鱋,拼音qū,注音ㄑㄨ。1、比目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鱋
- 拼音:qū
- 部首:魚
- 五筆:QOHG
- 倉頡:NFYPC
- 鄭碼:RIKU
- 筆順:ノフ丨フ一丨一丶丶丶丶丨一フノ一フ丨丨丶ノ一
- 注音:ㄑㄩˉ
- 字形:左右結構
- 筆畫數:22
- 異體: 魼
現代釋義,古籍釋義,音韻方言,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鱋qū(ㄑㄨ)
1、比目魚。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鱋【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畫:23畫部外筆畫:12畫
《集韻》丘於切,音墟。與魼同。《史記·司馬相如傳》禺禺鱋魶。《注》鱋一作魼,比目魚。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鱋”字頭,請參考“魼”字:)
魼【卷十一】【魚部】
魚也。從魚去聲。去魚切
說文解字注
(魼)魼魚也。舊刪魼字。今補。此如河篆下雲河水也之例。漢書上林賦。禺禺魼鰨。郭朴注云。比目魚也。按郭說未知其審。犬部狧字下有比目魚鰈。同爾雅。而魚部無鰈字。玉篇、廣韻合魼鰈為一字。非也。從魚。去聲。去魚切。五部。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tɕʰy˥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黃侃系統:溪母 模部 ;王力系統:溪母 魚部 ;
字形 | 韻書 | 攝 | 聲調 | 韻目 | 字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釋義 | 索引 |
---|---|---|---|---|---|---|---|---|---|---|---|---|---|
鱋 | 集韻 | 遇 | 平 | 魚 | - | 溪 | 合 | 三 | 次清 | 丘於切 | kʰiɔ | 同魼 | 63.8.4 |
字頭(重定向至“魼”)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魼 | 去 | 魚 | 虛 | kʰa | - |
魼 | 去 | 盍 | 榻 | kʰl'aːb | 同鰈,去聲符收b各字或從劫省聲 |
字頭(重定向至“魼”)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魼 | 虛 | 去魚 | 溪 | 魚 | 魚 | 平聲 | 三等 | 開口 | 魚 | 遇 | 上平九魚 | kʰi̯wo | kʰĭo | kʰiɔ | kʰiɔ | kʰɨʌ | kʰiɔ | kʰɨə̆ | qu1 | khio | qiv | 比目魚他合切 |
魼 | 榻 | 吐盍 | 透 | 盍 | 盍 | 入聲 | 一等 | 開口 | 談 | 鹹 | 入二十八盍 | tʰɑp | tʰɑp | tʰɑp | tʰɑp | tʰɑp | tʰɑp | tʰap | ta | thap | thap | 上同 |
字頭(重定向至“魼”)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魼 | 區 | 丘於 | 四魚 | 魚 | 平聲 |
時代 | 聲韻系統名稱 | 韻部 | 聲母 | 韻母 |
先秦 | 董同龢系統 | 魚 | kʰ | jaɡ |
先秦 | 周法高系統 | 魚 | kʰ | jaɣ |
先秦 | 李方桂系統 | 魚 | kh | jag |
時代 | 聲韻系統名稱 | 聲母 | 韻母 |
隋唐 | 擬音/王力系統 | kʰ | ǐo |
隋唐 | 擬音/董同龢系統 | kʰ | jo |
隋唐 | 擬音/周法高系統 | kʰ | io |
隋唐 | 擬音/李方桂系統 | kh | jwo |
隋唐 | 擬音/陳新雄系統 | kʰ | ǐ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