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花:喬木,高5-10米;枝無毛,乾時黑色或深褐色,但幼嫩部分被黃色柔毛,有少數皮孔。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鷓鴣花
- 拉丁學名:Trichilia connaroides (Wight et Arn.) Bentv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芸香目
- 亞目:芸香亞目
- 科:楝科
- 亞科:楝亞科
- 族:鷓鴣花族
- 屬:鷓鴣花屬
- 種:鷓鴣花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高5-10米;枝無毛,乾時黑色或深褐色,但幼嫩部分被黃色柔毛,有少數皮孔。葉為奇數羽狀複葉,通常長20-36厘米,有小葉3-4對,葉軸圓柱形或具稜角,無毛;小葉對生,膜質,披針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5-)8-16厘米,寬(2.5-)3.5-5(-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下側楔形,上側寬楔形或圓形,偏斜,葉面無毛,背面蒼白色,無毛或被黃色微柔毛,側脈每邊8-12條,近互生,向上斜舉,上面平坦,背面明顯凸起;小葉柄長4-8毫米。圓錐花序略短於葉,腋生,由多個聚傘花序所組成,被微柔毛,具很長的總花梗;花小;長3-4毫米;花梗約與花等長,纖細,被微柔毛或無毛。花萼5裂,有時4裂,裂齒圓形或鈍三角形,外被微柔毛或無毛;花瓣5,有時4,白色或淡黃色,長橢圓形,外被微柔毛或無毛;雄蕊管被微柔毛或無毛,10裂至中部以下,裂片內面被硬毛,花葯10,有時8,著生於裂片頂端的齒裂間;子房無柄,近球形,無毛,花柱約與雄蕊管等長,柱頭近球形,頂端2裂。蒴果橢圓形,有柄,長2.5-3厘米,寬1-2.5厘米,無毛;種子1粒,具假種皮,乾後黑色。花期4-6月,果期5-6月和11-12月。
分布範圍
產廣西和雲南;生於山地林中。分布於印度、中南半島和印度尼西亞。
主要價值
醫藥
【傣藥】叫沙洞(西傣):根治痢疾,便血《滇藥錄》、《版納傣藥》。叫沙端:治婦女產後諸疾《傣醫藥》。雞波,叫沙洞:根治風濕性關節炎,風濕腰腿痛,咽喉炎,扁桃體炎,心、胃氣痛,痢疾,便血《滇省志》。
【傣藥】幾補:根治痢疾便血,麻疹,淋巴結炎,牙痛,腹痛等《傣藥志》。雞波(西傣):根治風濕性關節炎,風濕腰腿疼,咽喉炎,扁桃腺炎,心、胃氣痛《滇藥錄》。【瑤藥】阿注美勒:根治痢疾,便血,麻疹,淋巴結炎,牙痛腹痛《滇省志》。【彝藥】鷓鴣樹葉:葉用於痔瘺脫肛《哀牢》。
根:苦,涼。有小毒。清熱解毒,祛風濕,利咽喉。用於風濕腰腿痛,咽喉痛,乳蛾,感冒,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