鳧溪香魚

鳧溪香魚

鳧溪,是寧波寧海縣五大溪流之一,發源於大里,馬岙的山澗小溪,自西向東,注入象山港,古代稱野鴨為“鳧”可見這條溪當年野鴨之多,寧波著名特產——香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鳧溪香魚
  • 拉丁學名:Plecoglossus altivelis
  • 別稱:細鱗魚
  • 二名法:Plecoglossus altivel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輻鰭魚綱
  • 亞綱:新鰭亞綱
  • :胡瓜魚目
  • 亞目:胡瓜魚亞目
  • :香魚科
  • :香魚屬
  • :香魚
  • 亞種:鳧溪香魚
  • 分布區域:東亞的日本、朝鮮和中國遼寧(寧海)及福建等地
基本介紹,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經濟價值,種群分布,發展歷史,

基本介紹

就產於此溪中,因名“鳧溪香魚”。清光緒《寧海縣誌》載:“香魚產溪中,又名細鱗魚,無腥而香,其長隨月,至7—8月,長7—8寸,過此則生子而味不美,出鳧溪者佳。”
90年代,由於鳧溪中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及上游水電站的建造,香魚幾乎絕跡,為了讓香魚一直香下去,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可以將這種珍貴的小魚得以延續,養殖戶們在成功養殖香魚的同時,在鳧溪中也放入了一些香魚,希望鳧溪能夠恢復到原先的生態環境。

形態特徵

體狹長而側扁,吻小嘴尖,鱗細溜滑,鰭呈放射狀。

生活習性

香魚是洄游性魚類,在大海中生長發育,每年暑起至八月間洄游至鹹淡交融的溪澗入海口繁育後代;喜棲息在水淺、溫低的通海溪澗中,以食石上苔蘚為生,因其背脊上生有一條滿是香脂的腔道,能散發濃郁的芳香而得名。

經濟價值

可食用

種群分布

香魚的產地很廣,東亞的日本、朝鮮和我國遼寧、福建等地都有產,但以寧海鳧溪產為佳,肉質細嫩清美,且伴有絲絲宜人的黃金瓜香味。人工育成的香魚,雖非野生,其口味已令我們幾個絕倒:細、嫩、鮮而不腥,油而不膩,並伴有絲絲令人愉悅、若有若無、不可名狀的香。

發展歷史

250多年前的一個清風明月的仲夏孟秋夜,悠遊江南的乾隆來到了寧海鳧溪畔。是夜,裝扮成商賈的乾隆及其一隨從借宿鳧溪畔一寺廟。正欲整裝休寢之際,乾隆忽聞一陣異香,久鼻端而不散,遂“聞得香而特循,後入名家”,乃知香味之源—原來是幾位村夫在烤一種小魚。在嘗過了這一被村民稱作“皇帝老子也吃不到”的小魚之後,乾隆對其味讚不絕口,回去之後即傳旨把它列為貢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