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兒崖鄉

鴉兒崖鄉

雲岡區鴉兒崖鄉位於大同市西南部,西與左雲縣,南與懷仁縣接壤,北、東與雲岡區峰子澗鄉及口泉鄉相鄰。常住人口4519人(2017年),總面積8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853畝,氣候為內陸溫帶季風區,平均海拔1480m以上,平均氣溫較低,降水量不足350mm,無霜期僅110天,轄14個自然村,主要分部在口泉溝沖刷帶兩側,山高地遠,溝壑縱橫,鴉兒崖鄉地下煤炭資源豐富,境內有大同礦務局四五個國有大型煤礦,地質構造複雜,斷層多,侏羅紀煤層較淺,故便於地方小煤礦開採。目前全鄉有小煤礦46座,煤炭採掘和效能運輸業是支柱產業,也是大同市的富庶鄉鎮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鴉兒崖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大同市雲岡區
  • 下轄地區:王村、雙井村、鴉兒崖村等
  • 電話區號:0352
  • 地理位置:大同市西南部
  • 面積:82平方公里
  • 人口:4519人(2017年)
  • 車牌代碼:晉B
  • 耕地面積:22853畝
改革開放後的變化,農副土特產產品,經濟,科學發展,農業發展思路,地圖信息,

改革開放後的變化

改革開放十餘年間,在鄧小平理論和黨的正確路線指引下,全鄉廣大幹部團結一心,開拓進取,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項事業取得輝煌成就,98年共產原煤125噸,工農業總產值完成4.2億元,財政收入完成64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280元,糧食產量完成120萬公斤,經濟的巨大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的興起,目前村村通了油路,共有運輸車輛680台,程控電話乾機,傳呼、有線電視村村配置齊全,鄉辦中學被評為省級文明學校,14所村辦國小入學率達100%,農民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有聲有色。
今年,隨著國家巨觀產業調整,關井壓產高速產業結構,走煤炭深加工提高效益是今後必由之路,今後準備引入技術和獎金,搞煤炭產業深加工,使之增值。另外,高速產業結構、科技興鄉。
全鄉轄14個自然村,分別分布在口泉沖刷帶左側,分別是:鴉兒崖村、常流水村、魏家溝村、馬林澗村、喬村、興勝溝、雙井村、盤道、高屯、黑流水、王村、紅糜溝、官窖、老窯溝。

農副土特產產品

該鄉地處山區,海拔高,降雨量偏少,適宜山藥、胡麻、穀子作物生長,由於秋季晝夜溫差大,山藥出粉率極高,達10%,胡麻出油率達32%,且品香味正,深受人們喜愛。

經濟

全鄉主要經濟收入以煤炭為主,大同煤以優質動力煤享譽全國,平均發熱量在6500卡以上,含硫、灰份偏低,是發電、工廠動力的理想燃料。

科學發展

大同市雲岡區鴉兒崖鄉黨委、政府提出以“穩煤保礦、生態建設、移民搬遷、扶貧攻堅、社會穩定”5項工作為重點,以改善民生為取向,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總體要求。按照這個總體要求,採取穩定煤炭支柱產業、最佳化農業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畜牧業、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四管齊下的措施推進全鄉經濟科學發展。
著力穩定煤炭支柱產業。著力加快煤炭資源整合步伐,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強化標準化礦井建設,完善鞏固安全生產系統,紮實抓好整合後煤礦技術改造和能力提升工作,將煤礦的安全管理納入科學化、規範化、法制化軌道,實現全鄉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穩定、發展、提高。
最佳化農業種植結構。全面貫徹中央一號檔案精神,牢牢抓住“三農”問題這箇中心,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著眼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調整最佳化農業結構,加快科技進步,強化對農業支持保護。要合理利用耕地,在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的基礎上發揮比較優勢,最佳化種植結構,2008年計畫引進高油88菜籽和“顆八粒”大豆等優質品種進行試驗;推廣種植草原221豌豆800畝、優質小紅豆800畝;推廣種植紅穀子1000畝、東陵白草玉米1000畝。
大力發展畜牧業。該鄉山高地廣,林草面積達5.5萬畝,有發展畜牧業的優勢。他們緊緊抓住建設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的發展機遇,充分依託種草、棚圈建設項目,大力發展養羊產業,變散養為圈養、變粗放經營為集約化經營,依託棚圈建設,科學飼養、規範管理,大幅度提高養殖效益。今年計畫在喬村新建棚圈2000平方米,全鄉圈養羊達4000多隻。
全力推進項目建設。重點抓好七峰山煤礦的技改項目,使其年生產能力由30萬噸提升為60萬噸。“紅色聖境”是老窯溝村興建的一座以濃縮中國革命偉大曆程為主要內容,重點突出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國偉人英雄群像、光輝事跡的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基地。今年要進行二期工程擴建,通過雕塑、壁畫、書法、碑匾、園林等表現手段和古樸莊重、精巧別致的表現風格,充分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塑造特色旅遊產業。

農業發展思路

該鄉針對農業基礎薄弱、農業效益不高的實際,鄉黨委和鄉政府轉變觀念,緊緊圍繞農民增收這一中心任務,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在種植結構上做文章,確立了新的農業發展思路:一是把種植中草藥材——甘草種植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一項重點來抓和發展。今年計畫在原有1250畝的基礎上新增甘草種植1000畝,涉及到全鄉11個村,通過努力,為今後引進甘草深加工企業,並逐步成為該鄉煤炭枯竭以後的一個後續產業。
二是把蔬菜種植作為一個新的探索和嘗試。由於該鄉廠礦交錯,但地理偏僻,發展蔬菜具有廣闊的空間。經多方論證和考察,今年該鄉試建日光溫室50畝,預計在鴉兒崖村西北樑上。因該地開闊向陽,而且又有雁崖礦排水井長年不斷流的水源,準備再建一個200立方米的蓄涼水池。可保證水源充足,溫室建成投產後,既可解決該鄉吃菜難的歷史,還可供應到周邊礦區,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
三是注重把科學技術作為推動農業發展的強大動力。該鄉充分發揮鄉科研的示範帶動作用,大力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並繼續轉變思路,變推廣型農業技術工作為服務型的農業技術工作。今年繼續引進良種紫花白山藥品種,高油88菜籽,因地制宜地引導農民去種植,努力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
四是把勞動力轉移作為拓寬農民增收的主渠道來抓。該鄉加強了對農民職業技能和科技培訓,以提高農民的素質和就業能力,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地幫助農民走出去,減少本鄉富餘的勞動力,促進農民在創業、就業中增收。
2005年,該鄉預計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4500萬元,比去年增長10%左右,其中農業收入140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3600元。

地圖信息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雲岡區鴉兒崖鄉政府(左鴉線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