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池書院在浙江寧波。明代時建有純陽閣,系邑人會文之所,兵燹後改為羅漢堂。清乾隆八年(1743)邑人鄭宗璧、李士瀛等請於知縣楊玉先改建為書院。初名蛟川書院,不久巡撫常安改名為“鯤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鯤池書院
- 年代:明代
鯤池書院在浙江寧波。明代時建有純陽閣,系邑人會文之所,兵燹後改為羅漢堂。清乾隆八年(1743)邑人鄭宗璧、李士瀛等請於知縣楊玉先改建為書院。初名蛟川書院,不久巡撫常安改名為“鯤池”。
鯤池書院在浙江寧波。明代時建有純陽閣,系邑人會文之所,兵燹後改為羅漢堂。清乾隆八年(1743)邑人鄭宗璧、李士瀛等請於知縣楊玉先改建為書院。初名蛟川書院,不久巡撫常安改名為“鯤池”。知縣捐俸以倡,鄉紳隨捐銀田。中為講堂,...
寧波市鎮海蛟川書院承載鎮海梓蔭山千年文化,於乾隆八年(1743年)由羅漢堂改建,次年(1744年)立碑,乾隆十一年(1746年)二月正式落成開課,後易名為鯤池書院。1998年,寧波市鎮海大成實業公司出資興辦了股份制民辦初級中學,命名為寧波市鎮海蛟川書院,取鎮海縣城別名“蛟川”。2001年,寧波市鎮海蛟川書院擴展為完全...
兩百多年前,鎮海城關梓蔭山麓曾辦蛟川書院(後改名鯤池書院),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停辦。當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前後政府興學堂、廢科舉時,鎮海縣內有識之士察時度勢,認識到了發展教育、培養人才的重要,原清翰林院編修、曾督四川、江西兩省學政的盛炳緯,倡議建立鎮海縣中學堂,他一面向上海、漢口等...
蛟川書院不久易名為鯤池書院,這是當時浙江巡撫常安的主意。因為梓蔭山下有個鯤池,鯤池原本有山泉湧出,是本縣“中大河”的源頭。“鯤池”令人聯想起《莊子·逍遙遊》中一段話:“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樂涵,譜名容涵,字澄瀾,一字晴嵐,號海門。北侖小港墳頭樂人。清嘉慶三年(1798)舉人,曾任景寧縣教諭。著有《望杏樓詩稿》等。人物簡歷 據《鎮海縣誌》(1994)記載:樂涵,字睛嵐,號海門,清嘉慶人,籍貫小港,主要事跡為,建義成船修學宮及鯤池書院,為小民伸冤,不畏豪強。2000年出版的《小港鎮志》...
余岩(1879—1954),字雲岫,鎮海澥浦人。清末鯤池書院停辦,有一筆經費多餘,邑紳決定派遣鎮海籍6名士子赴日留學,余岩是其中之一。求學經歷 余岩篤於舊學,追慕西學,曾於1901年入浙西新式學堂“南潯潯溪公學”求學,他除了學堂功課,還出於自學之需,購置了好幾種數理化類書籍。兩年後,他在上海寧波幫澄衷...
馮一梅,詩人、學者。字夢香,浙江慈谿人。光緒二年(1876)舉人。詩人、學者。字夢香,浙江慈谿人。光緒二年(1876)舉人。早年僑居杭州,入詁經精舍,從俞樾學,後由巡撫楊昌浚聘為浙江官書局總校,又先後主講衢州正誼書院、西安鹿鳴書院、鎮海鯤池書院、餘姚龍山書院、新昌鼓山書院以及寧波辨志精舍。講學不立門戶,...
又與縣人商議,將原鯤池書院存銀22500元及將演武廳地基賣得之款中抽10000元撥充作中學堂基金,以配置學堂設施及支付教師薪給與辦公開支,同時又決定在中學堂內附設縣立高等國小校。故居 盛炳緯故居位於鎮明巷12、14號,即為盛氏花廳。清代建築,從布局上來看,它保留了寧波眾多民居照壁擋堂,從旁開門,主體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