鱯(漢語文字)

鱯(漢語文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鱯,漢語三級字,讀作鱯(hù),〔鱯魚〕體略細長,無鱗,灰褐色,頭扁平,口上有須四對,尾鰭分叉,生活於淡水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鱯
  • 拼音:hù
  • 繁體:鱯
  • 部首:魚部
  • 五筆:QGAC
  • 倉頡:NMTOE
  • 鄭碼:RENX
  • 字級:三級(8082) 
  • 注音:ㄏㄨˋ
現代釋義,古籍釋義,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鱯hù(ㄏㄨˋ)
1、〔鱯魚〕體略細長,無鱗,灰褐色,頭扁平,口上有須四對,尾鰭分叉,生活於淡水中。
基本詞義
◎ 鱯 hù
〈名〉
鱯魚 [hemibagrus],身體細長,灰褐色,有黑色小點,無鱗,口部有四對須。生活在淡水中。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鱯【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畫:25畫部外筆畫:14畫
唐韻》《集韻》𠀤胡故切,音護。《說文》魚名。《爾雅·釋魚》魾大鱯。《注》鱯,似鮎而大,白色。《山海經》洧水東流,注於河,其中有鱯黽。《本草圖經》鮧口腹俱大者名鱯。《類篇》或作魱。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胡化切,音華。
又《集韻》胡陌切,音獲。義𠀤同。
說文解字
鱯【卷十一】【魚部】
魚名。從魚蒦聲。胡化切
說文解字注
(鱯)鱯魚也。郭注釋魚曰。鱯佀鮎而大。白色。按今江中多有之。俗譌為回魚。聲之誤耳。水經注。沔陽縣度口水有二源。一曰淸檢。一曰濁檢。淸水出鱯。濁水出鮒。常以二月八月取。華陽國志鱯譌為𩼈。從魚。蒦聲。胡化切。古音在五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