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嘴花

鱷嘴花

鱷嘴花(學名:Clinacanthus nutans)是爵床科鱷嘴花屬的植物。分布在中南半島馬來半島以及中國大陸的廣西廣東雲南海南等地,生長於海拔500米至62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低海拔疏林中和灌叢內。海南省中部市縣的山地、河邊、樹叢均有野生分布,目前在海南五指山已有規模化種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鱷嘴花
  • 拉丁學名:Clinacanthus nutans (Burm. f.) Lindau
  • 別稱:憂遁草、柔刺草、青箭、沙巴蛇草、竹節王(黃)。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管狀花目 Tubiflorae
  • :爵床科 Acanthaceae
  • 亞科:爵床亞科 Ruellioideae
  • :爵床族Justicieae狗肝菜亞族Diclipterinae
  • :鱷嘴花屬 Clinacanthus
  • 分布區域:雲南、廣西、廣東、海南等地亞洲熱帶; 越南
  • 海拔區間:500-620
  • 是否中國特有:否
  • 是否引種栽培:非人工引種栽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使用方法,栽培技術,繁殖,整地,定植,田間管理,採收,

形態特徵

高大草本、直立或有時攀援狀。
鱷嘴花
莖圓柱狀、乾時黃色、有細密的縱條紋、近無毛。
葉紙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1厘米,寬1-4厘米,頂端彎尾狀漸尖,基部稍偏斜,近全緣,兩面無毛;側脈每邊5或6條,乾時兩面稍凸起;葉柄長5-7毫米或過之。
花序長1.5厘米,被腺毛;苞片線形,長約8毫米,頂端急尖;萼裂片長約8毫米,漸尖;花冠深紅色,長約4厘米,被柔毛。雄蕊和雌蕊光滑無毛。蒴果未見。花期:春夏。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全草:甘、微苦,辛。清熱除濕,消腫止痛,散瘀。用於黃疸,風濕痹痛,月經不調;外用於跌打,骨折,刀傷,槍傷。

使用方法

憂遁草使用方法可以做外用與食用
1、外用,將新鮮鱷嘴花葉搗爛後外用,可用於蚊蟲叮咬,跌打損傷
2、食用,新鮮鱷嘴花葉可以煮湯,榨汁或者曬乾泡水

栽培技術

繁殖

扦插繁殖為主,全年均可進行,但春季易生根,以春季育苗移栽為主。選生長健壯的枝條,剪成長10~15厘米的枝條,每個枝條有3~4個節,直徑應大於0.5厘米。用萘乙酸100厘米/升或吲哚丁酸500毫/升浸約5分鐘後斜插在苗床中,枝條2/3插入苗床土中。苗床應選擇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育苗前充分翻土曬土,並施入少量腐熟的堆肥;摻勻後起畦,平整畦面,土表層顆粒應細小,以利於生根;畦面龜背形,以防積水。苗床注意保濕,晴天每天淋水2~3次,陰天淋水1~2次,促進髮根。可採用遮陽網覆蓋,增強保濕促根效果。當苗高15~20厘米,根系發達時,即可移栽。

整地

鱷嘴花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蔬松肥沃的沙質壤土或壤土較適宜。整地時,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2500公斤、複合肥40公斤,均勻撒施手,深翻細耙,整成寬1.3米(包溝)的高畦

定植

一般雙行植,株距20~30厘米,每畝植1700~2700株。定植後及時淋緩苗水。

田間管理

定植至封行前,雜草易發生,應及時除草鬆土。緩苗後,及早淋施一次水肥,每畝施尿素10公斤或有機液肥200公斤,促進分枝及枝條生長。封行前,重施一次有機肥,每畝施腐熟堆肥1500公斤,在畦中溝施。以後每採收一次,應追施肥料一次,每畝施複合肥10公斤或有機液肥200公斤。鱷嘴花採收嫩枝葉供食,為提高產量,應及時打頂, 促發側枝,一般植株高30~40厘米時,去除頂芽。

採收

當植株高40~50厘米時,即可開始採收。合理採收可促進植株分枝生長,提高產量與品質。採收標準為長約10厘米粗壯、柔嫩的嫩枝葉。採收期第一年在5~11月,第二年以後4~11月,但採收高峰期在6~10月。一般第一年每畝產量約為350公斤,第二年以後約為500公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