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苦、微澀,微涼。
歸經
歸肝、大腸、膀胱經。
功效
清熱利濕,涼血止血,解毒消腫。
主治
用於痢疾,泄瀉,黃疸,淋病,白帶,咽喉腫痛,痄腮,癰疽,瘧疾,崩漏,痔瘡出血,外傷出血,跌打腫痛,疥瘡,濕疹。
相關配伍
1、治痢疾:鳳尾草25-30g為1日量,加水200-250毫升,煎至剩下藥液約100毫升為止,再加入白糖或冰糖5克。分3次口服。
2、治急性喉炎:鳳尾草10餘只。搗爛,浸蜜糖備用。
3、治胃痛:鳳冠草10餘只,搗爛絞汁,沖蜜糖15克服。(1-3方出自《嶺南草藥志》)
用法用量
15-30g,大劑量60-12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株高30-50cm。根莖斜升,有條狀披針形鱗片。葉二型,簇生,草質,無毛;葉柄禾稈色,光滑,有四棱;能育葉片矩圓狀卵形,長10-25cm,寬5-15cm,二回羽狀;羽片3-5對,下部有柄,有側生小羽片1-3對,頂生小羽片特長,和其下的一對合生;小羽片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寬2-6mm,除不育的頂部有細鋸齒外,全緣;不育葉較小,小羽片矩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邊緣有小鋸齒。孢子囊群沿葉緣分布。囊群蓋窄條形。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50-1000米的溪邊、草地或灌木林下。分布於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等地。
藥材性狀
全株長15-50cm,根狀莖粗壯,表面密被棕褐色細小鱗片,下方及側方叢生灰褐色鬚根,上方簇生多數葉。葉柄細長,黃白色,光滑,具四棱,直徑約1mm,易折斷,葉片稍皺縮,灰綠色,兩回羽狀分裂,2型;著生孢子的葉片其小羽片狹細,頂生小羽片特長,和其下的一對小羽片合生,頂部以下全緣,稍反卷,不生孢子的葉片較小,小羽片矩圓形或披針形,寬達1cm,邊緣有尖齒,質脆易碎。孢子囊密生於葉下面邊緣,褐色,呈長帶狀隆起。氣微,味淡。以色綠、葉多者為佳。
藥理作用
10%-20%煎劑能抑制福氏及宋內痢疾桿菌,不能殺菌。葉部的抑菌作用較根莖及葉柄為強。
相關論述
《生草藥性備要》:“治跌打折傷,或洗疳,疥瘡,亦治痢疾,又退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