鳧短鶴長,漢語成語,拼音是fú duǎn hè cháng,意思是鳧脛短鶴脛長。長短不齊。泛指餘缺不齊。出自《莊子集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鳧短鶴長
- 出處:《莊子集釋》
- 拼音:fú duǎn hè cháng
- 注音:ㄈㄨˊ ㄉㄨㄢˇ ㄏㄜˋ ㄔㄤˊ
成語出處,成語辨析,成語用法,成語典故,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喬牌兒》套曲:“算到天明走到黑,赤緊的是衣食。鳧短鶴長不能走。”
成語辨析
近義詞:參差不齊
反義詞:整齊劃一
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疊淚境;用於事物比較
示例
明·歸有光《震川先生集·別集》卷七《與沈敬甫》:“鳧短霸臘贈鶴長,其悲均也。何如何如?”
成語典故
典源
《莊子集釋》卷四上〈外篇·駢拇〉
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為駢,而枝者不為跂;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挨艱廈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無所去憂也。意仁義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憂也?
唐·成玄英疏:「鳧,小鴨也。鶴,鶬之類也。脛,腳也。自然之理,亭毒眾形,雖台膠婚復脩短不同,而形體各足稱事,鹹得逍遙。而惑者方欲截鶴之長續鳧之短以為齊,深乖造化,違失本性,所以憂悲。」
譯文
那所悼重刪寒謂的至理正道,就是不違反事物各得其所而又順應自然的真情。所以說合在一塊的不算是並生,而旁出枝生的不算是多餘,長的不算是有餘,短的不算是不足。因此,野鴨的小腿雖然很短,續長一截就有憂患;鶴的小腿雖然很長,截去一段就會痛苦。事物原本就很長是不可以隨意截短的,事物原本就很短也是不可以隨意續長的,這樣各種事物也就沒有必要去排除憂患了。噫!仁義恐怕不是人所固有的真情吧?那些倡導仁義的人怎么會有那么多擔憂呢?
釋義
鳧,野鴨;脛,腳也。野鴨的小腿地促很短,鶴的小腿很長。後遂以“鳧短鶴長”喻指餘缺不屑閥組台齊。亦指長短皆系天性,不能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