰血依舊流,軍聲動至今”(杜甫詩語),誰能撲滅這戰火,誰能領導人民走向太平幸福的生活,通過以上兩個世界的對比這個問題已不言而喻。
這兩首詩通過一組對比鮮明的畫面,向身處戰亂之中的中國人民提出並藝術的回答了一個必須做出抉擇的問題,誰能奠定國家民族的太平與安寧,是虎狼當道、倒行逆施的國民黨反動派,還是堅決抗戰、堅持民主的中國共產黨。全詩寓深刻的社會道理於日常見聞之中,通篇賦體,語言質樸自然,風格舒捲從容,如行雲流水,行止自如,毫無劍拔弩張之態,卻旗幟鮮明,愛憎立見,給人以深刻教育與啟示。

作者簡介

林伯渠像林伯渠像
林伯渠(1886一1960),原名林祖涵,字邃園,號伯渠,湖南安福(今臨澧縣)人。他曾赴日本留學,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得到了孫中山的賞識。1921年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光榮一員,參加過南昌起義,後去蘇聯學習。l 932年回國,到中央革命根據地,任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國民經濟部部長和財政部長。隨後參加長征,任紅軍第一方面軍總供給部長。西安事變後,任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主任。1937年任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與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和吳玉章一起被尊稱為“中共五老”,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的詩作主要有《游鄂達里》、《包頭即景》、《春節看花市》、《留別諸友》、《郴衡道中》、《別梅坑》、《游愛晚亭》、《挽林修梅》等,大部分被收在《林伯渠同志詩選》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