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山紅茶,廣東省鶴山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鶴山紅茶,葉片呈橢圓形或長卵形,邊緣有鋸齒,葉背色青翠,製成紅茶後外形條索緊密細長,色澤烏潤,氣味醇厚,芳香入肺。沖泡後茶色紅潤,茶湯邊緣可見黃金圈,入口爽滑,甘甜蜜味。
2015年11月0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鶴山紅茶”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鶴山紅茶
- 產地名稱:廣東省鶴山市
- 品質特點:入口爽滑,甘甜蜜味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公告第2314號
- 批准日期:2015年11月05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地形地貌,土壤條件,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鶴山紅茶茶樹株高一般在0.8~1.2米,葉片呈橢圓形或長卵形,邊緣有鋸齒,葉背色青翠,製成紅茶後外形條索緊密細長,色澤烏潤,氣味醇厚,芳香入肺。沖泡後茶色紅潤,茶湯邊緣可見黃金圈,入口爽滑,甘甜蜜味。
內在品質指標:鶴山紅茶的營養豐富,含有大量人體必須的礦物質和胺基酸,經檢測,內含茶多酚12.4%~15.3%、茶紅素4.1%~4.3%、茶黃素0.2%~0.4%、茶氨酸0.779%~1.014%、水浸出物34.5%~39.2%、咖啡鹼2.0%~2.6%和游離胺基酸3.1%~3.2%,此外還有鹽及其它物質。
產地環境
地形地貌
鶴山市地形東西寬,南北狹長,中部山峰綿亘,丘陵起伏,地勢自西略向東傾斜東部低平,北最低,山脈眾多,主要有大雁、崑崙、雲宿、皂幕山和大城等山,海拔500米以上山地23.3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2.1%,其中皂幕山主峰亞婆髻海拔807.5米,為全市最高山峰,山間多自然叢生松木,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丘陵主要分布在市境東北、中南部,面積達1003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90.5%。沖積平原面積為82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7.42%,主要分布在古勞、沙坪。
土壤條件
鶴山市土壤由砂頁岩構成,土壤主要為赤紅壤、紅壤,pH平均值5.0~6.0,加上種植土層深厚、疏鬆肥沃、保水保肥力強,非常適應鶴山紅茶對土壤的生長要求。
水文情況
鶴山市境內河流眾多,主要有西江幹流、沙坪河、雅瑤河、宅梧河、址山河等8條,總長200.8公里,全市徑流總量為10.17億立方米(不含西江幹流)。境內年平均降水量約為1710毫米,平水年1700毫米,豐水年2300毫米,枯水年1200毫米。累年降水量保證率在1331.4毫米。累年月平均數降水量最多是8月份296.3毫米;最少月份為12月,32.0毫米。累年平均雨水天達124天,占全年天數34%,地下水以花崗岩的地下水資源最豐富,沙頁岩次之,紅岩最少,在深井100米以內的賦存上層孔隙潛水,微壓水和下層基岩裂隙水,水質優良。
氣候情況
鶴山市屬南亞熱帶季風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溫和濕潤,境內具有海洋氣候特徵,溫、光、熱、雨量充足,四季宜種。年平均日照1789小時,年日照率達40.1%日照時數,帶來太陽輻射熱量大,年平均輻射量104.08千卡/厘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2.6℃,年平均降雨量l700公厘左右,夏秋多颱風暴雨,無霜期為365天,冬春有冷空氣侵襲和偶有奇寒,無霜期長。
歷史淵源
傳說宋代有一男一女從福建來到古勞都的麗水石岩頭山洞居住,他們帶來茶種,種制青茶。福建男女死後,麗水人在山頭塑造一對石像,以作紀念,後人稱石公、石婆,是古勞茶的祖先。石岩頭現存有9株古老茶樹,品質特優,說是石公石婆所植,稱之“宋茶”,古勞茶均是石公石婆所植的數十株老茶樹繁殖。
據鶴山縣誌記載,清道光年間,全縣種茶麵積達8萬多畝,年產毛茶8萬擔(1擔約60公斤)、商品茶約5萬擔,年出口茶葉近3萬擔,遠銷歐美、南洋、大洋洲等地,是清朝對外貿易的重要物質。其中鶴山市古勞鎮為廣東省有名的產茶區,並流傳有“未有鶴山縣,先聞古勞茶”的故事,其所制銀針茶除了運銷兩廣以外,還大量出口到香港、南洋及南北美洲。
生產情況
截至2015年,鶴山市紅茶生產面積333.33公頃,年產量500噸。
產品榮譽
2015年11月0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鶴山紅茶”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鶴山市所轄雅瑤鎮的南靖,古勞鎮的茶山、麗水,龍口鎮的福逕、那白,桃源鎮的中心、龍溪、蟠光,鶴城鎮的坑尾、城西、五星、萬和、坪山,共和鎮的來蘇、新連,址山鎮的雲新,宅梧鎮的白水帶、荷村、泗雲和雙合鎮的合成、先慶等21個村委會。地理坐標為東經112°28′~113°02′,北緯22°28′~22°51′。
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5-03-1767。
安全要求
鶴山紅茶產地環境必須符合無公害《無公害食品茶葉產地環境條件》(NY5020-2001),病蟲害的防治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治理,做好收穫前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加工工程必須嚴格按照《無公害食品 茶葉生產技術規程》(NY/T5018-2001)執行,產品質量符合《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茄果類蔬菜等58類無公害農產品檢測目錄的通知》(農辦質[2015]4)無公害食品 茶葉標準。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選擇土壤、水源和大氣未受工業三廢和放射性污染的區域作為茶葉生產基地,以肥沃的砂壤土為最好,土層深度要求大於70厘米,土壤呈酸性, pH值5.0~6.0為宜,種植環境必須符合《無公害食品茶葉產地環境條件》(NY5020-2001)的要求。
2.品種選擇:選擇適應鶴山市當地的自然條件,適制紅茶的中葉種或者大葉茶種;扦插繁殖力強、成活率高、抗旱、抗寒性與適應性強;早生種、芽葉生育力強,持嫩性強。出圃苗木應達如下要求:品種純正,一年生苗木,兩趟梢老熟,生長健壯,無檢疫性病蟲,無嚴重病蟲害;根系發達、分布均勻、無腐爛現象。
3.特有的標準化生產管理方式和加工工藝:生產過程執行《鶴山紅茶生產技術規程》,重點套用密植栽培技術、種植蔭蔽樹技術、茶園標準化管理技術和特有的加工工藝技術等措施提高鶴山紅茶的產量和質量。 密植栽培技術,每公頃種植75000株以上,這樣容易早日構成一個小氣候環境,起到互相遮蔭,降低陽光強度作用;另一方面可縮短投產期。種植蔭蔽樹,每公頃種植270~300株楹樹,適當種植遮蔭樹調節小氣候,造就一個較好的生態環境。茶園標準化管理技術,從傳統的看茶做茶的管理方式向標準化生產管 理方式轉變,標準化管理技術簡單表述為每年冬季施足有機肥,3至5月份採摘春茶,6至8月利用地區雨季修剪茶園養好樹蓬,9至11月份採摘秋茶。傳統茶園管理優質茶成品只有30%左右,標準化管理技術的套用,全年優質茶成品率可達到80%以上。 特有的加工工藝技術,在固有的紅茶加工工藝鮮葉採摘和萎凋工序中間加入輕曬青技術,輕曬青是結合烏龍茶製作工藝,是鶴山紅茶特有的加工技術,採摘好的茶青在傍晚陽光不是太強的情況下,進行適度輕曬青,這樣可提高茶青中氧化酶的活性,製作成茶後能突出鶴山紅茶特有的蜜香味。鶴山紅茶在25℃室溫中發酵5.5小時品質能提升到頂點,所制出來的紅茶醇中帶香,甜中帶香。
4.包裝、儲運和銷售技術規範:嚴格按照國家食品衛生法的要求選擇無公害茶產品的標籤和包裝材料,所有的包裝材料必須無污染;包裝材料必須是食品級的包裝材料;茶葉產品的包裝材料應具有保鮮性能。嚴格按各類無公害茶產品要求的條件進行儲運,嚴防霉變和有害生物、有害物質經儲運環節混入茶產品。
5.生產記錄要求:鶴山紅茶生產全過程,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建立生產記錄檔案,詳細記錄生產投入品,特別是化肥、農藥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治情況;收穫日期;質量檢測情況;銷售情況,保證產品質量可追溯性,生產記錄檔案要保存兩年以上。
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包裝上標有“特產-紅茶”、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字樣和標誌圖案,必須字跡清晰,容易辨認,鶴山紅茶的生產經營者使用此包裝必須向鶴山市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提出申請,申請通過後方可採用鶴山紅茶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字樣和標誌圖案,並按照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