鮎

鮎或稱鯰魚、貓魚。鮎形目(Siluriformes)魚類的統稱。青鮎魚,地方名:鮐巴魚、青花魚、油胴魚、鯖魚、青條魚。 形態特徵:體粗壯微扁,呈紡錘形,一般體長20~40厘米,體重150~400克。頭大、前端細尖似圓錐形,眼大位高,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鮎
  • 別稱:鬍子鯰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硬骨魚綱
  • :鮎形目
  • :鮎科
  • :鮎屬
基本簡介,外形特徵,大小差異,人工養殖措施,

基本簡介

鮎
鮎類與脂鯉類、鯉類及米諾魚類(minnow,鯉形目〔Cypriniformes〕)近緣,可一起歸於骨鰾總目(Ostariophysi)。而另一分類系統把它們歸為鯉形目(或骨鰾目〔Ostariophysi〕)的鮎亞目(Siluroidea)和鯉亞目(Cyprinoidea)。
鮎魚又名鯷、生仔魚、鬍子鯰、鯰巴郎、鯰拐子、窪子。鮎魚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的中下層,多棲息在水草叢生、水流緩慢的底層。白天多隱蔽,晚間則十分活躍,習慣於游至淺水處覓食。秋後潛居於深水或污泥中越冬。為肉食性底棲魚類,經常伏身於水草叢生的水底,等候小魚接近時張口吞食,也食蝦類和水生昆蟲。

外形特徵

貓魚因其口周有長須並很像貓吻端的觸毛,故俗稱貓魚。其上齶至少有須一對,吻部也可能有一對,頦部另有一對。許多鮎的背鰭和胸鰭前部生有硬刺,與毒腺相連,刺人甚痛。體光滑或具骨板無鱗,現存鮎約30科2,500種。大多生活於淡水,但有少數種屬於海鮎科(Ariidae)和鰻鮎科(Plotosidae),生活于海水。淡水貓魚幾乎遍及世界各地,在緩流或靜止的水體或湍急的山溪中均能生存;海水貓魚則分布於熱帶近海。一般底棲,喜於夜間活動。多為食腐動物。幾乎以任何動植物為食。卵生,但以各種形式表現出對後代的關心,如棕鮰(Ictalurus nebulosus)會築巢、護巢並保護幼魚,而雄海鮎則把玻璃球大小的卵及幼魚含在口中攜帶。

大小差異

兵鮎屬(Corydoras)體小,如矛兵鮎(C. hastatus),體長僅4~5公分(1.5~2吋)。而大的歐洲種類歐鮎(Silurus glanis)可長達4.5公尺(15呎),重達300公斤(660磅)。一些體形較小的種,特別是兵鮎屬,是受歡迎的觀賞魚;而許多體形較大的則可供食用。其中知名的是北美洲的許多鮰科(Ictaluridae)食用魚和游釣魚;藍鮎(Ictalurus furcatus)最大者長1.5公尺,重68公斤;斑鮰(I. punctatus)長約1公尺,重約12公斤。
鮎
鮰類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貓魚,其他種類則在外觀或行為方面有其特殊性。如二須缺鰭鮎或稱玻璃鮎(Kryptopterus bicirrhis),是鮎科(Siluridae)受歡迎的水族館魚類,以其細長而極透明的身體而聞名;南美的蝌蚪鮎或稱班卓琴鮎(Aspredinidae科)體細小,頭粗糙、扁平,背面觀稍似班卓琴;非洲的電鮎(Malapterurus electricus)可產生高達450伏特的電流;南美洲的寄生鮎(Vandellia cirrhosa)有時侵入游泳者的泌尿生殖道開口。刺陶樂鮎或稱叫喚鮎(Acanthodoras spinosissimus),見於亞馬遜河,有甲,能發出呼嚕的聲音。歧須鮠或稱顛倒鮎(Synodontis batensoda等)屬雙背鰭鱨科(Mochokidae),慣於頭朝下游泳;胡鮎或稱步行鮎(Clarias batrachus)屬胡鮎科(Clariidae)能在路上走動並進行呼吸。

人工養殖措施

1、選擇優良魚種
飼養鮎魚要保持水質良好,在魚池消毒完畢放養魚苗前一周開始培肥水質。可在水面上種植一些水浮蓮,起到遮陰、防逃及調節水質的作用。池水須經常更換,一般10~15天須換掉1/3池水。應經常觀察池水水質的變化,一般水質以黃綠色為宜。若發現魚苗竄出水面,說明池水過肥水中缺氧,應及時注入新水放掉老水。特別是在悶熱或雷雨天氣,要注意勤注新水及時增氧,有條件的還可安裝增氧機增氧以防死魚。注水達0.9米後可用沼渣作魚池基肥,每平方米魚池投放沼渣250克左右。
待池水中出現大量輪蟲時放入鮎魚苗,放養魚苗應無傷、無病、體健活潑,魚種規格應在3厘米以上,大小儘量一致,以免互相殘殺。在魚苗投放時,做好魚體消毒,將1公斤鹽用30公斤水稀釋後將魚苗放入鹽水中浸泡5分鐘方可放苗。放苗前可將少量池水放入一容器中,把幾條魚苗放入試養。若魚苗一天內生活正常,則可向魚池中投放魚苗。放養時間在晴天為宜,一般畝放養3厘米長鮎魚苗種6000~1萬尾。每隔2~3天,加新水1次,再追施少量化肥。
2、科學投餵餌料
剛孵出的魚苗完全靠自身的卵黃為營養,2天左右卵黃開始慢慢消失,仔魚能夠正常進行水平遊動時,便可下塘開口吃食。魚苗開口飼料可用熟蛋黃或小型枝角類和橈足類浮游生物。將雞蛋煮熟,去殼取蛋黃用紗布包好,在盛水的盤中擠壓蛋黃,使其形成蛋黃顆粒水漿全池潑灑。隨著魚體不斷長大,可投餵水蚤、蚊幼蟲、水蚯蚓、蠅蛆及各種小家魚苗,或餵些蠶蛹粉、豬血、人工幼苗配合飼料等。投餵量以下次投餌前池中略有剩餌為宜,這樣可避免因投餵不足導致魚苗間互相殘食。
剛運來的魚苗,抵抗力弱,且規格不一,若直接放入大塘飼養,則因魚苗活動範圍大,體力消耗多,而且所投入的餌料一時很難吃到,造成白白浪費,還會污染水質。可先集中在小塘內精養,然後放入大塘飼養。這樣既便於管理,又可使魚苗更好地適應新環境,並在小塘內容易得到充足的食物,促使其快速生長。當鮎魚苗體長已長到5~7厘米時要抓緊馴食,投餵人工配合餌料,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達到45%以上,拉網分池將不同規格的魚種分開,以免相互殘食。
當小塘內培育的魚苗達到10~15厘米左右時,便可從塘內篩選個頭大的魚种放入大塘飼養,個頭小的魚種仍留在小塘內進行強化培育,使魚種生長平衡,規格一致,避免出現大魚吃小魚的現象,從而有效提高魚苗的成活率和單位產量。
鮎魚屬雜食性魚類,性貪食,因此要正確掌握投飼量,做到塘內有多少魚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餌。同時,要實行分點投喂,撒餌均勻,少量多餐,投足餵飽,防止饑飽不均而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同時,在魚苗培育初期,應以動物性飼料為主,進行強化培育,隨著魚體生長,逐步轉投一些植物性飼料,做到動植物飼料相結合。日投餌量應控制在魚體總重量的5%~8%左右,每隔1周或半個月須調整1次投餵量,使投餌量更趨合理。
投料一要定時,每天定時投喂,上午和下午各餵一次;二是定量,每次投飼量以投餵後3~4小時食完為好,每天投飼量約為池內魚總重量的5%左右,可視天氣及魚攝食情況適當增減。
3、加強繁育管理
鮎魚繁殖盛期在3~5月間,中、北部較南部慢1個月左右,先選擇成熟度良好的雌、雄種魚,每組分別挑選雌魚3尾及雄魚1尾放入各組的布斗網中。
雌鮎魚在繁殖期較易區別,此時雌魚腹部膨大且柔軟,生殖孔圓形紅腫,肛門不凹入,用手指輕壓腹部會有淡黃色卵粒排出。
雄魚體型瘦長,下腹部較平坦,生殖孔狹小長,胸鰭通常較同體長雌魚大,用手指輕壓,成熟魚會排出少量的白色精液。
采卵前先用手觸摸,檢視雌魚腹部柔軟度並輕輕擠壓,如有卵粒產出,即以乾導法進行采卵;倘若沒有卵粒產出,須等待一段時間後再行檢查。
先捉取可排卵的雌種魚,一人以紗布裹住其腹部,並將生殖孔朝向采卵的瓷器或容器,容器必須乾淨而無水,另一人捉住雌魚尾部,順向肛門輕輕擠壓,卵粒即緩緩擠出落入容器內。
倒入已準備好的精子懸浮液,用羽毛攪拌,並加入乾淨的水將多餘的精子洗去,數次後即完成授精。受精卵呈圓球形、綠黃色,稍微有紅點,直徑為1.65~1.8毫米。
受精卵起初不具黏性,約20分鐘後開始具有黏性,應在未具黏性前將受精卵撒布於附卵片,一般可用紗窗網等材料,附上並用羽毛輕輕攪動,使受精卵均勻附著,倘若卵粒附著過密,會影響孵化率。
4、強化疫病防控
病毒性爛鰭病此病危害最大,多在魚苗放養1個月後,體重50克左右時出現。病魚體表出現水泡,魚鰭基部充血,出現腐爛,嚴重的全身潰瘍,出現大量死魚直到全軍覆滅。可用1萬單位漂白粉藥液全池潑灑。
寄生蟲病可用0.4萬單位晶體敵百蟲或0.6~0.7萬單位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
腸炎病堅持不餵霉爛變質飼料,定期在飼料中添加0.05%~0.1%鮮蒜汁,並在每100公斤飼料中加土黴素粉20~100克,連餵5~7天。
黑體病該病魚體發黑,消瘦,停食,嚴重時魚體常頭部向上,垂懸於水錶層,直至死亡。經檢查,在胸鰭內側有一圓形紅色血斑,鰭條潰爛,在其頭的背部出現霉斑點,此病魚苗階段易感染,餌料不足水質不好最易發病,發病快,傳染迅速。應保持水質清潔,不使用未經發酵的肥料。用五倍子每立方米2~4克,每升30克生石灰水全池潑灑,隔天1次,潑灑2~3次即可。
氣泡病病魚浮於水面,腹部朝天,腹內有一氣泡,不能下沉。主要由於池中施放過多未發酵的有機肥料,或池中水質老化,水中藍、綠藻類過多,在強光下使水中氣體過於飽和,魚誤食氣泡所致。池水透明度過小時,不宜放魚苗;發病後迅速注入新水,並投以充足的活餌料,可使部分魚苗排出氣泡,恢復正常;每水深1米,用1.5~2公斤食鹽對水後全池潑灑,有一定療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