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慶縣廣播電視志》是鳳慶縣史志辦公室、鳳慶縣廣播電視局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鳳慶縣廣播電視志
- 作者:鳳慶縣史志辦公室、鳳慶縣廣播電視局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李光華、李世武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書的編纂工作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系統地記述鳳慶縣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歷史。根據廣播電視的性質和任務,記述史實以宣傳工作為中心,事業建設為基礎,行政後勤作保障三者有機結合。
作品目錄
封面
鳳慶縣廣播電視志
編纂委員會
編輯人員
圖片
嗚鳳閣廣播站舊址
廣電局辦公大樓
農村有線廣播訓練班第三組全體同志合影
雲南人民廣播電台收音員訓練班第六小組合影
攝像培訓班
黑龍塘電視調頻值班室
建設鳳慶黑山門中波台
鳳山小中波台
風山調頻台
建設中的小灣廣播電視站
《茶鄉視點》欄目
播音員正在播《鳳慶新聞》
《農業之窗》欄目
《茶鄉法治》欄目
縣委、政府領導視察廣播電視局工作
中層以上領導幹部會議
製作新聞
新聞記者採訪縣委書記龔國富
傳幫帶
新聞記者在建設工地攝像
工程技術人員在紫微村給苗族村民調試接收天線
清水村“211”工程發射天線
桂花村“211”工程接收天線調試
邦貴村「211」工程接收天線調試
城區有線電視維護
清水村「211」工程發射點
榮譽附圖
領導班子
編纂委員會成員
部分編輯人員
目錄
序
編纂說明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 宣傳工作
第一節 宣傳方針
第二節 節目構成
第二章 廣播宣傳
第一節 鳳慶新聞節目
一、建站初期的鳳慶新聞
二、“文革”期間的《鳳慶新聞》
三、改革開放初期的《鳳慶新聞》
四、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的《鳳慶新聞》
第二節 社會教育與文藝類節目
一、學習節目
二、科學與生活節目
三、民主與法制節目
四、文藝節目
五、聽眾信箱欄目
六、廣播評論
第三章 電視宣傳
第一節 鳳慶新聞
第二節 電視專題片
第三節 茶鄉視點
第四節 農業之窗和黨建之窗
第五節 現場直播
第六節 影視劇場
第七節 服務類節目
一、節目預告
二、天氣預報
三、廣告節目
四、點歌台
第八節 電視歌手大獎賽
第四章 特別報導
第一節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報導
第二節 公路交通設施建設的報導
第三節 電力建設發展的報導
第四節 重大突發事件的報導
一、“11·6”瀾滄耿馬大地震
二、“6·20”鳳山洛黨特大洪災
三、“6·29”洪水襲擊小灣鎮
四、“9·17”五家坡山體滑坡
五、“8·27”平河村特大洪災
六、“8·28”緝毒戰
七、“5·27”緝毒戰
八、“10·6”緝毒戰
九、“8·30”緝毒戰
第五節 特殊歷史事件的報導
第六節 珍聞奇事的報導
一、木本樹上結藤果
二、枯樹項上冒青煙
三、平河出土漢編鐘
四、水牛一胎產兩仔
五、三百歲的霸王鞭
第五章 鄉村宣傳
第六章 采編播轉
第七章 通訊聯絡
第一節 廣泛發動、加強建設
一、鞏固提高
二、印發階段性宣傳要點
三、表彰優秀通訊員
四、聘請義務監督員
第二節 加強聯絡、注重溝通
一、頒發通訊員證書
二、與通訊員信件聯繫
三、寄發用稿通知書
四、實行稿酬制
五、向通訊員贈送賀年片、寄發春節慰問信
六、通報通訊員來稿
第八章 廣播事業
第一節 收音站
一、民國時期
二、解放以後
第二節 廣播站
第三節 小調頻台
第四節 小中波台
第五節 發展轉化
第九章 電視事業
第一節 電視差轉台
一、黑龍潭電視差轉台
二、鳳慶縣衛星電視地面收轉站
三、鳳山轉播台
四、鄉鎮差轉台
第二節 主要工程
一、“331”工程
二、“211”工程
三、“村村通”工程
第三節 有線電視
第十章 黨群組織
第一節 黨組織
一、組織機構
二、黨的建設
第二節 工會組織
第三節 團組織
第四節 婦女組織
第十一章 隊伍建設
第一節 發展狀況
第二節 培訓提高
一、短期專業培訓
二、長期培訓
三、崗位培訓
四、領導幹部培訓
五、其他培訓
第三節 專技職務評聘
第四節 職工福利
第十二章 管理
第一節 行政管理
一、沿革
二、雙重職能
三、管理制度
第二節 宣傳管理
第三節 資產管理
一、設備維護
二、財務管理
三、檔案管理
四、收費管理
第四節 音像管理
一、錄音帶
二、錄像帶
三、音像製品社會管理
四、錄像設備管理
第五節 人事制度改革
第十三章 人物簡介
賀子章
杜佩華
楊曼
吳洪才
楊維漢
韓永華
游慶章
甘汝龍
張玲芳
任建文
羅彤
李光榮
李建國
楊延勤
虞祥雲
畢漢然
楊磊
陳德榮
李振華
袁學昌
付啟文
李興武
李光華
趙瓊仙
陶玉茹
張麗美
楊天福
楊嘉吉
張永寧
羅正興
李可升
段洪偉
楊文恆
謝榮者
楊世倫
張朝銀
王永鮮
陳華昌
劉正彪
周秉先
附錄
一、重要文獻
二、表彰
三、鳳慶縣廣播電視局人員情況統計表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