鮋亞目

鮋亞目

鼻骨不癒合;有上肋骨和下肋骨;頭體側扁,頭部稍扁平,頭部具棘棱或骨板;背鰭鰭棘發達,起點位於頭後,前部間髓棘位於顱骨後發;支鰭骨較小;肋骨連在椎體橫突上。包括6科。我國產4科約79種,種類甚多。

基本介紹

分類地位,下屬分類,代表動物,形態特徵,棲息環境,分布範圍,

分類地位

硬骨魚綱 Osteichthyes
輻鰭亞綱 Actinopterygii
鱸形總目 Percomorpha
鮋形目 Scorpaeniformes

下屬分類

鮋科 Scorpaenidae 約56屬388種左右,分為7亞科;
毒鮋科 Synancejidae 有9屬10餘種;
魴鮄科 Triglidae 有2亞科 共14屬100種左右;
黃魴鮄科 Peristediidae 我國產3屬8種;
頭棘鮋科 Caracanthidae 僅1屬4種;
絨皮鮋科 Aploactinidae 有9屬10餘種。

代表動物

蓑鮋Pterois volitans)
蓑鮋蓑鮋

形態特徵

體長25-40厘米,體表黃色,布有紅色至棕色條紋,側線高位,背鰭、臀鰭和尾鰭透明,有黑色斑點。
背部有13根毒棘。背鰭很高,鰭棘細長,鰭膜深裂;胸鰭羽狀,甚長大,伸越尾鰭基,鰭膜深裂,14枚;腹鰭胸位;臀鰭6-7枚,刺有3根;尾鰭圓形。鰭條的根部及口周圍的皮瓣含有能夠分泌毒液的毒腺。
有1跨臉頰的骨質脊和部分覆蓋眼和吻的襟翼;兩眼上方有數根觸鬚。吻長而狹,背面中央凸起。眼中等大,上側位。眼間隔狹而凹入。口端位,斜裂,上頜中央有一凹刻。上下頜和犁骨具牙,齶骨無牙。蓋骨具一扁棘;鰓孔寬大。體被圓鱗或櫛鱗

棲息環境

多棲息於溫帶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內,也會在在橋樁、沉船殘骸、水草叢中生活。活動深度圍通常為1-50米深,但也有棲居於深海300米左右的。

分布範圍

該種自然分布的地區有:美屬薩摩亞,澳大利亞,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中國,聖誕島,科科斯群島,庫克群島,沙群島,西沙群島,斐濟,法屬玻里尼西亞,關島,印度尼西亞,日本,吉里巴斯(吉爾伯特島,吉里巴斯島島,鳳凰島),韓國,馬來西亞,馬紹爾群島,諾魯,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紐埃,諾福克島,北馬里亞納群島,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皮特凱恩,薩摩亞,新加坡,索羅門群島,泰國,東帝汶,托克勞,湯加,吐瓦魯,美國(貝克島,萊恩群島),萬那杜,越南,瓦利斯和富圖納。
該種自然分布的海域為:東印度洋,東、西太平洋中部,西南、東南太平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