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篆(鳥書)

鳥篆

鳥書一般指本詞條

鳥篆是篆書的一種,其筆畫由鳥形替代,不僅裝飾風格獨特,更有深刻的象徵意義。以飛鳥入書表達了中國古人所推崇的一種為人之道,候鳥守冬去春來之信,“信”是鳥篆的意義所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鳥篆
  • 外文名:Niao-Zhuan Characters
  • 地位:我國象形書法之一
  • 並稱:往往與蟲書並稱
  • 代表:裝飾風格獨特,更有深刻的象徵
  • 質地類型:銅器
字義,鳥篆溯源,東周文化,相關新聞,鳥篆名家,鳥篆代表作,相關文獻,

字義

鳥不僅代表守信的人格,也是信息傳遞迅速的象徵,自古有“鴻雁傳書”之說,字與鳥同飛當然可以更快的將信息帶往遙遠的地方。
鳥篆詮釋:篆體古文字。形如鳥的爪跡,故稱。指形如篆書的鳥的爪跡。

鳥篆溯源

鳥書是我國象形書法之一,往往與蟲書並稱。
鳥篆
以鳥為圖,每個字是以許多鳥型連貫構成。
鹹豐八年楊灝所書“祖賜百福”中,就有鳥書一體。
查考春秋戰國時期的鳥書,三千多年前青銅器時代的產物,刻於銅器上或系插圖的一種藝術字演變。
鳥蟲篆是把漢字篆書線條表現形式轉換成裝飾性的鳥形、蟲形和魚形等動物紋飾,或將筆畫盤曲、纏繞,使之如抽象的動物形狀的一種文字。
鳥書在春秋中後期至戰國時代盛行於吳國越國楚國蔡國等南方諸國,鳥書多見於青銅器銘文,湖北江陵附近出土的越王勾踐劍,上面的八字銘文就是鳥形字。

東周文化

鳥篆作為東周時期流行於楚、吳、越、蔡、曾、宋、徐等國的一種藝術字型,標示著漢字發展史上的一種特殊現象.留存至今的264個不重複鳥篆,或是形體蜿蜒細長,通過改變原字線條粗細以及筆道方向來美化漢字;或是在常用字形體上附加或融合以鳥形為主的裝飾成分,它們呈現出與同時期北方藝術字型不同的特點.鳥篆出現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春秋、戰國之際,到戰國末期漸趨稀少.鳥篆的興衰與東周由統一走向分裂的總趨勢、周代尚文之風、青銅文化的發展等因素密不可分.現存資料表明銘鳥篆文器物首見於楚國,正是楚國的文化、歷史、風俗等等因素導致該種字型的產生.隨後受楚文化影響的其他南方諸國也出現鳥篆,越國銘鳥篆器物數量最多,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商周鳥圖騰崇拜的遺風,也體現了鳥篆的地域文化特點.

相關新聞

1,世界首位鳥篆陶藝家來滬辦展
04年7月5號,世界著名的奧地利陶藝作家司馬陶在上海半島藝術美術館為他在中國舉行的首展“丹雅———字坊陶器展”揭幕。作為世界第一位將鳥篆與陶器相結合的當代藝術家,此次集東、西大雅之所長的陶器展也是他的個人作品第一次在中國展出。司馬陶的這種新的陶藝創作方式已經引起了很多西方陶藝專家和中國漢學家的關注。本次展覽將在半島美術館一直持續到7月18日。
2,赫哲族書法篆刻家作品展在哈爾濱開幕
中廣網哈爾濱6月14日訊息,黑龍江省文化藝術聯合會的會堂,我國著名的赫哲族書法篆刻藝術家哈普都.雋明的書法作品集首發式暨篆刻書法作品展覽在這裡舉行。
3,"瀟湘畫樓"象牙章 方介堪鳥蟲篆
東方網09年12月2日訊息:“瀟湘畫樓”象牙章,朱文,鳥蟲篆,通高57mm,矩形印面,長37mm,寬28mm。印材碩大,牙質細膩,包漿溫潤。“瀟湘畫樓”為張大千書畫堂名之一。方介堪治印 ,進入1950年代以後,未見張大千繼續鈐用此印。張大千有一個習慣,每隔5年他都會把自己的全部用印更換一新,一方面是為了煥新面目,另一方面是為了防止別人仿他的畫。從此“瀟湘畫樓”印銷聲匿跡。 此印再次浮現大約是在1998年,慧眼識珠的“華海樓”主人在上海發現了“瀟湘畫樓”印。從此明珠歸匣,“瀟湘畫樓”印成了“華海樓”800方犀象印中的耀眼明珠。
4,河南南陽春秋古墓驚現珍貴鳥書 形如鳳凰
08年7月23日,位於南陽市城區八一路與工業路交叉口處的兩座春秋古墓已經發掘完畢,記者在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一個銹跡斑斑的青銅兵器——銅戈。記者看到,銅戈上有幾個像鳳凰一樣的圖案,非常優美(如圖)。南陽市文物專家赫玉建說,這種鳳凰圖案是“鳥蟲篆”,又稱“鳥書”。

鳥篆名家

1,台灣書畫篆刻家 胡光俊
2,哈普都.雋明1945年生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黑龍江省人大七屆、九屆常委
3,金鑫,書畫鑑定專家,一生五十餘年以翰墨為友。他曾遠赴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負責多家拍賣公司、畫廊及藝術品公司的書畫鑑定工作。在他看來,書畫鑑定,是難題,也是樂趣,更是他致力於奉獻畢生的事業。
4,孟憲華,青年書法家,雞西大學副教授,黑龍江首屆德藝雙馨書法家,

鳥篆代表作

鳥篆紋銅壺規格: 高40厘米 Height 40cm
出處: 唇邊的微笑:酒具
年代: 西漢 Western Han Dynasty
鳥篆(鳥書)
質地類型: 銅器
功用類型: 酒具
欄目關鍵字: 秦漢至南北朝時期酒器
收藏地: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文化背景
鳥篆紋銅壺1968年出土於河北省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中,造型極為平常,高40厘米,為侈口,束頸,鼓腹,矮圈足,與同時期的青銅酒壺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壺體上的花紋卻頗不尋常。原來,壺體上那些用金銀絲嵌出的勾回流暢、纖巧精緻的花紋,絕大多數竟是由鳥、魚形線紋構成的篆體銘文,因其以鳥形線紋為主,故稱之為“鳥篆紋”。銅壺上的鳥篆紋,既是一種高雅的裝飾藝術,又是一首朗朗上口的頌酒詩文。它一反古代詩人吟酒時著重於飲酒的美妙意境的作法,而是一語道明飲酒有“充潤肌膚,延年祛病"之好處,是我國以酒為藥、養生祛病食療保健法的較早記錄。鳥篆文的發現,對我國古代書法史研究也極有意義。

相關文獻

《鳥蟲篆大鑒》 畫冊
《東周鳥篆文字編·緒言》 1994
《鳥書考》 1964(1) 容庚
《春秋戰國美術字型研究》 1990 林素清
《鳥鳳龍蟲書合考》 1996(3) 叢文俊
《說文解字詁林》 1988 丁福保
《大戴禮記·曾子·天圓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