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堤

魯肅堤

東漢建安年間,吳、蜀雙方在益陽屯兵對峙。後來關羽單刀赴會,與魯肅議和,魯肅移駐資江北岸。魯肅在北岸建築土城,人們稱為“魯肅城”.後因土城久經風雨蝕化,廢棄成堤,故稱魯肅堤。明朝嘉靖三十年(1551年)開始拓魯肅堤,修築城牆,築有銀城(東門)、金城(西門)、迎恩(南門)、拱極(北門)四座城門。

基本介紹

  • 本名:魯肅堤
  • 所處時代:東漢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不詳
  • 性別:男
簡介,地理位置,相關詩詞,人文歷史,

簡介

清朝乾隆三十年重築城牆,嘉慶年間竣工。城牆呈不規則四邊形狀,且青磚砌築,東、西、南三面開門設啟閘。光緒三年(1876年),知縣吳兆熊主持,再次進行修建。
民國時期,國民黨軍隊毀城牆修工事,縣長王秉丞拆城牆,使古城牆遭到破壞。現東、南、北三方青磚城牆和東門殘存,城牆基寬4米,頂面寬2.55米,殘高2.7米—3米。南、北城牆均為防洪大堤,東門石門保存較好。

地理位置

魯肅堤在益陽市西門口一帶。魯肅堤又名魯肅城。相傳乃魯子敬拒關候於益陽時所築,為益陽故城,這是有案可查的益陽最早的城牆。據清同治《益陽縣誌》記載:東漢建安20年(公元215年)孫權向劉備索荊州,劉備不允,孫權大怒,一氣之下派大將呂蒙進取長沙。劉備得知後,令義弟關羽駐守益陽,以便增援長沙。孫權再次增援兵,遺魯肅拒關羽於益陽。不料,魯肅先於關羽抵達,遂駐軍於江北縣城。為便於安營紮寨,加強防禦,魯肅指揮將士,夜間堅守操練,白晝修築工事,築堤高三米寬一米,長數百米,為益陽故城。千餘年來,世事變遷城池蝕化。自明清以後,遂改城為堤。

相關詩詞

古人李昌俊曰:
魯臨淮是古奇男,
萬馬西來此駐驂;
留下一堤春草綠,
鷓鴣聲里唱江南。

人文歷史

在現在益陽東門口的老街上,可見到一塊標明地名的巷牌;魯肅巷,再往前走,可看到不到100米的一截高兩米、青磚夾黑土結構的土堤,土堤上面嵌有一塊1984年由益陽縣政府頒布的魯肅堤作為縣文物重點保護的公告,這就是益陽人傳說了上千年的“魯肅堤”。
魯肅為何要在益陽築堤,堤的作用是什麼?《益陽縣誌》上沒有說明,而問當地居民,說法居然是有幾種;一說就是城牆,二說是防汛用的,三說是防兵的,具體講,就是怕曹操來打益陽。四說是和關羽單刀會時所築,防關羽的。看到這些雜亂無章的說法,我們覺得有必要把它考查整理出來,還原歷史原來的真正作用和目的,以正視聽。
考查魯肅和三國時期的歷史;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關羽與魯肅隔資江單刀會之後,當年秋,因曹操攻擊西川,蜀國要孫權出兵攻打皖城來分散曹操的兵力,不得不將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還給孫權,蜀國撤兵,益陽屬於東吳。自然,這年入冬時魯肅也就以戊邊大吏的身份移駕江北,住進了益陽城內。
但魯肅住進益陽城內後,卻是個十分苦的苦差,魯肅是一個有長者之風的君子,《吳書》這樣評價:“肅為人方嚴,寡於玩飾,內外節儉,不務俗好。治軍整頓,禁令必行,雖在軍陳,手不釋卷。又善談論,能屬文辭,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周瑜之後,肅為之冠”。但在那個“兵不厭詐”的戰亂時期,厚道的君子之風往往是會吃虧的,雖然在促成孫劉聯合抗曹中,魯肅起了決定性作用。魯肅從大局考慮,又勸說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繼續鞏固孫劉聯盟,然而,在歸還荊州的問題上,魯肅卻成了照鏡子的豬八戒-----兩面不是人,是一個十分費力不討好的苦差,一方面,他要繼續維繫蜀吳聯盟的大局,另一方面,他希望劉備和諸葛亮有君子之風,歸還荊州,履行其諾言,但又不得不時時刻刻將劉備和諸葛亮作小人提防,因為他們的邊界就在對面不遠的武陵(常德),這是隨時可來進犯或與已經歸還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聯絡內外夾攻的。再一方面,他又要履行他在吳主孫權面前的擔保,荊州是他主張借給劉備的,現歸還荊州遇到這么多的麻煩,都是因他的責任而起,孫權雖沒有十分責怪他,但也有些埋怨,孫權說起魯肅時說:“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子敬答孤書云:‘帝王之起,皆有驅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內不能辦,外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責也。”
(《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 這些難以理清和現實的矛盾糾纏著他,因此,仁厚的魯肅活得十分累。
魯肅的困境是一回事,但具體築堤又是怎么會事呢?我們現在可以從留下來的那一截堤作分析研究;這截堤是東北----西南走向,老堤是一直延伸到資江河邊(延伸的部分已經被毀了),這就顯然不是防汛擋水的,而又只有數百米東北----西南走向的一條直堤,也就不是城牆了,排除這兩個作用後,就只剩下“擋人”的作用了,那么,是擋東南方向來的人也還是擋西南方向來的人呢?從現在居住的情況來看,似乎是擋東南方向來的人,因為居民都住在西南邊,其實,這是後來大碼頭文化崛起城市西移的緣故,如果我們從戰爭的常識來看,東南方向就是資水和洞庭湖,本身就是天然屏障,歷史上也是吳國的後方,是不需要防備抵擋的,因此,是防備抵擋西北方來的入侵者,說白了,就是防備抵擋來自武陵(常德)的蜀國入侵者,是專門為了防止關羽和鞏志來襲擊的,今天看起來雖只有兩米多高的一段土牆,但在冷兵器時代,防止箭射和馬沖是相當起作用的。然而,這道堤終究沒有起作用,大概是蜀國看到是魯肅駐守益陽的緣故吧?
但隨著事過境遷,魯肅堤也發生了巨大的滄桑改變,1938年,日本人的飛機轟炸了益陽,那時守益陽城的國民黨駐軍,以為飛機轟炸後日本人馬上就會派地面部隊打進益陽,於是,與軍民一道共同築工事抵擋日本人,其指揮官因聽信了當地人傳說魯肅堤有抵擋入侵者的神氣功效,竟要民工把魯肅堤挖毀來修築工事,魯肅堤也就因此被毀掉大半。但此後日本人並沒有馬上進入益陽,原因是益陽這裡是國民政府西撤的交通要道,飛機來這裡轟炸,只是偵察破壞而已,但許多益陽人則認為這是魯肅堤修築工事所起的保護作用,自然,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因1944年6月,日本人還是占領了益陽,不過,這是另外的話題,這裡不細述。
魯肅以長者之風待人,而劉備和諸葛亮以自身集團的利益,把這位厚道的老朋友弄得里外不是人,已經很對不起他了,平心而論,劉備和諸葛亮在魯肅面前是做了小人的,這一點,劉、諸二人心中是有數的,也是愧疚的。
兩年後(公元217年),魯肅累死在益陽任上,屍體運回吳國的巴丘(岳陽),孫權親自為其選址安葬,也算是對這位厚道的長者一個安慰,自然,這也是吳國所給的最高破格待遇。而此時遠在四川成都的劉備和諸葛亮聞訊,也在成都破格的舉行了大型的悼亡儀式,諸葛亮親自為魯肅守孝三天,也算是對死者魯肅的賠禮和道歉吧!
魯肅堤1700多年來都橫在益陽,雖然它沒有具體起到任何作用,自然也就沒有造成廝殺的流血戰爭,但它卻似乎告訴我們一個很深刻的做人道理;國家、戰爭、敵人,在對待和處理這些糾紛和利益的時候,人性始終應該是第一位的,善良厚道才是做人的根本,也就是我們今天提倡的“以人為本”。
我們就守在魯肅堤旁邊,但願多數人都能讀懂這個道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