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況
“鰻鱺現代產業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依託集美大學,於2009年7月經教育部批准立項建設,2013年10月通過教育部驗收,正式命名為“鰻鱺現代產業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並聘任集美大學江興龍教授為工程中心主任,廈門大學王克堅教授為工程中心技術委員會主任(教技函[2013]55號)。
工程中心與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海馬飼料有限公司和福建正源飼料有限公司,長期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建設工程中心,致力於開展鰻魚現代產業工程化技術研發,提高鰻魚產業的系統集成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培養一支高水平的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隊伍,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通過多年建設,工程中心現已建立了一支百餘人的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隊伍,擁有實驗室和中試車間面積7630 m2,主要大型儀器設備價值計1200多萬元。科研成果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廈門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福州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福清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福建省標準貢獻獎三等獎1項,南順獎教金特別貢獻獎1項;獲得國家專利授權27項;“鰻魚循環水苗種高密度培育技術”等多項成果經鑑定,達國際先進水平或國內領先水平;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已發表鰻魚相關研究論文130多篇。2012年以來,工程中心合作企業鰻魚飼料銷量達48300噸以上。
已成功研發了15項實用技術,並開展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套用,在國內外首創“池塘生物膜低碳養殖技術”,以低廉的成本有效降低了池塘養殖面源污染,實現了增產增收,該技術已被農業部列入我國水產養殖節能減排技術推薦目錄;積極開展水產共性關鍵技術的成果轉化與示範套用推廣,推廣鰻鱺循環水養殖15000m3;池塘生物膜低碳養殖技術推廣面積約5萬畝,普遍養殖增產23-60%,節約飼料13-27%,節水減排60%以上,增收節支10億元以上。推動了具有海西特色的主導養殖品種產業:鰻魚產業、大黃魚產業、石斑魚產業、羅非魚產業、對蝦產業及青蟹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工程中心協助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中國鰻魚網網站(www.chinaeel.cn),涉及鰻魚市場信息、養殖技術、行業動態、相關法律法規等多方面內容,努力服務鰻魚產業,推動鰻業及水產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管理模式
本中心依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依託集美大學建設,事業編制,是與院系平行的二級機構;中心實行主任負責制,下設由相關領域國內知名專家、相關企業高管組成的技術委員會,負責審議工程中心的發展戰略、研發計畫、年度工作,提供技術經濟諮詢和市場信息等。技術委員會會議每年召開一次。
中心實行項目契約制和人員聘任制。研發隊伍由固定人員和客座流動人員組成。固定人員由工程中心主任在校內外聘任。客座流動人員由項目負責人根據工作需要和研發項目的實際情況聘任,經工程中心主任核准後作為流動編制,其相關費用在項目經費中支付。
中心實行以人為本的課題責任人負責制的項目管理體系。根據項目任務需要以國際上項目管理的慣例組織相應的人力資源,集成國內外優勢資源開展工程化研發。
中心實行相對獨立的財務核算,按照國家相關法規管理,其成果轉化收益主要用於集美大學學科建設和工程中心的可持續發展。
中心實行開放式運行,對外開放,實現資源共享,與國內外相關科研單位密切合作,與企業界建立項目合作、委託開發等。在工程中心平台上促進上下游互動,開展以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結合機制,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套用。
3科研項目、成果及社會和經濟效益
在二年的建設期內,在研承擔了國家公益性行業專項“鰻魚藥殘控制技術與環保高效配合飼料技術”等31項鰻魚產業養殖新模式、病害防治、營養與飼料、產品加工等方向的相關研發項目總經費1917.5萬元。科研成果獲得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南順獎教金特別貢獻獎1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項、已申請發明專利2項;“鰻魚苗種鑑定”等4個項目經過鑑定,達國際或國內領先水平;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已發表相關研究論文28篇。
本中心通過項目實施,已培養研究生和本科生43人,組織培訓鰻魚健康養殖、配合飼料與水產品加工等技術培訓班(講座)36次,培訓技術人員約1015名,培訓農民約2100多人次。出版發行了《鰻魚養殖參謀》專刊8期,《鰻魚養殖技術》、《鰻魚配合飼料配製技術》和《鰻魚產品加工技術》三本科普手冊及相應視頻。
本工程中心發揮平台的集聚與輻射作用,通過項目研發、成果轉化與套用推廣,帶動了鰻魚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通過與相關協作單位及產學研的緊密結合,共建立了試驗示範基地9個、示範點29個、中試線2條、生產線4條;示範鰻魚健康養殖面積約1.8萬畝,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