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選集(全書共3卷)》是2013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正。本書為魯迅精華之作的普及本,《魯迅選集(套裝共3冊)》實為魯迅的小說散文選,為了平衡三個分冊的篇幅,附上魯迅的詩集。
基本介紹
- 書名:魯迅選集(全書共3卷)
- 作者:朱正
- ISBN:9787544345576
- 頁數:863
- 定價:96.00元
-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1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紹興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魯迅先生青年時代曾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
目錄
《魯迅雜感選集》目錄:
序言
一九一八年
隨感錄(二十五)
隨感錄(三十八)
隨感錄(三十九)
隨感錄(五十六)“來了”
隨感錄(五十七)現代的屠殺者
隨感錄(六十四)有無相通
一九二一年
智識即罪惡
事實勝於雄辯
一九二二年
所謂“國學”
一九二四年
論雷峰塔的倒掉
論照相之類
一九二五年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春末閒談
燈下漫筆
雜憶
論“他媽的”
論睜了眼看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一九二六)
寫在《墳》後面
青年必讀書
忽然想到(三、四)
論辯的魂靈
夏三蟲
忽然想到(五)
北京通信
忽然想到(十一)
並非閒話(二)
十四年的“讀經”
這個與那個
碎話
一九二六年
學界的三魂
古書與白話
一點比喻
送灶日漫筆
談皇帝
無花的薔薇
無花的薔薇之二
紀念劉和珍君
空談
馬上支日記
記談話
一九二七年
略論中國人的臉
革命時代的文學
答有恆先生
談“激烈”
扣絲雜感
“公理”之所在
新時代的放債法
小雜感
革命文學
盧梭和胃口
文學和出汗
文藝和革命
擬預言
怎么寫
在鐘樓上
一九二八年
文藝與革命
扁
路
太平歌訣
鏟共大觀
一九二九年
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
葉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
流氓的變遷
新月社批評家的任務
一九三○年
非革命的急進革命論者
對於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
“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
一九三一年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
黑暗中國的文藝界的現狀
上海文藝之一瞥
“民族主義文學”的任務和運命
中華民國的新“堂·吉訶德”們
“友邦驚詫”論
一九三二年
二心集序言
《魯迅自選集》目錄:
自序
《野草》七篇
影的告別
好的故事
過客
失掉的好地獄
這樣的戰士
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淡淡的血痕中
《吶喊》五篇
孔乙己
一件小事
故鄉
阿Q正傳
鴨的喜劇
《彷徨》五篇
在酒樓上
肥皂
示眾
傷逝
離婚
《故事新編》兩篇
奔月
鑄劍
《朝花夕拾》三篇
狗·貓·鼠
無常
范愛農
《魯迅後期雜文選集》目錄:
第一講從神話到神仙傳
第二講六朝時之志怪與志人
第三講唐之傳奇文
第四講宋人之“說話”及其影響
第五講明小說之兩大主潮
第六講清小說之四派及其末流
序言
一九一八年
隨感錄(二十五)
隨感錄(三十八)
隨感錄(三十九)
隨感錄(五十六)“來了”
隨感錄(五十七)現代的屠殺者
隨感錄(六十四)有無相通
一九二一年
智識即罪惡
事實勝於雄辯
一九二二年
所謂“國學”
一九二四年
論雷峰塔的倒掉
論照相之類
一九二五年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春末閒談
燈下漫筆
雜憶
論“他媽的”
論睜了眼看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一九二六)
寫在《墳》後面
青年必讀書
忽然想到(三、四)
論辯的魂靈
夏三蟲
忽然想到(五)
北京通信
忽然想到(十一)
並非閒話(二)
十四年的“讀經”
這個與那個
碎話
一九二六年
學界的三魂
古書與白話
一點比喻
送灶日漫筆
談皇帝
無花的薔薇
無花的薔薇之二
紀念劉和珍君
空談
馬上支日記
記談話
一九二七年
略論中國人的臉
革命時代的文學
答有恆先生
談“激烈”
扣絲雜感
“公理”之所在
新時代的放債法
小雜感
革命文學
盧梭和胃口
文學和出汗
文藝和革命
擬預言
怎么寫
在鐘樓上
一九二八年
文藝與革命
扁
路
太平歌訣
鏟共大觀
一九二九年
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
葉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
流氓的變遷
新月社批評家的任務
一九三○年
非革命的急進革命論者
對於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
“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
一九三一年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
黑暗中國的文藝界的現狀
上海文藝之一瞥
“民族主義文學”的任務和運命
中華民國的新“堂·吉訶德”們
“友邦驚詫”論
一九三二年
二心集序言
《魯迅自選集》目錄:
自序
《野草》七篇
影的告別
好的故事
過客
失掉的好地獄
這樣的戰士
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淡淡的血痕中
《吶喊》五篇
孔乙己
一件小事
故鄉
阿Q正傳
鴨的喜劇
《彷徨》五篇
在酒樓上
肥皂
示眾
傷逝
離婚
《故事新編》兩篇
奔月
鑄劍
《朝花夕拾》三篇
狗·貓·鼠
無常
范愛農
《魯迅後期雜文選集》目錄:
第一講從神話到神仙傳
第二講六朝時之志怪與志人
第三講唐之傳奇文
第四講宋人之“說話”及其影響
第五講明小說之兩大主潮
第六講清小說之四派及其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