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逍遙遊》,其實鯤鵬是一種傳說中的動物,當魚的時候很大的魚,當鳥的時候還是很大的鳥,古人用鯤鵬之志形容志向遠大。
基本介紹
基本資料,故事,
基本資料
【詞目】 鯤鵬之志
【發音】 kūn péng zhī zhì
【解釋】:鯤鵬:古代傳說中的大魚和大鳥,也指鯤化成的大鵬鳥。
【釋義】:形容人的志向遠大。
【近義詞】:鴻鵠之志
【反義詞】:燕雀之志
故事
原文《鯤鵬之志》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徒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大意
在遙遠的北海有一條鯤魚,它的身體有好幾千里那么大。有一天,鯤魚突然變化成一隻大鵬鳥,它的背也有好幾千里那么寬。大鵬振奮起它全身的力氣飛向高空,它張開來的翅膀就像從空中垂下的兩片烏雲。大鵬乘著海氣要飛向南冥的天池。
有一本書叫做《齊諧》,專門記載怪異之事,書上寫著:“大鵬鳥要飛往南冥的時候,它的翅膀從海面擊水而起,海水震盪三千里。它在空中乘強風而起,直上九萬里的青天,一旦升空飛行,就一直飛個不停,要六個月後才會停下來休息。”
當大鵬鳥從九萬里的高空往下看,看到地面上的山川百物、動植飛潛,非常的微細渺小,就像陽光下空氣中飄浮的灰塵一般,這浮塵或聚或散,看似野馬奔騰,實際上是生物微弱之氣息相吹相噓。反之,從地面望向九萬里的高空,一片蒼茫、無窮無盡、目力所不能及;大鵬鳥在蒼茫的高空往下看,恐怕也是如此吧!若是在太虛遼闊之上,下視鵬鳥,恐怕鵬鳥亦如塵埃一般渺小啊!
意涵
憨山大師云:“學佛之徒,若不知老,則直管往虛空里看將去,法法都是障礙,事事不得解脫。若不知孔子,單單將佛法去涉世,決不知世道人情,逢人便說玄妙。”三教聖人,不論是經世、忘世、出世,皆是以無我為體,利生、濟世之用皆同,只是止觀淺深層次不同而已。可惜後之學者各束於教,以至於“習儒者拘、習老者狂、學佛者隘”。
“老之有莊,如孔之有孟。”《莊子》一書,乃《老子》之註解,全書三十三篇,內七篇已盡其意。《逍遙遊》是首篇,開宗明義, 以鯤魚、鵬鳥托物寓意,直陳虛無自然為大道之鄉、逍遙之境;以此不知幾千里之大的胸襟、飛向九萬里天空的高度,來打開你我的視野,跳脫習慣性的思考,而以更寬廣的角度來觀照事物,來自我超越!
而世人最難超越的就是這個血肉之軀-我,因為愚痴、無明而生起貪愛、追逐,不是為功名、就是為利益,莫不是為了一己之私,但是為了障人耳目、說服自己,而為自己開脫,說我是為了服務人群、饒益眾生,以至於奔忙塵勞,枉度一生,那是因為沒有看到自己深層的欲望啊!
唯有大而化之的聖人,才能以虛懷游世,寂然不動;用心如鏡,事來則應,事過便休;由無我方能經世,由利生方見無我;此乃無住生心,生心無住,如此才能超越自我、得廣大自在、逍遙解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