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鴛鴦蓮瓣紋金碗(鴛鴦蓮瓣紋金碗)

唐鴛鴦蓮瓣紋金碗

鴛鴦蓮瓣紋金碗一般指本詞條

唐鴛鴦蓮瓣紋金碗是唐代金器,出土於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唐鴛鴦蓮瓣紋金碗共出土兩件。一件高5.5厘米,口徑13.7厘米,足徑6.8厘米,重392克;一件高5.6厘米,口徑13.5厘米,足徑6.8厘米,重391克。兩碗器壁捶作出上下兩層向外凸鼓的蓮花瓣紋,每層十片,上下輪廓相合,每一個蓮瓣單元里都鏨刻有裝飾圖案,上層主題是動物紋,下層是單一的忍冬花裝飾圖案。兩碗內壁分別墨書“九兩半”、“九兩三”。

唐鴛鴦蓮瓣紋金碗可能是皇室用酒器,就已出土的唐代金碗而言,這兩件唐鴛鴦蓮瓣紋金碗是僅見的最富麗堂皇的金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鴛鴦蓮瓣紋金碗
  • 館藏地點:西安市雁塔區小寨東路91號
  • 所屬年代:唐
  • 所屬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
  • 所屬地區:陝西西安
文物特徵,流傳歷史,出土環境,文物鑑賞,製作技術,文物價值,社會評價,

文物特徵

唐鴛鴦蓮瓣紋金碗共出土兩件。一件高5.5厘米,口徑13.7厘米,足徑6.8厘米,重392克;另一件高5.6厘米,口徑13.5厘米,足徑6.8厘米,重391克。
唐鴛鴦蓮瓣紋金碗
唐鴛鴦蓮瓣紋金碗
兩碗造型、紋飾均相同。純金質,錘碟成形,鏨刻為紋,造型飽滿莊重。侈口,弧腹,圜底,喇叭形圈足。器壁捶作出上下兩層向外凸鼓的蓮花瓣紋,每層十片,上下輪廓相合。每一個蓮瓣單元里都鏨刻有裝飾圖案,上層主題是動物紋,有鴛鴦、野鴨、鸚鵡、狐狸等。下層是單一的忍冬花裝飾圖案。蓮瓣上空白處裝飾飛禽和雲紋。魚子紋底。兩碗內壁分別墨書“九兩半”、“九兩三”,應是碗的重量。墨書標重顯示兩碗重量略有差異,但天平實測重量相同。

流傳歷史

  • 製作背景
碗在唐代金銀器中的數量很大,形制變化也頗多。大多數為銀質,金碗很少,這兩件金碗即為代表。在唐代,金碗有時還被用作酒器,如與唐鴛鴦蓮瓣紋金碗同時出土的舞馬銜杯紋皮囊式銀壺上,舞馬口銜之酒杯,就與金碗的形狀相同。文獻中也有唐代用金碗盛酒的記載,如《唐摭言》卷十五載:“王源中,文宗時為翰林承旨學士。暇日與諸昆季蹴鞠於太平里第,球子擊起,誤中源中之額,薄有所損。俄有急召,比至,上訝之,源中具以上聞。上曰:‘卿大雍睦!’遂賜酒兩盤,每盤貯十金碗,每碗容一升許,宣令並碗賜之。源中飲之無餘,略無醉態。”鑒於此,有學者認為應把唐鴛鴦蓮瓣紋金碗看作飲酒之器。
唐鴛鴦蓮瓣紋金碗
鴛鴦蓮瓣紋金碗
1970年10月5日,唐鴛鴦蓮瓣紋金碗在陝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個基建工地出土,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出土環境

唐鴛鴦蓮瓣紋金碗出土於陝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個基建工地,當時施工的工人挖出了一個高65厘米,腹徑腹徑60厘米的陶瓮,裡面裝有大量金銀器;後在第一個陶瓮出土地點的北側不遠處,考古人員又發現了一個大小類似的陶瓮,瓮上面蓋有一層銀渣,其內裝有金銀器和玉器。這次出土的文物被稱為何家村唐代窖藏,共出土文物1000多件,包括金銀器皿271件,銀鋌8件,銀餅22 件,銀板60件,金、銀、銅錢幣466枚,瑪瑙器3件,琉璃器1件,水晶器1件,玉帶10幅,玉臂環1對,金飾品13件,另有金箔、玉材、寶石等。

文物鑑賞

唐鴛鴦蓮瓣紋金碗是盛唐時期的製品,形態肥碩豐滿,莊重大方,紋飾繁紛瑰麗,優美典雅,工藝精湛考究,氣度非凡,可以說是大唐盛世的一個縮影。
唐鴛鴦蓮瓣紋金碗
唐鴛鴦蓮瓣紋金碗
金碗紋樣的安排,在最顯眼的每個蓮瓣內都以一種動物作主題紋飾,有狐、兔、獐、鹿、鸚鵡、鴛鴦等,其周同則填以形態各異的花草。走獸或抬腿狂奔,或回頭相顧;禽鳥或展翅飛翔,或站立棲息,不管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個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富有強烈的韻律感,讓人能感受到生命躍動的激情。下層蓮瓣內則一律為相同的忍冬草,以相對的穩定,營造出平和、恬靜的氣氛,烘托上層動物的生機勃勃。所選擇的動物題材,或者是人們打獵中常見的,或者是具有和諧美滿、多子多福等吉祥寓意的。
金碗外底有一隻回首展翅、飛翔於花叢之中的鴛鴦。有唐一代,鴛鴦紋飾被唐人廣泛套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新婚夫婦結婚時都喜歡在衣服和被褥上繡上鴛鴦,寄寓白頭偕老,永結同心。鴛鴦與蓮花同出,既寓意成雙成對,又巧妙地象徵著鴛鴦所處的水邊環境。而“同心蓮”與鴛鴦的不棄不離有著同樣的寓意,兩者共用表示著一種夫妻好和、永結同心和多子多福的美好願望。這種將美好的寓意和民族的審美情趣融合在一起,賦予了唐代金銀器裝飾藝術特殊的魅力。

製作技術

唐鴛鴦蓮瓣紋金碗所採用的裝飾手法,稱為適合紋樣構圖。它是將要裝飾的器物劃分成許多小區間,然後給這些小區間填以適合紋樣。通過每個小區間的裝飾,達到美化整個器物的目的。這種手法常見於初、盛唐,中晚唐就不多見了,現代更是失傳。
唐鴛鴦蓮瓣紋金碗(鴛鴦蓮瓣紋金碗)
鴛鴦蓮瓣紋金碗
唐鴛鴦蓮瓣紋金碗的紋飾全部是用手工一點點地鏨刻出來的。工匠在設計布局時,在金碗的內底部刻薔薇式團花一朵作為中心點。外腹部鏨出上下兩層相間的浮雕式的仰蓮瓣,每層十瓣。通過對小單元的逐個裝飾,來達到對整個器物的美化。
唐鴛鴦蓮瓣紋金碗的圈足一周有一圈非常細密的小金珠排列在一起,這是當時唐代的工匠採用了一種叫做炸珠的工藝製作而成的。所謂炸珠,通俗的說就是金液和水之間存在一定的溫度差,二者相遇時會發生迸濺,當時的工匠們將黃金溶液滴入溫水中,炸出細小的金珠,然後從中選擇質地比較均勻的焊接在器物表面。這一古老的技法,看似簡單,其實涵蓋了物理變化、化學變化、電鍍工藝、拋光工藝等一些列複雜工藝。在唐代,沒有任何機械儀器的條件下,這樣的技術非常機智。

文物價值

唐代金碗出土很少,文字記載也不多。金碗除了多為皇帝所使用之外,在皇親貴戚舉行的一些重大活動中也有使用,一般用來作飲酒之器。就已出土的唐代金碗而言,這兩件唐鴛鴦蓮瓣紋金碗是僅見的最富麗堂皇的金碗。

社會評價

陝西省新聞出版局局長冀東山《陝西歷史博物館國寶鑑賞·金銀器卷》:這兩件金碗流暢的蓮瓣,穩重的雙承結構和華麗的紋飾,是典型的唐代藝術風格。當然,其對西方金銀器造烈的借鑑和改造也體現了唐代中西文化的文流融合與唐人的創新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