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碧梧初出

《鵲橋仙·碧梧初出》是南宋詞人嚴蕊所寫的一首詞。該詞以七夕牛郎織女故事為題,寫出人們處處傳說其故事的時風民俗。結尾滲透了神話傳說氣氛,顯露出對天上仙境的嚮往之情,也是對牛郎織女美滿愛情的嚮往之情。這首詞詠七夕卻不正面接觸故事,而是從側面輕輕敘說,新穎的角度給人全新的感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鵲橋仙·碧梧初出
  • 作者:嚴蕊
  • 創作年代:南宋
  • 出處:《全宋詞
  • 作品體裁:南宋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鵲橋仙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
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6。人間剛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鵲橋仙: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雙調五十六字,前後闋各兩仄韻,一韻到底。前後闋首兩句要求對仗。
  2. 初出:剛開始下落。葉申薌《本事詞》作“初墜”。
  3. 玉盤:喻月亮。李白《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4. 蛛忙:謂蜘蛛忙於織網。
  5. 鵲:喜鵲,神話傳說每年七月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群鵲銜接為橋以渡銀河。
  6. 耕慵句:神話傳說牛郎耕田,織女紡織,當七夕佳會之時,他們都不再勞作,因而顯得“慵”、“倦”了。范成大《鵲橋仙・七夕》:“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梧桐樹葉才剛剛長出碧綠葉片,桂花散發著馥郁香氣,池塘上略微有些凋謝的蓮花。做針線活的姑娘,此刻正在樓上忙著手中的活計,祈求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明月高高掛著,那清輝如水一般流瀉而下。
養在小盒子裡的蜘蛛,在忙著吐絲結網,而天上的喜鵲卻懶懶的,都沒有搭起鵲橋。牛郎沒心思耕田,織女也顧不得紡織,只為了能在七夕這一天相會,可是看來,他兩人的佳期卻難被成全了。每個七夕,人們都要經過了一年的等待,而天上的牛郎和織女,只不過才隔了一夜的相思而已。

創作背景

該詞具體創作年份未知。有一年陰曆七月七日,官府宴請賓客,嚴蕊在席間伴酒,席上有個叫謝元卿的,久聞嚴蕊詞名,便以《七夕》為題,限令用她自己的姓氏為韻,命嚴蕊即席賦詞,嚴蕊於是填了這首《鵲橋仙》。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詞中描寫的都為日常之事,並發表了感慨。全詞五十六個字,上下兩片各五句。上片五句為清幽靜謐的環境描寫,作者對周圍的事物作了仔細的觀察。“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梧桐剛開始萌出青綠色的葉,桂花才吐蕊,池水裡的花已開始衰落。其中“桂花”一詞點明了時間一秋天。以上三句都為描景句,作者環視庭園的景致,園中的碧梧、桂花都富有生氣,呈現了恬靜的生活氣息。“穿針人在合歡樓”句,“穿針人”為作者自己,作者交代自己正在合歡樓穿針引線,說明她邊做女工,邊賞園景。她抬頭望去,“正月露、玉盤高瀉”,一輪明月剛剛露出在庭園的上空,它象玉盤那樣潔明,從高空瀉下銀光。其中“月露”一詞點明了時間為剛入夜。
下片五句由日常事引出感慨。“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儆古今佳話”三句,道出了古往今來的人生之道,入夜後,蜘蛛忙於織網,白天歡噪的鵲鳥已入巢,耕地的、織布的農家辛勞一天也已睏倦,自古至今都如此往復,只不過碌碌終生而已。“人間剛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人間過去一年,天上才過去一天,正是“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慨嘆天上、人世之差異。全詞上闋為描景,下闋為議事。描景句里,作者注重選用副詞,如“才”、“微”、“正”,這些副詞可以恰如其分地起說明的作用。“才吐”說明“桂花”還未完全綻開;“微謝”說明花的盛開期剛過,花瓣剛有縮卷:“正月露”說明月亮升起不久,入夜時間不長。這足以說明作者對周圍事物的變化觀察得很仔細。上闋的動詞“初”、“露”、“瀉”,對突出事物的形象很有用,“初出”,說明梧桐綻葉不久,給人一種新生的感覺;“月露”,說明月亮露頭不久,給人也是一種新生的感覺;“高瀉”,月光一瀉千里,在夜空中是那樣的美。由於用了“露”瀉”兩個動詞,就使“正月露、玉盤高瀉”句成為動句,形象逼真、生動。下闋的議事句里,“蛛忙鵲懶”句中“忙”與“懶”為反義詞,在句中形成意思的鮮明對照和映襯;“耕慵織倦”句中,“慵”與“倦”為同義詞連用,可使詞句語意完滿。作者精心選用詞語,意為增強表達效果。
在此種淒婉心境之下寫成的詞,到底別具一番滋味。看似是寫七夕場景,仔細一品,無非是嚴蕊感傷自己的命運。她以情入景,於是寫景越詳細,心底的情感流露也越自然,而讀後便越是被她的情緒所打動、感染。

名家點評

清·葉申薌本事詞》卷下:七夕郡齋開宴,座客謝元卿,豪士也,夙慕其名,令蕊賦七夕詞,以已之姓為韻。酒方行,蕊即成《鵲橋仙》雲……因歌以侑觴,元卿為之心醉,留其家半載方去。

作者簡介

嚴蕊,生卒不詳,字幼芳,天台(今屬浙江)營妓。朱熹任地方官時曾以有傷風化的罪名,將其關在牢里,加以鞭打,但不屈服。朱熹改官後,岳霖繼任,將其釋放,今傳詞3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