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演職員,電影視頻,電影評論,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幕後花絮,獲獎記錄,幕後製作,創作背景,拍攝過程,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1986年,在布魯克林帕克坡住著伯克曼一家,在這個由丈夫伯納德(傑夫·丹尼爾斯飾)、妻子瓊(勞拉·琳妮飾)、大兒子沃爾特(傑西·艾森伯格飾)和小兒子弗蘭克(歐文·克萊恩飾)組建的四口之家裡,正孕育著一場家庭危機。在影片開頭的一幕里,一家人正在打網球,伯納德帶有情緒的大力扣殺讓妻子應接不暇,最後不歡而散。看來兩人婚姻的破裂,已經近在咫尺。
伯納德是大學教授,還是一位據說曾經蜚聲文壇的作家,不過最近正陷入事業低谷。妻子瓊也是作家,正值春風得意之時,不必再仰仗丈夫的名聲。巨大的心理落差讓伯納德尖酸刻薄,經常諷刺周圍的一切,並向兒子們灌輸這些思想。這個滿腹牢騷並且很長時間一事無成的男人,會藉口後背的老毛病而早上懶床,看著妻子忙裡忙外,以致支撐這個家。
一天晚上,夫妻二人叫來兩個兒子,不過這次不再是和兒子們一起討論文學,而是宣告兩人婚姻的結束,小兒子弗蘭克不禁大驚失色。為了不分開兄弟倆,伯納德和瓊制定了監護協定,兩個兒子每周一三五歸父親,二四六歸母親,伯納德從此搬到了另外的住處。
隨著走馬燈式的頻繁“轉場”,兄弟倆也跟著暈頭轉向,並也逐漸產生了隔閡。12歲的弗蘭克將父母的離婚看成世界末日,經常會像個30歲的老光棍一樣在家裡喝悶酒,污言穢語不絕於耳,對自慰愛不釋手。16歲的沃爾特喜歡平克·弗洛伊德,將父親視作自己崇拜的偶像,並有種把自己想像成崇拜對象的心理幻想。更糟的是,沃爾特發現母親同弗蘭克的網球教練有曖昧關係,由此責備母親因父親缺乏成就而不肯再給婚姻一次機會。很快,兄弟倆開始立場分明,弗蘭克依戀母親,而沃爾特則和父親站在一起,雙方彼此勢不兩立。
來添亂的還有伯納德漂亮的女學生莉莉,伯納德邀她作自己的同居室友,而這個小姑娘卻另有圖謀。青春萌動的沃爾特正在考慮如何同自己的女友分享初夜,不過卻聽取了不諳此道的父親的建議,因此鬧出不少笑話。與此同時,伯納德同莉莉睡到了一張床上,而莉莉竟是沃爾特正在追求的女孩。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選角導演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服裝設計 | 布景師 |
---|---|---|---|---|---|---|---|---|---|---|---|
韋斯·安德森 查理·科文 雷文吉·安塞莫 米蘭達·拜莉 Greg Johnson Andrew Lauren Clara Markowicz Peter Newman Jennifer Roth | 諾亞·鮑姆巴赫 | David 'Wex' Wechsler Adam T. Weisinger Eric Yellin | 諾亞·鮑姆巴赫 | 羅伯特 D.耶歐曼 | 布利塔·菲利普斯 迪恩·威爾漢姆 | Tim Streeto | Douglas Aibel | Anne Ross | Jennifer Dehghan | 艾米·韋斯科特 | Robert Covelman |
角色演員介紹
- 伯納德演員:傑夫·丹尼爾斯大學教授,性格自命不凡且剛愎自用,曾經也是蜚聲文壇的作家,恰逢事業低谷,失去了往日的光環,靠教寫作為生。心理落差讓伯納德尖酸刻薄,經常諷刺周圍的一切,並向兒子們灌輸這些思想。
- 瓊演員:勞拉·琳妮新晉人氣作家,正值聲名鵲起之時,作品廣受歡迎,新作的部份章節更在紐約客上刊登。在家人面前完全不避諱自己有情人這個事實。
- 沃爾特演員:傑西·艾森伯格16歲,崇拜父親,崇拜PINK FLOYD,有種把自己想像成自己就是崇拜對象的心理幻想。在父母間頻繁地“轉場”導致他行為早熟而怪異。性格敏感衝動,因為成為了父母崩潰婚姻的犧牲品而痛恨母親。
- 弗蘭克演員:歐文·克萊恩依戀母親的12歲男孩,立志作一名網球教練。父母離婚導致他行為早熟而怪異,試圖與自己的知識分子父親斬斷聯繫,對性有狂烈的偏執,並熱衷於自慰。
幕後花絮
- 2000年,拍攝電影《歡樂之屋》時,艾瑞克·斯托羅茲給勞拉·琳妮看了劇本,她馬上決定加入影片的拍攝。
- 該片標題指的是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裡的一個獲獎展覽:一頭巨型魷魚與鯨魚的搏鬥。這個展覽出現在片尾。
- 比爾·默瑞本來要出演男主角,但最後時刻卻退出了,因為他想要在出演《破碎之花》後休息一下,於是這個角色被傑夫·丹尼斯接替了。
- 影片背景是80年代,卻有很多那個年代之後的東西(例如新型的沃爾沃SUV和除菌自動售貨機等等)出現在片中。
- 傑夫·丹尼爾斯在片中所穿的服裝正是鮑姆巴赫父親的衣服。
獲獎記錄
時間 | 頒獎禮 | 獎項 | 獲獎主體 | 備註 |
---|---|---|---|---|
2006年 | 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 | 奧斯卡獎-最佳原創劇本 | 諾亞·鮑姆巴赫 | 提名 |
2006年 | 第63屆美國金球獎 | 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 | 《魷魚和鯨》 | 提名 |
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 傑夫·丹尼爾斯 | |||
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 | 勞拉·琳妮 | |||
2005年 | 第21屆聖丹斯電影節 | 劇情片 | 諾亞·鮑姆巴赫 | 獲獎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該片的創作來源於鮑姆巴赫在紐約布魯克林區的童年回憶,最初的構想是一對30來歲的兄弟面對父母離異所發生的故事,後來他看到了路易·馬勒於1971年執導的影片《好奇心》,才受到啟發將成人變成十幾歲的少年。劇本在2000年創作完成,不過一等就是4年,因為鮑姆巴赫直到2004年才酬足影片的拍攝經費。
拍攝過程
該片於2004年夏天開拍,鮑姆巴赫將攝製組領到了童年在布魯克林居住的舊址一帶。片中拍攝的很多地點都由鮑姆巴赫的童年故友提供,包括伯納德一家的住所正是兒時夥伴本和默莉夫婦倆的家。全片拍攝僅耗時23天,由超16毫米手持攝影機拍攝完成,這種攝影機所具有的粗糙質感能讓畫面找到80年代的特質。此外,超16毫米攝影機還代言了鮑姆巴赫對電影的懷舊情結,上中學時他迷戀科恩兄弟、吉姆·賈木許和斯派克·李的電影,在這些導演的很多影片中,使用的正是這種超16毫米攝影機。
影片評價
《魷魚和鯨》打著家庭和喜劇旗號,內里涵蓋的是對現實生活的困惑,迷茫和反思,影片選擇了更容易層層剝離出絕望的視角來展現並不鮮有的題材。該片畫面質量還算尚可,但是製作還是有些缺陷,比如有輕微顆粒感的痕跡,有些暗部過於模糊等(DVD導刊評)。
諾亞·鮑姆巴赫在《魷魚和鯨》中討論了普通家庭中的潛藏的感情暗流,不溫不火,卻能在細枝末節處顯現出敏銳的洞察力(時光網評)。
在《魷魚和鯨》中,丹尼斯將一位過氣的小說家兼男權小丈夫的藝術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極具說服力的表演堪稱該片的亮點(深圳新聞網-晶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