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公望

鮑公望

姓名:鮑海波

出生地:湖北省荊州市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學歷:藝術設計學碩士

職業:畫家 歐洲生態協會負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鮑公望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省荊州市
  • 出生日期:1972年9月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人物簡介,相關文章,畫作欣賞,

人物簡介

鮑公望,出生於1972年9月,湖北荊州人氏。從小就接受具有藝術背景的父親的有關藝術方面的啟發與培養。
1999年師從於現任清華美術學院院長鄭曙陽教授,成為其研究生。期間鑽研中西方哲學與藝術,“空間圖式語言”與“論藝術的存在”等文章在此期間發表。
2002年獲得清華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文學碩士學位。同年進入徐悲鴻藝術學院(現人民大學藝術學院)任教職,享受副教授待遇,並擔任該院藝術工作室負責人。在中國傳統哲學與西方美學的道路上一直深究探索。
2004年成立藝術工作室,致力於研究當代水墨與中國傳統繪畫的關係,並開始接觸中國古代繪畫。
2009年在法國巴黎成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藝術組織“ASUD2050”協會,出任副會長一職。

相關文章

南窗雜談
------兼論中國山水畫
文:鮑公望
鮑公望
周易是中國的科學,相當於西方的科學。超越自然,是自然背後的“靈”。相當於中醫和西醫的區別。畫者,僅從寫生自然表象入手,難免走入西方繪畫藝術的老路,即寫實主義變成印象派,到觀念藝術,再到藝術的死亡。
從法國巴黎到美國紐約,西方藝術的道路已經證明走不通了。中國古人法自然,是以自然為媒介,追尋其後的道,山水造勢皆從這種道德能量而來。
山水畫者,觀山而不臨山,游山水不寫生;退而澄懷觀道,閉門作畫,沒有素材小稿,現代人的把戲,完全是為了吸收山水背後的那股“道”的能量。所謂“道不遠人”,世間萬物皆為“道”所差使。觀山水,僅是入道的“山門”。入得山門而自然不知山之全貌,此為真正的“身在此山中,心懷此山魂”。所以,有別於西方的遠觀,臨摹,比對的“科學”方式,中國古人更注重“體悟”,即身體感受山水,融入山水,這就是“吸魂”。
近代以來,西學東漸,西方藝術的這套寫生做派,為中國畫者吸收。所謂“兼容並舉”,豈不知這就像中西醫結合一般可笑!西醫在顯微鏡發明之前,也是和中醫一樣也用草藥,也用巫咒。
所謂“醫易同源”,中醫最高境界不是用草藥,而是用周易的“卦”。其實這些草藥都是“卦”的載體,皮毛。而今中醫衰弱,皆因捨本逐末,不注重“卦”所致,不能對症下藥,中國的飲食文化也是一理。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現今社會天南海北的食物,雖然豐富可得,卻不能滋養現代都市人。百病叢生,其原因不是所謂維他命、胺基酸,這些西方新鮮玩意不夠多,而是違背了人與那一方水土的聯繫。
鮑公望
每一個人都有合適自己的一個“卦”,按照自己的“卦”去生活,去選擇吃什麼樣的食物;去住什麼樣的環境;去聽什麼樣的音;看什麼樣的物;說什麼樣的話;自然而然。世間才會呈現出豐富的人生景觀,而非全球化的單一。
所謂“山水畫者,畫如其人”。什麼樣的心境秉性反映出什麼樣的畫風,“樹在下,山石在上”,皆是違背卦象,也違背自然,僅是構圖需要。所以,“樹大于山”,是一個古人未能逾越的藝術門檻。。。。(未完待續)
“師法造化,師法古人!”之商榷
-----------山水畫雜論(一)
文:鮑公望
中國山水畫歷代以來都遵循“師法造化,師法古人”的古訓。所謂“師法造化”我認為並非是如今這副帶著畫板,速寫本的西洋面孔,當然也不盡然真到山水中去“搜盡奇峰打草稿”。“因畫山而觀山”的創作路徑不是中國山水畫的創作精神。
中國山水畫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畫種,除了文人情懷以外,我想更有他的獨特物質基礎:邏輯;山水的邏輯。
現實環境中的山水顯然帶有這種邏輯。要了解這種邏輯的一般做法是,只要多遊歷名山大川就能做到瞭然於胸。但也有風險,因為這樣難以擺脫現實山水形象的限制,尤其已經將之精煉上升到了筆法的層面“大家”,就更難脫離“千山一面”困境。當然我們也可以把它定義為某某的風格。但畫風定下來容易,創新求變不易,“成家易,出家難”。這樣雖然走出了“畫山非山”窘境(別說歷史上的“頭髮”“捲雲”“骷髏頭”),但卻難免“千山一面”。(待續)

畫作欣賞

鮑公望工筆山水系列
鮑公望當代水墨《靈山》系列
鮑公望新水墨《水墨雲山》系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