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鳥類傳粉的植物被稱為鳥媒植物(Ornithophilous Plants)。在亞洲,鳥媒植物的花通常以紅色為主,氣味不明顯,花蜜在清晨或傍晚分泌、花蜜量較大,花缺少指引昆蟲的蜜源標記(紫外光下也無),而亞熱帶或高海拔地區溫度相對較低,不利於傳粉昆蟲活動,低溫期開花的種類常需要鳥類來幫助傳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鳥媒植物物中文名或其中文譯名
- 外文名: Ornithophilous Plants
- 顏色特徵:紅色為主
- 氣味:不明顯
- 花蜜:在清晨或傍晚分泌,量較大
- 學科:植物學
簡介,傳粉機制,主要類型,主要價值,
簡介
依靠鳥類傳粉的植物被稱為鳥媒植物(Ornithophilous Plants)。在亞洲,鳥媒植物的花通常以紅色為主,氣味不明顯,花蜜在清晨或傍晚分泌、花蜜量較大,花缺少指引昆蟲的蜜源標記(紫外光下也無),而亞熱帶或高海拔地區溫度相對較低,不利於傳粉昆蟲活動,低溫期開花的種類常需要鳥類來幫助傳粉。鳥類傳粉現象廣泛分布於被子植物中, 多出現 在花冠發達尤其是花冠多少合生的類群中,但也有 為數眾多的例外。熱帶地區特化的鳥類傳粉植物 類群在中國分布不多, 鳥類傳粉現象集中的多數科主要分布區也不在中國。
傳粉機制
雖然訪花的鳥很多,但訪花並不等於傳粉,只有當花粉沾到鳥身上並被帶到下一朵花的柱頭上時,傳粉才算完成。而鳥類用來吸取花蜜的角質喙卻很光滑,很多情況下並不能供花粉附著,羽毛自然地成了植物的不二之選,這種資源和服務空間上的分離讓鳥媒植物要么用管狀的花冠把花蜜越藏越深,讓有羽毛的部分湊過來,要么用伸長的花絲把花粉越推越遠。
鳥類雖然不討厭這些花粉,但絕不能說喜歡,黏在羽毛上的花粉會降低羽毛的保溫性,南非繡眼鳥甚至會因此更換頭部的部分羽毛,因而以花蜜為主食的種類會傾向於更長的喙,比如太陽鳥科。而短喙的種類比如椋鳥科、鵯科和繡眼鳥科更多的是機會主義者,並不以花蜜為主食,取食花管較短、位置較淺的花蜜。長喙和短喙分別對應不同長度的花管,各得其所。
然而自然界從來不缺投機取巧,長嘴種類很輕易的能夠獲取短花筒里的花蜜,這些花的花粉卻夠不到長嘴種類的臉;而短嘴種類可以長花筒的底部打個洞,對傳粉也是沒有貢獻。這種只拿好處不幹活的行為被稱為“盜蜜”,雖然盜蜜有時候會促進傳粉,但總體上對植物的傳粉是不利的。
可植物們也不像看起來那樣無計可施:長花筒提供的花蜜,蔗糖成份比較高,有些甚至全部是蔗糖,而大多數短喙的種類,消化系統缺少分解蔗糖的酶,是吃了也白吃的;南非的一種短花管的蘆薈的花蜜會混入有奇怪味道的代謝產物,長喙的太陽鳥受不了這口而短喙的鵯卻不受影響;去過高黎貢山觀鳥的朋友都不會陌生的米糰花(Leucosceptrum canum),通過改變花蜜的顏色來傳遞適口度信息,僅能夠有效傳粉的短喙種類才能識別成熟的花中糖分最高、怪味最少的花蜜;蘭科自古出奇葩,在這件事情上也不例外,南非的一種蘭科植物有著長而堅硬的花序供太陽鳥停歇,而蘭科植物特有的花粉塊結構就可以黏附在長喙的太陽鳥的腳上,傳到下一株植物。雖然這些對策聽起來讓人感嘆自然選擇的神奇,但我們其實很難確定這到底是植物迫於動物的壓力演化得到,還是動物適應本來就如此的植物系統的體現。
最後,魚與熊掌往往不可兼得,鳥媒植物為了解決鳥喙不沾花粉而依照較大體型創造出來的空間意味著它們放棄了自然界中數量最多但體型小的傳粉者——昆蟲,而這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蜂類。可是蜂卻沒有放棄打他們的主意,蜂類對鳥媒花花粉的採集會直接減少植物授粉的機率,為了減少這些非傳粉者帶來的損失,一些鳥媒植物會產生有蜂毒性的花蜜和花粉,導致成蟲行為遲緩,容易被捕食,或者幼蟲消化不良暴斃;而由於蜂類對紅色非常不敏感,鳥媒花鮮艷的紅色反而起到了隱藏的作用。
主要類型
中國的鳥類傳粉植物:
鳥類傳粉現象廣泛分布於被子植物中,多出現在花冠發達尤其是花冠多少合生的類群中。中國植物區系中存在及可能存在鳥類傳粉現象的類群:34科48屬,毛茛科(Ranunculaceae)、鳳仙花科(Balsaminaceae)、千屈菜科(Lythraceae)、山龍眼科(Proteaceae)、山茶科(Theaceae)、桃金孃科(Myrtaceae)、使君子科(Combretaceae)、紅樹科(Rhizophoraceae)、梧桐科(Sterculiaceae)、木棉科(Bombaceae)、錦葵科(Mavaceae、含羞草科(Mimosaceae)、雲實科(Caesalpiniaceae)、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金縷梅科(Hamamelidaceae)、海桑科(Sonneratiaceae)、桑寄生科(Loranthaceae、胡頹子科(Elaeagnaceae、八角楓科(Alangiaceae)、杜鵑花科(Ericaceae)、柿科(Ebenaceae)、紫金牛科(Myrsinaceae)、蘿藦科(Asclepiadaceae)、半邊蓮科(Lobeliaceae)、紫草科(Boraginaceae)、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苦苣苔科(Gesneriaceae)、紫葳科(Bignoniaceae)、爵床科(Acanthaceae)、唇形科(Labiatae)、露兜樹科(Pandanaceae)、芭蕉科(Musaceae)、姜科(Zingiberaceae)、百合科(Liliaceae)、蘭科(Orchidaceae)
上述植物中48屬中有38屬是熱帶分布的,這說明鳥類傳粉現象在中國的植物區系中主要是熱帶成分的特徵。
主要價值
儘管鳥類很受歡迎,卻幾乎沒有經濟作物是依賴鳥類傳粉的,在中國和日本亞熱帶地區廣泛種植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和山茶(Camellia japonica)可能是例外,兩者的種子都有一定含油量,是重要的食用油和工業用油原料,而後者近年尤受到化妝品行業喜愛(“山茶油”、“椿油”)。冬月里開花的油茶恰好就是前文提到的有蜂毒性的種類,雖然有本地的分舌蜂屬(Colletesspp.)、和地蜂屬(Andrenaspp.)的種類能夠耐受毒性為其傳粉,但兩者規模化養殖似乎並不容易,但對包括22個栽培變種在內的30個山茶屬植物的傳粉研究發現,太陽鳥和繡眼鳥是其自然的傳粉者,並能很大程度的影響其結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