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鸇”的繁體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鸇
  • 拼音:zhān
  • 注音:ㄓㄢ
  • 倉頡:YMHAF
  • 簡體字
  • 五筆86&98:YLKO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方言集匯,音韻集匯,上古音系,廣韻,蒙古字韻,中原音韻,洪武正韻牋,分韻撮要,

基本信息

zhān
見“鸇”。
筆畫數:24;
部首:鳥;
筆順編號:412525112511132511154444
漢語大字典
[①][zhān]
[《廣韻》諸延切,平仙,章。
“鸇1”的繁體字。亦作“1”。
猛禽名。又名晨風。似鷂,羽色青黃,以鳩鴿燕雀為食。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鳽𪄃《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諸延切,音饘。鷙鳥。《說文》鷐風也。《爾雅·釋鳥》晨風,鸇。《郭注》鷂屬。陸璣云:鸇似鷂,黃色,燕頷句喙,響風搖翮,乃因風急疾,擊鳩鴿燕雀食之。
地名。鸇隂。《後漢·郡國志》屬安定郡。
《西羌傳》羌到建威鸇隂河。
《集韻》稽延切,音甄。鷂屬。
已仙切,音搴。義同。
葉之人切,音珍。《漢高彪詩》呂尚七十,氣冠三軍。詩人作歌,如鷹如鸇。

說文解字

【卷四】【鳥部】鸇
鷐風也。從鳥亶聲。𪇮,籒文鸇從廛。諸延切

說文解字注

(鸇)鷐風也。秦風作晨風。釋鳥、毛傳皆雲。晨風、鸇也郭雲。鷂屬。孟子趙注謂之土鸇。從鳥。亶聲。諸延切十四部釋文引說文上仙反。
(𪇮)籒文鸇。從廛。廛聲也。又作𪄟。戰國策。宋康王之時。有雀生𪄟於城之陬。新序作鸇。一字也。今戰國策誤為𪇥。通鑑作𪄟不誤。而集韻不收。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海陸豐腔] zhan1 [客英字典] zhen1 [台灣四縣腔] zan1 zen1 [梅縣腔] zhan1
◎ 粵語:zin1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𩜾
tjan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𩜾
諸延
仙A開
仙A
平聲
三等
開口
仙A
下平二仙
tɕi̯ɛn
tɕĭɛn
tɕiɛn
tɕjæn
tɕiᴇn
tɕiɛn
cian
zhan1
cjen
tjen
晨風鳥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修正)八思巴字(其他形式)音譯音譯(修正)音譯(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ꡆꡦꡋ
jÿan
tʂjɛn
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先天齊
先天
陰平
齊齒呼
tʂiɛn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諸延
十一先
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一先蘚線屑
陰平
食雀之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