鯫生,典故名,典出《漢書》卷四十〈張陳王周傳·張良〉。
釋義:淺薄愚陋的人;小人。古代罵人之詞。後亦小生,多作自稱的謙詞。
拼音:zōu shēng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鯫生
- 出處:《漢書》
- 解釋:指淺薄愚陋的人
- 拼音:zōu shēng
詞目,拼音,引證解釋,典故,典源,譯文,
詞目
鯫生
拼音
zōu shēng
引證解釋
1.淺薄愚陋的人;小人。古代罵人之詞。
《史記·項羽本紀》:“鯫生說我曰:‘距 關 ,毋內諸侯, 秦 地可盡王也。’”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鯫音淺。鯫,小人貌也。”
唐李邕《葉有道碑》:“粵惟博物君子,豈伊小說鯫生乎?”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附錄》:“雖屬鯫生之好事,足資風月之雅談。”
2.猶小生。多作自稱的謙詞。
唐劉禹錫《謝中書張相公啟》:“豈唯鯫生,獨受其賜?”
《二刻拍案驚奇》卷七:“ 史生 見說,歡喜非常,謝道:‘鯫生何幸,有此奇緣,得此恩遇?雖粉骨碎身,難以稱報。’”
陳世宜《得天梅書卻寄》詩:“滄江歲晚君能臥,算比鯫生勝一籌。”
典故
典源
卷四十〈張陳王周傳·張良〉
項羽至鴻門,欲擊沛公,項伯夜馳至沛公軍,私見良,欲與俱去。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乃具語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柰何?」良曰:「沛公誠欲背項王邪?」沛公曰:「鯫生說我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王也,故聽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卻項王乎?」沛公默然,曰:「今為柰何?」良因要項伯見沛公。沛公與伯飲,為壽,結婚,令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項王,所以距關者,備它盜也。
譯文
項羽到鴻門,要攻打沛公,項伯夜裡跑到沛公軍中,私下見張良,想和他一起離開。張良說:“臣為韓王送沛公,現在事情緊急,逃跑不義。”便都告訴了沛公。沛公很驚駭,說:“怎么辦?”張良說:“沛公真的要背叛項王嗎?”沛公說:“有個小人勸我把持關口不放入諸侯,可在秦地稱王,便聽從了他。”張良說:“沛公自己覺得能打退項王嗎?”沛公沉默,說:“現在怎么辦?”張良於是邀請項伯見沛公。沛公和項伯喝酒,為他祝壽,聯姻,讓項伯向項羽詳細說明沛公不敢背叛項王,把持關口的原因是防備別的盜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