鳶根

鳶根

鳶根,中藥名。為鳶尾科植物鳶尾Iris tectorum Maxim.的根莖。分布於西南及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等地。具有消積殺蟲,破瘀行水,解毒之功效。常用於食積脹滿,蛔蟲腹痛,症瘕臌脹,咽喉腫痛,痔瘺,跌打傷腫,瘡癤腫毒,蛇犬咬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鳶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百合目
  • :鳶尾科
  • :鳶尾屬
  • :鳶尾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l-3g;外用:適量
  • 毒性:有毒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一、採集加工,二、炮製方法,貯藏,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相關論述,

別名

鳶頭、扁竹根、赤利麻、土知母、冷水丹、蛤蟆跳缺、藍花矮陀、九把刀、搜山虎、下搜山、藍七、天蜈蚣、下山虎、搖痕七、勒馬回陽、中搜山、土田七、烏七、蛤蟆七、青蛙七、蜞馬七、搜山狗、蛇頭知母

入藥部位

根莖。

性味

味苦、辛,性寒,有毒。

歸經

歸脾、胃、大腸經。

功效

消積殺蟲,破瘀行水,解毒。

主治

食積脹滿,蛔蟲腹痛,症瘕臌脹,咽喉腫痛,痔瘺,跌打傷腫,瘡癤腫毒,蛇犬咬傷。

相關配伍

1、治食積飽脹:土知母3g。研細,用白開水或兌酒吞服。(《貴陽民間藥草》)
2、治食積,氣積,血積:鳶尾根莖9g,薏苡仁根15g,劉寄奴9g。水煎,以酒為引服。或研末,以酒調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3、治胃熱口臭:鳶尾根莖、梔子各9g,魚腥草12g。水煎服。(《萬縣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l-3g;磨汁或研末。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

體虛便溏及孕婦忌服。
1、《新修本草》:“嚼之,戟人咽喉。”
3、《廣西民族藥簡編》:“藥後忌吃甘蔗、醬料、芥蘭、酸辣食物等。”
4、《湖南中醫雜誌》1988,(6):41:“心、肺、肝、腎、腦功能不全者禁用。”

炮製

一、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出根莖,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鮮用或切片曬乾。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殘葉及雜質,洗淨,取出,潤透。切薄片。乾燥,篩去灰屑。

貯藏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霉

形態特徵

鳶尾,又名屋頂鳶尾。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圍有老葉殘留的膜質葉鞘及纖維。根狀莖粗壯,二歧分枝,直徑約1厘米,斜伸;鬚根較細而短。葉基生,黃綠色,稍彎曲,中部略寬,寬劍形,長15-50厘米,寬1.5-3.5厘米,頂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鞘狀,有數條不明顯的縱脈。花莖光滑,高20-40厘米,頂部常有l-2個短側枝,中、下部有1-2枚莖生葉;苞片2-3枚,綠色,草質,邊緣膜質,色淡,披針形或長卵圓形,長5-7.5厘米,寬2-2.5厘米,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內包含有1-2朵花;花藍紫色,直徑約10厘米;花梗甚短;花被管細長,長約3厘米,上端膨大成喇叭形,外花被裂片圓形或寬卵形,長5-6厘米,寬約4厘米,頂端微凹,爪部狹楔形,中脈上有不規則的雞冠狀附屬物,成不整齊的繸狀裂,內花被裂片橢圓形,長4.5-5厘米,寬約3厘米,花盛開時向外平展,爪部突然變細;雄蕊長約2.5厘米,花葯鮮黃色,花絲細長,白色;花柱分枝扁平,淡藍色,長約3.5厘米,頂端裂片近四方形,有疏齒,子房紡錘狀圓柱形,長1.8-2厘米。蒴果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長4.5-6厘米,直徑2-2.5厘米,有6條明顯的肋,成熟時自上而下3瓣裂;種子黑褐色,梨形,無附屬物。花期4-5月,果期6-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林緣、水邊濕地及向陽坡地。分布於西南及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等地。

性狀鑑別

藥材性狀:乾燥根莖呈扁圓柱形,表面灰棕色,有節,節上常有分歧,節間部分一端膨大,另一端縮小,膨大部分密生同心環紋,愈近頂端愈密。質堅硬,斷面可見散在的小點(維管束)。氣微,味苦辛。
飲片性狀:呈不規則或類圓形的薄片狀。直徑0.8-1.8cm。周邊淡棕黃色或棕褐色,具縱溝紋及緻密的橫環紋,並可見眾多圓孔狀鬚根痕及殘留鬚根。切面淡棕黃色或淡灰棕黃色,可見散在的筋脈小點,有時還可見環紋。質堅,氣微,味苦。

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
2、解熱作用。
3、抗過敏作用。
4、其他作用:祛痰、抑菌作用。

現代套用

盤龍七片。

相關論述

1、《貴州民間方藥集》:“健胃,消食積,順氣,緩下。治臌脹病。”
2、《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清熱涼血,養陰止吐血,生津止渴,療痔瘡,眩暈及狂犬病。”
3、《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治跌打損傷。”
4、《中國藥用植物圖鑑》:“敷腫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