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平寺遺址坐落在亳州市城裡大寺巷口西路北。據清道光《亳州志》記載,該寺初建於唐,名崇因寺,俗稱“大寺”。但據1956年寺內出土石碑記載,此寺創建於北魏。北齊稱建崇寺,北宋改稱鹹平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鹹平寺遺址
- 坐落:亳州市城裡大寺巷口西路北
- 特徵:規模宏峻
- 時代:清道光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嘉靖二十三年(1544)兩次重修,經樓碧宇,巍然莊嚴,為亳州第一伽藍。寺內藏有趙孟頫《北山耕雲·南溪釣月》石刻和梁的《貝葉經跋》、《姜公救災記》等石刻。
鹹平寺規模宏峻,“寺前三門,門三塗,殿崇九楹,階五級,千佛閣峙其後,高數仞。”(乾隆三十五年知州孫維龍《重修鹹平寺碑記》)由廊而東為資慶閣(原名準提庵),由東而北有春秋閣、文昌閣、地藏王殿。其西則為諸僧齋舍,東為方丈,方丈左有精舍數楹,為遊人憩息之所。寺內原塑十八羅漢、四大天王,毀於建國前。1965年,廟字全部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