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家鎮地處邊緣崗坡丘嶺地帶,東南部一嶺一溝,溝嶺伏起,西北部地勢平坦,海拔212.9米,位於農安縣城東南,距離縣城25公里。東接德惠市,與德惠市的同太鄉,朱城子鎮、萬寶鎮接壤,西鄰前崗鄉,北連濱河鄉。地理坐標東京125°16′至125°25′北緯44°12′至44°23′屬中溫地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日照2590小時,平均氣溫4.7℃,無霜期145天,年降水量507.7毫米,有效積溫2.800度,是發展現代工業和效益農業的理想基地。鎮政府所在地距農安縣城24公里,距長春市60公里。面積124平方千米,人口25031人,鎮政府駐鮑家溝。轄王家、雙廟、段家、庫塘、孟胡、燒鍋、雙馬、孫家、太平、葦塘、小橋、鮑家共12個村民委員會。2005年8月,鮑家鎮撤銷建制,併入前崗鄉,2013年11月,前崗鄉鮑家社區正式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鮑家鎮
- 所屬地區: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
- 郵政區碼:130209
- 地理位置:位於農安縣城東南,距離縣城25公里。
- 面積:124平方千米
歷史沿革,經濟發展,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在古時候,我國少數民族在東北地區過著漁牧生活,據載,鮑家範圍內各朝均有少數民族活動。舜時東北各地已有肅鎮族,是滿族的固有民族,以吉林附近為其根據地。鮑家也為其民族活動、遊牧波及地區。公元一九六零年,曾挖出高句麗人用過的炊具和銅錢等物,證實了高句麗人在此地養息生存,高句麗人包括幾十個部落,小者千戶,大者數千戶。
鮑家形成固定人口居住地始於清朝道光年間,距今二百多年歷史,每逢農曆一、四、七為集市,簡稱鮑家大集,輻射周邊近百公里半徑範圍,已延續近二百多年,經貿繁榮、遠近聞名、至今不衰。
民國六年(一九一二年)鮑家劃歸長春縣,全稱長春縣鮑家區,一九五二年鮑家區劃歸農安縣,一九六一年建鮑家人民公社,一九八三年改為鮑家鎮人民政府,鎮政府駐鮑家溝,距農安縣城24公里,距長春市60公里,全鎮總面積124平方公里,人口25031人。轄王家、雙廟、段家、庫塘、孟胡、燒鍋、雙馬、孫家、太平、葦塘、小橋、鮑家共12個村民委員會。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鮑家鎮的經濟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隨著鮑家養殖業的迅猛發展,鮑家畜牧大集同樣名聲顯赫,曾在一段時間內,鮑家農貿大集和畜牧大集是整個農安縣商貿流通業的品牌代名詞,周邊市、縣、區的買家和賣家為了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均起大早提前進入畜牧交易市場,久而久之形成半夜交易的現象,每集凌晨街道上馬蹄聲聲、汽車轟鳴、人人聲鼎沸,被當地百姓戲稱“鬼集”。
2001年,鮑家鎮實現GDP25.118萬元。糧食總產量7.2萬噸,農民人均收入2520元,多種經營、畜牧業和民營企業形成了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的發展格局,一躍成為當時全縣農業、畜牧、商貿強鎮。
2005年8月,鮑家鎮併入前崗鄉,已經撤銷。
2012年9月,前崗鄉新任黨委書記邵本龍上任後,發現鮑家被撤併後商貿依然繁華,街道商鋪寸土寸金,從尊重經濟自然發展規律、合理引導發展走向的角度,將原鮑家鎮列入全鄉重點發展規劃。
2013年7月,農安縣新任縣委書記周賀同志親自深入鮑家街道,了解鮑家歷史,體察鮑家民情,並親自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前崗鄉政府本著服務經濟、服務發展、服務基層的原則,立足社情民意,籌建鮑家社區,一切從便民、利民、親民、愛民的角度出發,利用社會資源,強化社區功能,完善社區服務,解決社區問題,促進社區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協調和健康發展,不斷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務求通過努力決不讓200年老鎮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2013年11月,經過前崗鄉上下共同努力,歷經3個月建設的鮑家社區正式成立,社區除村集體職能外,集鄉財政、民政、計生、農經、勞務、土地、規劃、司法等各個部門為一體,形成統一、開放、容量相對較大、功能較全的服務中心,同時包含社會管理服務功能,把創新社會管理工作融入其中,形成服務與管理共存的機制。社區建成後將重點服務百姓、服務經濟、服務社會,勵志振興百年老鎮、繁榮鮑家經濟。
地圖信息
地址:長春市農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