鮟鱇,俗稱結巴魚、哈蟆魚、海哈蟆、琵琶魚等,一般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淺海水域。
屬硬骨魚類,鮟鱇(ānkāng)目、鮟鱇科,為世界性魚類,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種類多樣:大者可達1—1.5米。我國有三種,一種叫黃鮟鱇,另一種是黑鮟鱇,黃鮟鱇分布於黃渤海及東海北部,黑鮟鱇多見於東海和南海。還有一種新發現的叫孫鮟鱇。大嘴巴里長著兩排堅硬的牙齒,相貌十分醜陋,一般體長40~60厘米、體重300~800克。前者下頜齒多2行。
口內白色,前端有皮膚皺褶伸出去,臂鰭條8~11根;後者下頜齒多3行,口內有黑白圓形斑紋,臂鰭條6~7根,鮟鱇魚擅於偽裝難以察覺,身軀向後細尖成柱形。頭大,由上往下看,體柔軟、無鱗,背面褐色,像有柄煎鍋一樣。背鰭最前面的刺伸長像釣竿樣子,前端有皮膚皺褶伸出去,看起來很像魚餌,頭特別大而平扁,口寬大,腹鰭短小,尾鰭圓截形鮟鱇魚有兩個背鰭,第一背鰭與一般魚不同,由5~6根獨立分離的鰭棘組成。鮟鱇利用此餌狀物搖晃,引誘獵物,再大口一口吞下去。胸鰭很發達,可以像腳一樣在海底移動。
由於鮟鱇魚擅長偽裝,難以發覺,更難以識別。它們有的色彩艷麗,有的呈桔黃色和紅色條紋,而且大多數鮟鱇魚可在幾分鐘內變換體色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所以很難被人發現。
簡介,巧妙的偽裝大師,生息繁衍,
簡介
美國華盛頓大學動物學家西奧多·W·皮茲克曾長達15年專門研究遍布世界各地的各種鮟鱇魚。他發現鮟鱇魚利用頭頂上的鰭刺作為誘餌,有些色彩亮麗的單色鮟鱇魚頭前伸展的棘狀突起似一根吊桿,來引誘獵物上鉤。因具有此技能,它們都有穩定的食物來源。皮茲克的研究工作頗有成果,已將165種鮟鱇魚分別納 入現今已知的41個分支亞種中。
巧妙的偽裝大師
多種鮟鱇魚的胸鰭和腹鰭似乎更適合爬行而非遊動,海下攝影師弗雷德·貝文丹姆就曾見到鮟鱇魚在海 底一步步遷移逼近獵物的情景。有位詩人曾這樣描述這種怪誕的海魚:“皮膚非常鬆軟,步覆蹣跚……巧 施詭計屢屢得手。”它們成功生存的秘訣,就在於頭頂上聳立的棘狀突起頗似小誘餌。
除適時變色適應環境外,其生存絕招還在於身上的斑點、條紋和飾穗,儼然一副紅海藻的模樣,尤其那 種身披飾穗的鮟鱇魚,更擅長潛伏捕食和逃避天敵追殺。
面對威脅,一種長相似肉瘤的鮟鱇魚立即支立起胸鰭並張大嘴巴,擺出一副嚇人的防禦姿態。捕食時, 鮟鱇魚的嘴巴張得更大,是平常的12倍,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口將獵物吞食腹中。捕食速度如此之 快,以致於附近的獵物未能察覺其同伴已葬身魚腹中了。 鮟鱇魚無論大小都異常貪食,一種抹灰板大小的康默森氏鮟鱇魚,可吞食其體長2倍的獵物,飢不擇食時 甚至還以同類為食。
生息繁衍
條紋鮟鱇魚的交尾行為短暫而有趣。雌魚排泄出若干枚成片凝膠狀卵子,用以吸附隨海水浮動的雄魚精 子。隨後,受精卵上浮到水面數天,再沉落海底,直到胎兒孵化出來。
在澳大利亞南部沿海發現為數不多的鮟鱇魚,它們以另一種方式交配。這種表皮光滑的雌魚排出的卵子, 比其他種類的鮟鱇魚數量較少但個頭較大。交尾後一方呵護受精卵直至它們孵化成魚。
守護的雄魚或雌魚利用體態豐滿、逗人喜愛的受精卵招引好奇的獵物上鉤,一舉吞食。 鮟鱇魚遍布全球 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然而這種擅長偷襲獵物的魚仍然需要人類保護,因為其生存環境正在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