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尾蕉葉,中藥名。為蘇鐵科植物蘇鐵Cycas revolute Thunb.的葉。分布福建、廣東。具有理氣止痛,活血祛瘀,止咳化痰之功效。用於肝胃氣痛,經閉,難產,吐血,跌打,刀傷,咳嗽咳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鳳尾蕉葉
- 別稱:番蕉、鳳尾松、鐵樹、避火蕉、大鳳尾、鐵甲松
- 界:植物界
- 門:裸子植物門
- 綱:蘇鐵綱
- 目:蘇鐵目
- 科:蘇鐵科
- 屬:蘇鐵屬
- 種:蘇鐵
- 分布區域:福建、廣東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克
- 毒性:有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理作用,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甘、酸,微溫。
歸經
歸肝、胃、肺經。
功效
理氣止痛,活血祛瘀,止咳化痰。
主治
用於肝胃氣痛,經閉,難產,吐血,跌打,刀傷,咳嗽咳痰。
相關配伍
1、治療胃癌:蘇鐵30g,滿山香15g,仙鶴草30g,白花蛇舌草30g,香附15g,薏苡仁30g,水煎服,日1劑。(《抗癌中草藥製劑》)
2、治療肝癌:青鐵樹葉、紅鐵樹葉各9g,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各60g,蘆根30g,水煎服,日1劑。(《中醫學新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克。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喬木,高2-3米,乾粗壯,圓柱形,多單生,有極明顯的葉痕,葉多數,外彎,聚生於乾頂,羽狀複葉,長0.5-2米;小葉多數,革質,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而銳,邊緣背卷,上面禿淨,下面被疏毛,中部的小葉長達15厘米左右,愈至下部的愈短,基部葉片退化為銳刺。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圓柱形,長達45厘米,由多數緊貼的覆瓦狀排列,楔形的鱗片構成,每一鱗片下面遍布多數球狀,1室的花葯;雌花序為半球狀的頭狀體,心皮葉闊卵形,密被褐色氈毛,篦狀深裂,其下側著生3-5個胚珠,種子扁卵形,長溝4厘米,角質,棕赤色。花期夏秋。
生長環境
分布福建、廣東。
藥理作用
本品為大型羽狀葉,長50-200cm,平展或呈摺疊狀,基部兩側有疏刺,刺長2-3mm。羽狀葉向上斜展成“V”字形,羽片可達100對以上,條形,長9-20cm,寬4-6mm,先端銳尖,基部窄,兩側不對稱,邊緣向下反卷,上表面黃綠色至灰褐色,中央凹槽內有稍突起的主脈,下表面色稍淺,主脈明顯突起,兩側有疏柔毛或脫落。厚革質,切斷面呈“m”字形。氣微,味淡。
藥理作用
本品具有抑制腫瘤的作用。
現代套用
本品常用治胃癌、肝癌、鼻咽癌、乳腺癌、宮頸癌、皮膚癌等多種癌症,氣滯血瘀者尤宜。可配合其他抗癌藥組成複方以增強療效,也可製成注射劑等使用。此外,本品還可用治肝胃氣痛、吐血、閉經、跌打損傷等症。
相關論述
《綱目拾遺》:“平肝,統治一切肝氣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