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曾為梅花醉不歸》是宋代詞人朱敦儒創作的一首詞。這是詞人晚年的作品。上片回憶年輕時自在歡樂的生活,在梅花盛開的季節,與佳人共度良辰,盡情飲酒,醉中即興填了一闋又一闋詞。下片寫如今的處境,又是梅花盛開的季節,可是昔日的少年早已老去,物是人非,再也沒有當年賞梅的興致了。上下片是鮮明的今昔對比,以輕鬆的筆調、濃艷的色彩渲染昔日的歡樂,是為了突出如今的悲哀。全詞借物詠懷,在梅花這一意象中寄託了詞人的品格與理想,消極避世的表象之下是詞人不滿現實,想要有所作為而又無能為力的憂憤悲慨。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鷓鴣天
曾為梅花醉不歸。佳人挽袖乞新詞。輕紅遍寫鴛鴦帶,濃碧爭斟翡翠卮。
人已老,事皆非。花前不飲淚沾衣。如今但欲關門睡,一任梅花作雪飛。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醉梅花”等。雙調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韻,下片五句三平韻。
⑵佳人:美貌的女子。挽袖:拖住衣袖。乞:求。
⑶輕紅:女子化妝用作塗唇的紅色。鴛鴦帶:女子繡有鴛鴦圖案的衣帶。
⑷濃碧:形容酒色深綠,此處借指酒。翡翠卮(zhī):翡翠酒杯。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⑸非:與往昔不同。
⑹但:只。
⑺一任:聽任,任憑。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曾經因為喜歡梅花而醉酒在花下,忘記了回家。佳人拉住衣袖,請我寫一首新詞。於是我一邊寫詞,一邊飲酒。
如今人已變老,往事不再。看著花兒,無心再飲,只有淚落衣上。一心只想關門睡覺,聽任梅花像雪一樣飛舞。
創作背景
該詞作於紹興十六年(1146)朱敦儒被罷官之際。朱敦儒早年自命清高,狂放不羈,不肯做官。靖康之變後他輾轉避亂至兩廣一帶,對於宋高宗的徵召仍推辭不就。直到紹興三年(1133)他才應召至臨安,五年(1135)被賜予進士出身,為秘書省正字。後來官至兩浙東路提點刑獄。紹興十六年,汪勃彈劾他與主戰派大臣李光勾結,於是朱敦儒被罷官。該詞即作於此時。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詞的上片,作者以浪漫的筆調、濃郁的色彩,生動逼真地描繪了早年愛情生活的場景。首句“曾為梅花醉不歸”,點出了梅花,並追憶昔日因愛梅花而如醉如痴、徹夜不歸的情景。“佳人挽袖乞新詞”,是說正當梅花盛開之時,與作者共度這良宵的紅粉知己——佳人,向他索要新詞。作者的激情迸發,加上佳人的“乞新詞”之舉而推波助瀾,達到了“狂”的高峰。於是他竟順手拿起佳人塗唇的紅色,信筆書於佳人的衣帶之上。佳人爭著斟酒,作為填寫新詞的酬報,歡樂的宴飲達到了高潮。“輕紅遍寫鴛鴦帶,濃碧爭斟翡翠卮”,將賓語前置,突出了“輕紅”與“濃碧”,同時從“遍寫”與“爭斟”,可以想見作者填寫新詞並非一首,佳人斟酒也不只一杯。這一富有浪漫生活氣息的細節描繪,使作者早年隱居不仕、狂放不羈的生活展現在讀者面前,栩栩如生。朱敦儒蔑視功名富貴,清高狂傲之情溢於言表,是他早年生活的形象寫照,也可作為理解詞的上片的註腳。
詞的下片,筆鋒陡轉直下,作者面對嚴酷的現實,百感交集。“人已老,事皆非,花前不飲淚沾衣。”同是梅花盛開之時,可如今已經物是人非了。當年風華正茂的詞人,現已年過半百,昔日“乞新詞”的佳人,如今也蹤影難覓。更何況經過了靖康之變,生民塗炭,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作者也在南渡亂離中歷盡滄桑。睹物思人,撫今追昔,淚沾衣襟。作者對昔日的戀人和昔日的生活思念之情之深,可從“不飲”“淚沾衣”兩個典型細節中透出。“如今但欲關門睡,一任梅花作雪飛。”作者直率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現在只想關起門來睡覺,聽憑梅花自開自落。作者對現實已不再抱有任何幻想,而是極度的悲觀失望。
這首詞通過對比的手法,通過“醉”與“不飲”,“不歸”與“關門睡”,“遍寫”“爭斟”與“但欲”“一任”等今昔生活的鮮明對比,抒發了作者內心深沉的哀痛和身世的感慨。這首詞另一突出的特點是借物詠懷。作者平生最愛梅花,在他的筆下,梅花的形象很是動人。他讚美梅花的高潔孤傲的高貴品格,又嘆息梅花的孤獨不遇。作者不僅把梅花作為詠物的寄託,同時在梅花這一形象中也融入了自我精神氣質、品格及身世遭遇。詞人早年自視清高,不願做官,但在飽經國破家亡亂離之苦以後,他一改初衷,要為恢復中原有所作為。但是南宋政權苟且偷安、屈辱求和,他非但不能如願,反被彈劾罷官。面對國家民族的深重災難,他空有抱負而無用武之地,無能為力而又無可奈何。他不滿現實、心灰意冷,後期思想漸趨消極但又渴望超脫。他南渡以後的詞,常常追懷故國與昔日的歡樂生活,以反襯眼前的飄零無依。他思念家鄉和難以相聚的愛人,常常同懷念故國的風物融合在一起。作者內心思想的種種矛盾,形成了南渡之後沉鬱悲慨的詞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