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世紀在巴爾幹流行的基督教教派。10世紀中期興起於保加利亞,因創建者鮑格米勒而得名。要求改革教會,反對教階制、禮拜儀式、洗禮,主張沒收教產分給民眾,同時也反對世俗封建主和官僚。教義受保羅派的影響,認為上帝生二子,一個代表善,叫耶穌基督,一個代表惡,叫撒旦,兩者經常鬥爭。腐敗、奢侈、壓迫都是惡的產物,必須儘量與酒、肉、婚姻這些物質的東西脫離關係,使惡無法存在。11—12世紀間在拜占廷帝國歐、亞許多省份里傳播。1100年其領袖巴西爾在君士坦丁堡被燒死。12世紀下半葉向西傳播,對義大利清潔派、法國的阿爾比派有重要影響。在保加利亞本土,當局曾多次召開宗教會議加以鎮壓,但只是到15世紀後才逐漸消失。土耳其人侵入後,許多鮑格米勒派皈依了伊斯蘭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鮑格米勒教派
- 類別:基督教教派
- 流行時間:10—15世紀
- 流行地區:巴爾幹
傳播,影響,
傳播
鮑格米勒教是一個反基督教的教派,由一位名叫鮑格米勒的東正教神父(他的名字意謂“愛上帝者”或“為上帝憐憫的人”)在927年至954年間創建。
鮑格米勒派是保加利亞農民對保加利亞“官方”接受東正教後急劇轉變的一種反應。除了受原來保加利亞世俗貴族的壓迫之外,農民現又受到貪婪而又聲名狼藉的基督教教士的剝削。鮑格米勒派否定了基督教,但卻採納了基督教修道制度的禁慾主義和獨身生活方式,以作為對基督教會背叛其口頭理想的一種抗議。最初的鮑格米勒派教徒認為世界是由撒旦創造的。但他們同時還認為撒旦是上帝聖父的長子;聖父本人就是善,他派遣自己的次子耶穌廢黜撒旦並拯救人類。
與色雷斯的保羅派截然不同,鮑格米勒派是更為熱情的傳教士。在1018年保加利亞第一帝國併入東羅馬帝國之後,鮑格米勒派傳播到了東羅馬;與此同時,在另一個方向,它在東正教世界與西方基督教世界之間有爭議的波士尼亞河地區也紮下了根,並從這一地區傳播到倫巴第、托斯卡納和朗格多克。在除俄羅斯之外的所有卡爾西頓派基督教國家中,鮑格米勒派都得益予基督教教會“權力機構”的壞名聲和不得人心。
大約在1167年前不久,鮑格米勒派在保加利亞的特拉哥維奇亞地區建立了一個激進教派。這些特拉哥維奇亞的鮑格米勒派教徒認為善和惡的本性是互相等同的和永恆的。這種激進的鮑格米勒派可能是保加利亞農民對進一步劇變的一種反應。1018年東羅馬帝國吞併保加利亞及巴爾幹半島內陸其他地區,擴大了鮑格米勒派開展傳教工作的地域,而971-1018年東羅馬-保加利亞戰爭和1041年對保加利亞起義的野蠻鎮壓,則加劇了保加利亞農民的苦難。
影響
在1071年兩場災難之前的一個半世紀中,東羅馬帝國的經濟和社會結構正趨於解體。其標誌是帝國政府農業立法的失敗。但就在同一時期,帝國境內也出現了神秘主義的復興和視覺藝術的繁榮。與巴西爾二世相比,巴西爾的同時代人、“新神學家” 聖·西米恩(949-1022年)對拜占庭生活更具有長遠的影響。視覺藝術的繁榮發展並未受到1071年軍事災難的阻礙。拜占庭藝術家擅長於微型藝術,如鑲嵌工藝品、牙雕或金屬圖徽。其風格都類似令拜占庭時代的希臘人神往的古希臘風格;但11和12世紀的拜占庭視覺藝術並不僅僅是對古希臘原作的單純模仿。古希臘藝術給拜占庭藝術家帶來了創造具有自己獨特風格作品的靈感,當這種拜占庭藝術從君士坦丁堡被移植到基輔和諾夫哥羅德時,在這個新天地里,它開始以新穎的方式得到發展。到1071年,俄羅斯已成為拜占庭文化與東正教的希望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