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魯迅的一生中,在江南的水鄉、北京的胡同、上海的街頭巷尾與魯迅相遇。褪去了幾十年的重重時光,剝落了形形色色的符號和意義,你也許會發現一個平常如你我的魯迅。有點自私,有點多疑,有點愛錢,有點世俗,也有愛,有孤獨,有迷茫,有走投無路……不要試著去定義什麼,放下頭腦中固有的魯迅形象,讓我們跟隨作者開始一段時光之旅,邂逅一個素麵朝天的魯迅。
基本介紹
- 書名:魯迅地圖:解讀平常人魯迅
-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 頁數:398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青年出版社
- 作者:李伶伶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532141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想不想去看看魯迅先生走過、住過、寫過的地方?每一次選擇、落腳和再一次啟程,都是一場苦苦的靈魂拷問,一番艱難的思想突圍。本書以魯迅一生足跡所至的十個城市為綱,用他的情感、思想與這些城市乘除,展現魯迅人生和性格的多重側面,與他進行一場跨時空的神交。
作者簡介
李伶伶,傳記作家,著有傳記作品二十多種,近五百萬字,傳主有京劇藝術家、革命家、法學家、建築學家、科學家、文學家、翻譯家等,曾獲中國圖書獎、中國傳記文學獎、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江蘇十年報告文學獎一等獎、金陵文學獎一等獎等。
圖書目錄
紹興
周家老台門
周家新台門
長慶寺
三味書屋
安橋頭朝北台門
皇甫莊旗桿台門
小皋埠當台門
恆濟當鋪
土谷祠
鹹亨酒店
南京
江南水師學堂
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路學堂
東京
弘文學院
仙台
醫學專科學校
又東京
獨逸語(德語)學會的獨逸語學校
伏見館
中越館
“伍舍”
杭州
浙江兩級師範學堂
又紹興
紹興府中學堂
山會初級師範學堂
又南京
臨時政府教育部
北京
北洋政府教育部
紹興會館
新街口北大街公用庫胡同內八道灣胡同11號
山本醫院
磚塔胡同61號
西三條21號
北京女子師範大學
鐵獅子胡同1號
廈門
廈門大學
廣州
中山大學“大鐘樓”
白雲樓26號二樓
上海
景雲里23號、18號、17號
“左聯”會址
拉摩斯公寓
內山書店
大陸新村9號
跋
周家老台門
周家新台門
長慶寺
三味書屋
安橋頭朝北台門
皇甫莊旗桿台門
小皋埠當台門
恆濟當鋪
土谷祠
鹹亨酒店
南京
江南水師學堂
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路學堂
東京
弘文學院
仙台
醫學專科學校
又東京
獨逸語(德語)學會的獨逸語學校
伏見館
中越館
“伍舍”
杭州
浙江兩級師範學堂
又紹興
紹興府中學堂
山會初級師範學堂
又南京
臨時政府教育部
北京
北洋政府教育部
紹興會館
新街口北大街公用庫胡同內八道灣胡同11號
山本醫院
磚塔胡同61號
西三條21號
北京女子師範大學
鐵獅子胡同1號
廈門
廈門大學
廣州
中山大學“大鐘樓”
白雲樓26號二樓
上海
景雲里23號、18號、17號
“左聯”會址
拉摩斯公寓
內山書店
大陸新村9號
跋
後記
魯迅,在一些人心目中,仍然是一面旗幟;在另一些人心目中,已不再是一面旗幟。其實,傳主是不是一面旗幟,抑或應不應該成為一面旗幟,對一個傳記作者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傳主是怎樣一個人,傳記作者如何把這個“怎樣”老實地告訴讀者。
許多人都指認胡適說過這么一句話:“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是沒有一個人能說得出來,胡適是在哪兒說的這句話。因為缺乏出處與語境,對於這句話真實的意思就有了爭議,有人認為胡適的意思是歷史是可以隨意打扮的,也有人認為胡適指的是歷史被人隨意打扮的事實。
可以推斷,就算胡適說過這句話,他的意思也不大可能是人們說的第一種。胡適是一個有考據癖的人,如果他認為歷史可以、應當並且就是任人打扮的,他就不會痴迷考據了,因為不再有意義——考據本是對史實的追究。
作家是以打扮歷史為職業的人,但如何打扮,又因認識、觀念、審美、手法的不同而各異。有的人喜歡濃墨重彩,動筆之前,先已對傳主滿懷了無限的崇敬或是深深的鄙夷,他所急於呈現給讀者的,不是傳主的面目,而是自己的情緒。人物亮相時,觀眾只見角色臉譜與化妝師的功夫,演員的本來面目則深藏油彩之後。有的人則喜歡添削剜補、改來改去,只顧使筆下人物合乎他心目中的理想形象,而全不管他生來的長相。這種心理,有點近似於魯迅在日本學醫畫下臂血管的情形——他為了畫面好看,競稍稍移動了血管位置。藤野批評他:“解剖圖不是美術,實物是那么樣的,我們沒法改換它。”魯迅聽了,心裡“還不服氣”。我們有不少寫作的人,對於忠實歷史的呼聲,心裡也是不大服氣的。
人的血管圖繪得準不準,還可以隨時弄個屍體來解剖看看,可是歷史,我們是回不去的,只能看描繪,這就要命了。除了“不服氣”,還有主觀、偏見等因素。歷史,還不就是個被人任意打扮乃至整容的小姑娘嗎?
本書作者給傳主化的大概屬於“無為”妝,連淡妝也談不上,反倒亟欲把人面洗盡鉛華而後快,讓傳主與讀者素麵相對。頂多把鼻毛剪剪,把頭髮攏一攏——即便因此露出了額上的疤痕,也不肯用劉海兒來掩飾。
真實的東西可能會使人灰心、傷心甚至噁心,但這都不應成為躲避真實的理由,更不應成為文飾真相的藉口。換言之,沒有什麼比讓讀者了解真相更重要的了。
一部傳記作品,不可避免地要臧否人物,哪怕不說一句好壞,即使在選材上,也不可避免地帶有個人的主觀傾向,但這也不應成為藉機寄賣個人好惡、把個人愛憎強加於讀者的藉口。傳記作者的責任,對傳主,在於應有不造神的覺悟;對讀者,在於恢復他們對歷史的信心,不再對紙上的歷史起疑心。 本書作者的國中是在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念的,“文化大革命”中這所學校更名為“魯迅中學”。入學的第一天,校長照例訓話。歲月更迭,別的話都忘了,只記得一句:魯迅是我們學校的驕傲。可直到作者離開這所學校的那一天,也沒弄清楚魯迅與這所學校到底是什麼關係。這下好了,少年時欠下的問題,到現在來還了,用一本書來還。
現在學校里有一幢坐北朝南的兩層磚木結構的小洋樓,我曾親往察看,已被闢為“南京魯迅紀念館”,它原是創建於清朝晚期的江南陸師學堂的德籍教員樓。魯迅畢業於陸師學堂附設在此的礦路學堂,南師附中的前身中央大學附中於1946年遷入陸師學堂暨礦路學堂原址……簡言之,魯迅與南師附中的關聯僅僅是他可能曾出入過這幢小洋樓。
儘管魯迅與南師附中的關聯是如此細若遊絲,但學校與社會的放大,仍然使當時正處於“世界觀形成時期”的作者格外注意,她對魯迅的不趨炎附勢有著深深的共鳴,對他的特立獨行和批判精神充滿敬仰,於是魯迅就成了她心中一直想要描繪的人物。如今這個願望已遂,想作者心裡一定欣欣然吧?
王一心
2013年11月17日定稿
許多人都指認胡適說過這么一句話:“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是沒有一個人能說得出來,胡適是在哪兒說的這句話。因為缺乏出處與語境,對於這句話真實的意思就有了爭議,有人認為胡適的意思是歷史是可以隨意打扮的,也有人認為胡適指的是歷史被人隨意打扮的事實。
可以推斷,就算胡適說過這句話,他的意思也不大可能是人們說的第一種。胡適是一個有考據癖的人,如果他認為歷史可以、應當並且就是任人打扮的,他就不會痴迷考據了,因為不再有意義——考據本是對史實的追究。
作家是以打扮歷史為職業的人,但如何打扮,又因認識、觀念、審美、手法的不同而各異。有的人喜歡濃墨重彩,動筆之前,先已對傳主滿懷了無限的崇敬或是深深的鄙夷,他所急於呈現給讀者的,不是傳主的面目,而是自己的情緒。人物亮相時,觀眾只見角色臉譜與化妝師的功夫,演員的本來面目則深藏油彩之後。有的人則喜歡添削剜補、改來改去,只顧使筆下人物合乎他心目中的理想形象,而全不管他生來的長相。這種心理,有點近似於魯迅在日本學醫畫下臂血管的情形——他為了畫面好看,競稍稍移動了血管位置。藤野批評他:“解剖圖不是美術,實物是那么樣的,我們沒法改換它。”魯迅聽了,心裡“還不服氣”。我們有不少寫作的人,對於忠實歷史的呼聲,心裡也是不大服氣的。
人的血管圖繪得準不準,還可以隨時弄個屍體來解剖看看,可是歷史,我們是回不去的,只能看描繪,這就要命了。除了“不服氣”,還有主觀、偏見等因素。歷史,還不就是個被人任意打扮乃至整容的小姑娘嗎?
本書作者給傳主化的大概屬於“無為”妝,連淡妝也談不上,反倒亟欲把人面洗盡鉛華而後快,讓傳主與讀者素麵相對。頂多把鼻毛剪剪,把頭髮攏一攏——即便因此露出了額上的疤痕,也不肯用劉海兒來掩飾。
真實的東西可能會使人灰心、傷心甚至噁心,但這都不應成為躲避真實的理由,更不應成為文飾真相的藉口。換言之,沒有什麼比讓讀者了解真相更重要的了。
一部傳記作品,不可避免地要臧否人物,哪怕不說一句好壞,即使在選材上,也不可避免地帶有個人的主觀傾向,但這也不應成為藉機寄賣個人好惡、把個人愛憎強加於讀者的藉口。傳記作者的責任,對傳主,在於應有不造神的覺悟;對讀者,在於恢復他們對歷史的信心,不再對紙上的歷史起疑心。 本書作者的國中是在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念的,“文化大革命”中這所學校更名為“魯迅中學”。入學的第一天,校長照例訓話。歲月更迭,別的話都忘了,只記得一句:魯迅是我們學校的驕傲。可直到作者離開這所學校的那一天,也沒弄清楚魯迅與這所學校到底是什麼關係。這下好了,少年時欠下的問題,到現在來還了,用一本書來還。
現在學校里有一幢坐北朝南的兩層磚木結構的小洋樓,我曾親往察看,已被闢為“南京魯迅紀念館”,它原是創建於清朝晚期的江南陸師學堂的德籍教員樓。魯迅畢業於陸師學堂附設在此的礦路學堂,南師附中的前身中央大學附中於1946年遷入陸師學堂暨礦路學堂原址……簡言之,魯迅與南師附中的關聯僅僅是他可能曾出入過這幢小洋樓。
儘管魯迅與南師附中的關聯是如此細若遊絲,但學校與社會的放大,仍然使當時正處於“世界觀形成時期”的作者格外注意,她對魯迅的不趨炎附勢有著深深的共鳴,對他的特立獨行和批判精神充滿敬仰,於是魯迅就成了她心中一直想要描繪的人物。如今這個願望已遂,想作者心裡一定欣欣然吧?
王一心
2013年11月17日定稿
序言
1936年10月19日上午,周作人按部就班地去學校上班。來到學校,走進課堂,他宣布:“今早家兄不幸在上海病逝,不好意思,對不起了,今天的課就不上了。”離開學校,他叫上在北京圖書館工作的友人宋子佩一塊兒去了西三條魯迅住處,見母親魯瑞和大嫂朱安。魯迅對母親魯瑞一向很敬佩,他曾很驕傲地說:我的母親如果年輕二三十歲,或許能成為女英雄。一看見周作人和宋子佩同時出現在自己面前,魯瑞就猜到,久居上海的魯迅出事了。周、宋實話實說,告訴魯瑞(還有朱安):“魯迅今天凌晨去世了。”
魯瑞沒有哭,照她自己的說法:“我倒不哭。不過兩腿發抖得厲害,簡直不能獨自舉步了。”表面上越表現得堅強,越顯她內心的巨大悲傷。魯迅的朋友孫伏園去看她,她對他說:“論壽,五十六歲也不算短了,只是我的壽太長了些,譬如我去年死了,今年不是什麼也不知道了么。”面對一撥撥前來悼念的友朋,魯瑞不流一滴眼淚,很平和很鎮靜地追思他的愛兒:
“大先生所以死得這樣早,都是因為太勞苦,又好生氣,他罵人雖然罵得很厲害,但是都是人家去惹他的。他在未寫罵人的文章以前,自己已氣得死去活來,所以他實在是氣極了才罵人的。”
魯瑞總結得不錯。因為工作辛苦而積勞,因為被壓迫被“圍剿”而生氣,魯迅在1935年的時候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主要是肺部有毛病。他沒有稍作停歇,反而好像擔心不久於人世似的更加努力工作。年底,他爭分奪秒地編輯自己的小說、雜文集。然後,他用48篇雜文組成的《且介亭雜文二集》迎來了新的一年——1936年。瞿秋白被殺害後,魯迅一直惦記著要為他出版一部遺集以告慰他在天之靈,最後確定的瞿秋白文集定名《海上述林》,分上下兩卷,上卷《辨林》,下卷《藻林》,魯迅親自作序,還一字一句地校改。遺憾的是,他只看到上卷出版,卻無法看到下卷問世。同時,他花了不少工夫,費了不少精力,終於讓專門刊登翻譯作品的《譯文》得以復刊。
從許廣平的一段回憶中可以感知病中的魯迅仍然渾身豎著利刺:“今年的一整個夏天,正是魯迅先生被病纏繞得透不過氣來的時光,許多愛護他的人,都為了這個訊息著急。然而病狀有些好起來了。在那個時候,他說出一個夢:‘他走出去,他見兩旁埋伏著兩個人,打算給他攻擊,他想:你們要當著我生病的時候攻擊我?不要緊,我身邊還有匕首呢,投出去擲在敵人身上。’他夢後不久,病更減輕了。一切的徵候逐漸消滅了。他可以稍稍散步些時,可以有力氣拔出身邊的匕首投向敵人,還可以看看電影,生活生活。”
但魯迅對自己的病狀心知肚明,他對友人坦言他的病“其實是不會痊癒的”,因此他在1936年9月的時候,寫了一篇遺囑式的文章,直接取名《死》。其中最讓人震撼的“囑咐”:一則“一個都不寬恕”——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至死沒有寬恕曾經與他打過筆仗的陳西瀅、梁實秋,還有其他人。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不容忍、不苟且,有時還有些冷漠有些尖刻,但的確很少有人一以貫之地做到像他那樣的強硬、堅持、不妥協;一則“忘記我”——他的“可利用”價值注定他難以被人忘記。幾十年來,他被樹為“旗幟”,他被奉為“神”和“聖”,他的小說被視為新文化運動的標桿,他的雜文被當作插在敵人心臟的尖刀;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紀念室在他的足跡所經過的許多地方生根開花,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學校、公園、道路遍布各地;沒有人沒有讀過他的文章,沒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沒有人不會吟誦他的名句。他的一切,“經典”了一代又一代。他身後的熱鬧似乎補償了他生前的寂寞,但這“補償”未必是他需要的。後人違背了他的遺願,不僅沒有忘記他,反而用異乎尋常的嘈雜和喧囂將他包圍和侵吞,讓他一刻也未得安生和清靜。
魯瑞沒有哭,照她自己的說法:“我倒不哭。不過兩腿發抖得厲害,簡直不能獨自舉步了。”表面上越表現得堅強,越顯她內心的巨大悲傷。魯迅的朋友孫伏園去看她,她對他說:“論壽,五十六歲也不算短了,只是我的壽太長了些,譬如我去年死了,今年不是什麼也不知道了么。”面對一撥撥前來悼念的友朋,魯瑞不流一滴眼淚,很平和很鎮靜地追思他的愛兒:
“大先生所以死得這樣早,都是因為太勞苦,又好生氣,他罵人雖然罵得很厲害,但是都是人家去惹他的。他在未寫罵人的文章以前,自己已氣得死去活來,所以他實在是氣極了才罵人的。”
魯瑞總結得不錯。因為工作辛苦而積勞,因為被壓迫被“圍剿”而生氣,魯迅在1935年的時候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主要是肺部有毛病。他沒有稍作停歇,反而好像擔心不久於人世似的更加努力工作。年底,他爭分奪秒地編輯自己的小說、雜文集。然後,他用48篇雜文組成的《且介亭雜文二集》迎來了新的一年——1936年。瞿秋白被殺害後,魯迅一直惦記著要為他出版一部遺集以告慰他在天之靈,最後確定的瞿秋白文集定名《海上述林》,分上下兩卷,上卷《辨林》,下卷《藻林》,魯迅親自作序,還一字一句地校改。遺憾的是,他只看到上卷出版,卻無法看到下卷問世。同時,他花了不少工夫,費了不少精力,終於讓專門刊登翻譯作品的《譯文》得以復刊。
從許廣平的一段回憶中可以感知病中的魯迅仍然渾身豎著利刺:“今年的一整個夏天,正是魯迅先生被病纏繞得透不過氣來的時光,許多愛護他的人,都為了這個訊息著急。然而病狀有些好起來了。在那個時候,他說出一個夢:‘他走出去,他見兩旁埋伏著兩個人,打算給他攻擊,他想:你們要當著我生病的時候攻擊我?不要緊,我身邊還有匕首呢,投出去擲在敵人身上。’他夢後不久,病更減輕了。一切的徵候逐漸消滅了。他可以稍稍散步些時,可以有力氣拔出身邊的匕首投向敵人,還可以看看電影,生活生活。”
但魯迅對自己的病狀心知肚明,他對友人坦言他的病“其實是不會痊癒的”,因此他在1936年9月的時候,寫了一篇遺囑式的文章,直接取名《死》。其中最讓人震撼的“囑咐”:一則“一個都不寬恕”——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至死沒有寬恕曾經與他打過筆仗的陳西瀅、梁實秋,還有其他人。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不容忍、不苟且,有時還有些冷漠有些尖刻,但的確很少有人一以貫之地做到像他那樣的強硬、堅持、不妥協;一則“忘記我”——他的“可利用”價值注定他難以被人忘記。幾十年來,他被樹為“旗幟”,他被奉為“神”和“聖”,他的小說被視為新文化運動的標桿,他的雜文被當作插在敵人心臟的尖刀;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紀念室在他的足跡所經過的許多地方生根開花,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學校、公園、道路遍布各地;沒有人沒有讀過他的文章,沒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沒有人不會吟誦他的名句。他的一切,“經典”了一代又一代。他身後的熱鬧似乎補償了他生前的寂寞,但這“補償”未必是他需要的。後人違背了他的遺願,不僅沒有忘記他,反而用異乎尋常的嘈雜和喧囂將他包圍和侵吞,讓他一刻也未得安生和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