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山衛地名源自“鰲山”。鰲山衛鎮屬青島即墨市,東南瀕臨大海,島嶼羅嵌;西南環依群山,兀峰重巒;北部連線群嶺,逶迤起伏。如此絕佳地形,決定了這是一處天然的“東海屏藩”。2012年,鰲山衛鎮規劃為藍色矽谷核心重鎮。經濟新區的歷史深處,隱藏著一部濱海古城的海上邊防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鰲山衛城遺址
- 地址:縣城東20公里處
- 年代:明代
- 深:5米
歷史起源,發展建設,
歷史起源
為明代海防要衝。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魏國公徐輝祖派指揮僉事廉高來此築城駐軍。城牆為磚石結構,周長2.5公里,高11.6米,厚6米,外有護城河,寬8.3米。 城門有四:東為“鎮海”,南曰“安遠”,西稱“迎恩”,北名“維山”。當時,海潮抵達東門,可以停泊船隻,便於攻防。城中建築方正對稱,街道形如棋盤,四門洞達;有衛署、學宮、經歷司、倉廒、文廟、武廟、天齊廟等建築。城西築有演武廳,設廳堂、點將台等。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裁撤鰲山衛,其屬地併入即墨縣。隨著歲月的推移,衛城逐漸頹塌。如今,城垣已全部拆除,僅存遺址。
中國海防波詭雲譎。時間倒回元末明初,伴隨早期造船技術發展,中國海上邊境便頻受滋擾。在山東沿海,一些城鎮因海防而設,由“衛”、“所”地名可窺一斑。
鰲山衛鎮屬青島即墨市,東南瀕臨大海,島嶼羅嵌;西南環依群山,兀峰重巒;北部連線群嶺,逶迤起伏。如此絕佳地形,決定了這是一處天然的“東海屏藩”。2012年,鰲山衛鎮規劃為藍色矽谷核心重鎮。經濟新區的歷史深處,隱藏著一部濱海古城的海上邊防史。
古城方正 海水引護城河
鰲山衛古城遺址,位於現即墨城東20公里處的鰲山衛鎮政府駐地,現有護城河、城門門額、廟宇等遺蹟尚存。記者試圖從文史資料和長者口中,還原一座古城的繁華舊貌。
清同治版《即墨縣誌》記載,鰲山衛古城初建於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屹立海濱565年。古城呈正方形,城牆四周環繞一條護城河。
鰲山衛護城河深一丈五尺(合8.25米)、寬二丈五尺(合13.75米)。護城河裡流淌的是海水,船隻可以從海上直達護城河內。南門外護城河上,立有吊橋一座,遇有戰事拉起吊橋,關閉城門,防禦敵人。所以,護城河戰時用於加強防禦,平日作為通向海上的水路通道。
城牆上炮台高昂,四座雄偉的城門樓聳立,高懸門額:東門“鎮海”,南門“安遠”,西門“迎恩”,北門“維山”。城牆內古城鎮方正規整,寬大的十字街與密集街巷縱橫交織,文武衙門及72座大小廟宇星羅棋布。
鰲山衛地名源自“鰲山”。鰲山是當時嶗山的別稱,設衛近嶗山,控制嶗山險要之區,故名。鰲山之名僅見於元、明兩代的碑記,始自丘處機,1209年元代道教全真龍門派的創始人邱處機到嶗山後,見嶗山背負平川,面對大海,形同巨鰲雄踞於東海萬里碧波之上,遂作詩:“陝西名山華岳稀,江南尤物九華奇。鰲山下枕東洋海,秀出山東人不知。”成吉思汗敕封邱處機為國師神仙后,令其掌管天下道事,眾道奉師之意,稱此山為“鰲山”。
抵禦倭寇 內設文武衙門
在山東沿海城鎮中,“某某衛”、“某某所”的地名淵源肇始於明太祖朱元璋。“衛所制”是明朝最主要的軍事制度,由明太祖朱元璋所創立。
《明史》記載:自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倭寇曾7次大規模侵擾山東沿海,當時的萊陽、即墨、膠州、諸城受災尤重。為了防禦倭寇掠奪,保境安民,明廷在戰略要地派重兵,立戍衛。
山東的衛所主要集中在沿海,有20餘處。在邊關、沿海和重要軍事基地,大者叫衛,小者為所,如靈山衛、浮山所等。一般以5600人為1衛,設指揮使等官;每衛下轄5個千戶所,以1120人為1個千戶所,設千戶等官;千戶下轄10個百戶所,以112人為1個百戶所,設百戶等官;每百戶轄兩總旗,各50人,總旗下轄10小旗,每小旗10人。
清同治版《即墨縣誌》載:“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倭夷入寇,即墨、諸城、萊陽沿海居民多被害。”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五月,徐輝祖命指揮僉事廉高,在即墨縣城東20公里處濱海築磚城,駐兵以備倭,設鰲山衛。
鰲山衛直屬山東都指揮使司,衛的最高長官是指揮使,官秩正三品。鰲山衛的建制相當地完善,設指揮使、指揮同治、指揮僉事、經歷、鎮撫司鎮撫等,同時,鰲山衛共擁有18個軍屯,屯田140餘頃。
當年的鰲山衛,兼具軍事指揮和行政管理的雙重職能,因此設有文、武兩個衙門。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鰲山衛古城》記載了幾位耄耋老人的回憶:文、武衙門位於聖人廟的西北處。離十字街東大道約20米處,西側有一條南北方向的大道,兩邊各有一道高牆,人們稱它為箭道,是練武射箭的地方。大門向南開,進大門有一操場,東西約有60米。兩衙門相連,文衙門在東,武衙門在西。
自此之後的200多年間,鰲山衛有過一番非常興旺的景象,對於防禦倭寇掠奪起到了重要作用。
飛來石匾 “兵城”民俗猶在
2010年清明節,鰲山衛鎮廉家莊村,廉高后人返鄉掃墓時,發現祖先廉高墓旁多了一塊石匾。石匾上書“贈昭勇將軍廉公之塋”,為明朝皇帝御賜。這塊石匾在一戶村民家中發現,被歸還至廉高墓前,為鰲山衛古城的研究增加了重要物證。
按照明朝編制,鰲山衛至少統轄官兵5600名,應建有大規模營房,遺憾的是舊址不詳。在當地民俗中,征戰的歷史留下了獨特的印記。
從鰲山衛的城門說起。鰲山衛的四座城門中,西門是唯一帶有瓮城的。瓮城是為了加強城堡或關隘的防守,在城門外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小城。在西門西約200米處,有一教場,用於操練軍隊。這裡也是處決犯人的地方,又稱為“殺場”。在西門拆除前,住在鰲山衛城裡的人結婚,轎子不能從西門出,意在喜慶的日子裡避開“殺氣”。
鰲山衛有一句順口溜:“衛南灘,李倒把,二十四日貼灶碼。”大致意思是說位於鰲山衛古城南側的衛南灘村(今南泊子村)的李氏家族,在臘月二十四“辭灶”過小年。這和傳統的臘月二十三“辭灶”的習俗不同,也就是所謂的“倒把”。
這句民諺源於一場征戰。明永樂年間(1403年至1424年),踞於外蒙古的元朝殘餘勢力不斷騷擾北部邊境,為平息叛亂,永樂皇帝五次御駕親征,深入大漠之北,即民間流傳的“永樂掃北”之說。掃北大軍調遣了鰲山衛的一支隊伍,他們驍勇善戰,所向披靡,屢建戰功。
當這支隊伍凱旋返鄉之時,時節已接近年關。歸心似箭的他們日夜兼程,想要趕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中,和家人團聚,可還是耽誤了“辭灶”。於是,他們就選擇在臘月二十四這天,敬天拜祖過小年。從此以後,鰲山衛不少人家過小年就比傳統的小年推後了一天。
幾經滄桑 軍籍撤除世襲
鰲山衛及所領三所軍士,皆隸屬軍籍,為世襲軍戶,至今仍有鰲山衛“十八家指揮”之說。
隨著倭寇之患逐步消弭,從清初開始,朝廷就逐步減少衛的編制和職能,先是對衛的世襲軍丁裁撤,設守備等流官,管理衛事。
據王村上古屯的《黃氏族譜》記載:“大明初,先祖以充軍有微勞始充總旗,繼受百戶分封守御於雄崖所,蓋襲職十世焉。厥後,明鼎革而襲職停,家道日微,逐徙於鄉。”清同治版《即墨縣誌》載明鰲山衛建制變遷。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省撤都司,鰲山衛歸萊州府督理;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河東總督王士俊疏請裁併衛所;雍正十二年冬(公元1734年)奉旨裁併鰲山衛(十三年春公文始到衛),歸併於即墨縣。地丁錢糧、課稅等歸即墨縣管轄;裁守備等官員,設巡檢等馬步兵50名駐防。
從清雍正十二年撤衛之後的200多年間,鰲山衛城經歷了從停止發展到逐步衰敗的過程。文、武衙門在清初撤世襲軍丁時撤除。
據清同治版《即墨縣誌》載: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七月,鰲山一帶發生了一次大地震,震壞了城牆垛子,爾後進行了修繕;至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古城因戰火受損,但還保持著整體格局。
發展建設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為了防禦倭寇從海上侵犯,當時的民國青島市市長沈鴻烈(兼任海軍司令)在鰲山衛派駐了海軍陸戰隊的一個中隊,營房就設在文、武衙門舊址內。他們把大院的南牆向南擴建到路旁,與聖人廟南牆相齊,並在文、武衙門的中間懸掛一圓弧型牌匾,上書“東海屏藩”四個大字。
1953年,城門和部分城牆被拆,隨之絕大部分古蹟也被拆除。(卞文超 殷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