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生命和創作》是2014年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秦乃瑞 (John Derry Chinnery)。
基本介紹
- 書名:魯迅的生命和創作
- 作者:秦乃瑞 (John Derry Chinnery)
- 譯者:王家平
-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6月1日
- 頁數:401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07837155
- 外文名:The Life and Works of Lu Xun
- 語種:簡體中文
《魯迅的生命和創作》是2014年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秦乃瑞 (John Derry Chinnery)。
《魯迅的生命和創作》是2014年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秦乃瑞 (John Derry Chinnery)。內容簡介該書作者“身份特殊”,他是與魯迅有過筆戰的陳源的女婿,可是他畢生熱愛和推崇的中國作家卻是魯迅...
《魯迅自傳》是魯迅創作的自傳。寫作背景是魯迅於1881年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歲那年,他的原來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獄,此後他的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至死亡,家境敗落下來。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魯迅》是200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迅,概述為魯迅著述傳記。此書作者以自傳的形式,側重表現魯迅豐富複雜的精神世界,通過對其童年、求學、生計、創作等的記述,展現了魯迅的人生歷程。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
《李希凡文集:論魯迅的“五種創作”》是2014年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希凡。內容簡介 《李希凡文集:論魯迅的“五種創作”》共收錄作者論魯迅“五種創作”的評論文章33篇。魯迅一生中創作得最多的雖然是雜文,但他的“五種...
英國漢學家秦乃瑞《魯迅的生命和創作》:“魯迅在小說《藥》中創造出了一種幾乎令人窒息的黑暗、陰鬱、絕望氛圍……從歷史事實來看,說秋瑾死後沒有什麼人感到悲傷是不完全真實的,她在大通學堂任教時的一些學生對她的死亡肯定是悲痛萬分...
《野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一部散文詩集,收1924年至1926年間所作散文詩23篇,書前有《題辭》1篇,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出版,列為作者所編的“烏合叢書”之一,現編入《魯迅全集》第1卷。20世紀20年代初期,作者魯迅生活...
《死火》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5年創作的一首散文詩,這首詩描寫了夢中的“我”所經歷的一個荒誕色彩很濃的故事,通過“我”要拯救死火走出冰谷的故事情節,表達了作者願意為革命事業獻身的犧牲精神。全文文辭簡奧,內涵深刻。作品原文 ...
因此,《明暗之間:魯迅傳》的寫作重心也是通過對魯迅人生與文學世界的追索,展現魯迅思想中“歷史中間物”意識的確立過程。作品鑑賞 傳記依魯迅生平展開敘述,以經歷的城市空間編排章節,勾勒出他在中日兩國九城的生命軌跡。故鄉短暫的歡樂...
《朝花夕拾》是魯迅從自我生命的底蘊里,尋找光明的力量,以抵禦由外到內的漫漫黑暗;是魯迅在“戰鬥”的間歇期,以一種特殊的“休息”方式,去“更深刻地思考”人生的問題;亦是言志與載道的結合,將中國現代散文的寫作拓展進一個新的...
《生存,並不是苟活:魯迅傳》是由2017年9月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品簡介 許壽裳於日本留學期間與魯迅相識,並結為終身摯友。魯迅去世後,他多次撰寫回憶文章,內容翔實,感情深摯,文筆淳厚。許壽裳筆下的魯迅,不是神,而是人,是...
陝西渭南師範院教授嚴安政《生命的感悟和人格的超越——魯迅〈雪〉的意象和內蘊》:《雪》這篇散文詩,不僅以臻於完美的藝術形式給我們以美的陶治和享受,而且以它對更高層次的生命形式和人格境界的追求啟示、激勵著後人;對於我們深入...
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孫玉石:“《過客》可以說是魯迅自身內心兩種聲音的交戰,同時也是兩種生命哲學的信仰者的心靈的雕塑。”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名譽教授片山智行:“以幾近悲愴的孤獨姿態不停步地向前走去的“過客”,是最能代表《野草》...
”魯迅以“虛妄”的真實性同時否定了“絕望”與“希望”,把生命的全部意義歸結為人的現實抉擇:“肉搏這空虛中的暗夜”,從而構建了一套即便面對雙重“絕望”和“虛無”也能據以生存和抗戰的這些——“反抗絕望”的人生哲學。作者簡介...
第十八卷 附集 魯迅著譯年表 全集篇目索引 全集注釋索引 編輯推薦 新版《魯迅全集》《魯迅全集 (全18卷)(2005年版)》由原來的16卷增至18卷,書信、日記各增加了一卷,總計創作10卷,書信4卷,日記3卷,索引1卷,總字數約700...
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於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藉此知道它曾經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經朽腐。我對於這朽腐有大歡喜,因為我藉此知道它還非空虛。在魯迅的創作生涯中,雜文是其傾心血最多、收穫頗豐的一塊園地。魯迅雜文所含甚“雜”,...
第二章 魯迅人生的民俗文化視野觀照 一 生命初始時的民俗待遇 二 成長過程中的民俗事項:祭祀和看戲 三 婚俗的順從和背叛 四 疾病與中醫 五 死亡事件的民俗參與 第三章 魯迅的民俗觀 一 魯迅民俗認知的相關背景 二 魯迅民俗...
《為了忘卻的記念》是近代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創作的一篇雜文。此文是為了紀念“左聯”五烈士而寫。作者通過對烈士生平的回憶,讚美他們的偉大精神和崇高的品質;通過和烈士交往的回憶,表現他們之間深厚的革命友情;通過對烈士遇難的回憶,暴露...
“我”在“各樣青春”精神的激勵下,雖“疲勞”,但“忽而驚覺”,想到青年戰士的抗爭和犧牲,於是又“捏著紙菸”,在“煙篆”的盤旋上升中,繼續寫為軍閥統治者及“正人君子”所深惡痛絕的文字,展現了作者魯迅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十月革命給正在沉思,探索的魯迅以強烈的震動,使他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愛國運動暴發,使魯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奮,於是用筆起來無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質,發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鐵屋...
他是復活了,而且充滿了更新的生命。在這一點,《端午節》這篇小說對於我們的作者實在有重大的意義,欣賞這篇作品的人,也不可忘記了這一點。”現代作家巴人《魯迅的創作方法》:“在《端午節》里的方玄綽——一個不懂世故的純正的...
1923年7月魯迅與周作人兄弟失和,搬出了八道灣居所,受此事影響,魯迅的健康惡化,肺病復發,數月方愈。1925年因支持北京女子師大學潮而遭到反動派打壓和圍攻,段祺瑞執政府解除了他在教育部的職務。生存環境的艱難、親情的惡變和疾病的...
為我自己,為友與仇,人與獸,愛者與不愛者,我希望這野草的死亡與朽腐,火速到來。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這實在比死亡與朽腐更其不幸。去罷,野草,連著我的題辭!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魯迅記於廣州之白雲樓上。
創作背景 周作人《魯迅小說里的人物》中說:“魯迅的曾祖苓年公的兄弟的兒子周子京的經歷與此篇的陳士成相似。”周子京為魯迅的族叔祖,是魯迅十二歲就讀本家私塾時的塾師。在封建社會,科舉考試是知識分子(包括下層寒士)謀求出頭之日...
這是一種矛盾的心理,同時也表明魯迅的思維正處於一種變化的狀態——舊的已捨棄,新的還不成熟。全文 野草題辭 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1〕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於這死亡有大歡喜〔2〕,因為我...
因此,魯迅在《臘葉》中把自己憐惜、愛護、珍藏病葉的心情,比喻青年們對於自己的愛護和珍惜,並流露出自己親切的感激之情。進而通過病葉,闡明自己體味的人生哲理:生命的衰老和死亡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作為一個革命者只能把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