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孫漂流記/好學生世界名著勵志經典

基本介紹

  • 書名:魯濱孫漂流記/好學生世界名著勵志經典
  • 出版社:學習出版社
  • 頁數:167頁
  • 開本:16
  • 作者:楊慶祥 丹尼爾·笛福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丹尼爾·笛福編著的《魯濱孫漂流記》是一部流傳很廣,影響很大的文學名著。它表現了強烈的資產階級進取精神和啟蒙意識。作者用生動逼真的細節把虛構的情景寫得使人如同身臨其境,使故事具有強烈的真實感。小說主人公魯濱遜也成為歐洲文學史上一個很著名的文學形象。

作者簡介

作者:(英)丹尼爾·笛福 編者:陶林燕 改編:楊慶祥
丹尼爾·笛福(1660—1731)。英國著名作家,新聞記者。他是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可讀性強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魯濱孫漂流記》是其代表作品。

媒體推薦

《魯濱孫漂流記》體現了人類的普遍性。——英國詩人、評論家柯爾律治
每個正成長的男孩都應該讀讀這本書。——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首次出海
第二章 海上奇遇
第三章 遭遇颶風
第四章 僥倖登岸
第五章 流落孤島
第六章 荒島求生
第七章 重返家園

文摘

我於一六三二年出生於英國的約克市。我們不是本地人。我父親本來是德國不萊梅人,他先在英國的赫爾市經商,最後在約克市定居,並在那兒和我的母親結婚。我母親娘家姓魯濱孫,在當地頗有名望,因而給我取名叫魯濱孫·克羅伊茨內。因為英國人讀“克羅伊茨”這個詞比較拗口,所以我的朋友們都叫我克羅索。
我有兩個哥哥。大哥是一個步兵團中校,他後來在作戰時陣亡。二哥至今下落不明,就像我父母不知道我的情況一樣。
我是家裡的小兒子,當時,我父親年紀已經很大了,他讓我接受了不錯的教育。但我對一切都沒有興趣,僅僅喜歡胡思亂想,一心想著出海遠航。我的這種固執的性格,似乎注定了我以後悲慘的命運。
我父親是一個老成持重的人,他從不同意我離家遠航。他要我安心留在家裡,並承諾給我安排一個舒適的生活。他經常開導我,給我很多有益的忠告。有一次他找我談心,勸我不要離開家,他說他會永遠為我祈禱,如果我固執己見,將來遭遇到什麼不幸,上帝一定不會保佑我。他斷言將來我會後悔自己沒有聽從他的勸告。
這次談話讓我深受感動。我決心安心留在家裡不再想航海的事情了。但是,才過了幾天,我就把自己留在家裡的決心丟到九霄雲外去了。為了說服父親,我決定請母親幫忙。於是有一天我在母親心情較好的時候找到了她,我說我既不想當學徒也不想做法律助手,我一心想到外面去見見世面,除此之外我什麼事也不想乾。我說希望她能去父親那兒為我說情,讓他答應我出去航海一次試一試,如果我發現自己並不適合航海的生活,那我就會回家,並將加倍努力工作,彌補我以前浪費的時間和精力。
誰知我母親聽了我的話後大發雷霆。她說,這么做是毫無用處的,你應該非常清楚你父親的性格以及這件事情的利害關係,她還說,她難以理解我固執的想法。她要我相信誰都不會同意我出洋遠航,她也不會幫助我去父親那裡說情。免得以後我航海出事情了,會埋怨於她。
雖然我母親當面拒絕了我的請求,但事後我了解到她其實把我們的談話都告訴了父親,父親聽後更加擔憂我的情況了。他對母親嘆息說,這孩子要是真到海外去了,可能會成為這個世界上命運最悲慘的人,因此,他無論如何都不會讓我去航海的。
就這樣又過了一年時間,我終於離家出走了。有一天,我偶然來到赫爾市散心,我在那裡碰到了一個老朋友,他說他將乘他父親的船去倫敦,並慫恿我可以不必付船費與他們一起去。
在他的誘惑下,我於一六五一年九月一日登上了一艘開往倫敦的船。我覺得可能沒有一個外出冒險的年輕人會像我這樣倒霉。我們的船一駛出恆比爾河(恆比爾河,又作亨伯河,發源於英格蘭中部,流入北海)就颳起了大風,大風大浪,讓人非常恐怖。因為我以前從沒坐過船,所以感到非常難受,心裡又非常害怕。這時,我感到有些後悔了。我不聽父母之命,上帝這么快就懲罰我了,上天真是很公平。
風暴越刮越猛,海面波濤洶湧,我感到海浪隨時會將我們吞沒。每次船跌入波濤時,我就害怕它會沉入海底再也浮不起來了。在這種恐懼的心情下,我無數次發誓,無數次下定決心,只要在這次航行中保全了性命,只要我一離開大海踏上陸地,我就馬上回家,回到父母的身邊,今生今世再也不乘船出海了。我將聽從父親的勸告,再也不固執己見、自尋煩惱了。
第二天,暴風雨終於過去了,海面平靜下來,傍晚的時候,天氣晴朗,風平浪靜,真是一個美麗可愛的黃昏。當晚和翌日的清晨,天氣依然晴朗,落日和日出在大海的映襯下顯得異常壯觀,陽光照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上,令人心曠神怡。我以前從未見過如此的美麗景色。
那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所以第二天不再暈船了,精神也非常不錯。那位引誘我遠航的朋友知道我前兩天很不舒服,就過來看我。
“喂,朋友,”他拍拍我的肩膀說,“你現在覺得怎樣?那天晚上吹起的一點微風把你嚇壞了吧?”
“你覺得那是一點微風嗎?”我說,“我覺得那是一場多么可怕的風暴啊!”
“風暴?”他非常驚訝,“那也稱得上風暴?那算得了什麼!這點兒風我們根本沒放在眼裡。不過你是初次出海,也難怪會大驚小怪,不過沒關係,朋友,我們喝酒去吧,把那些不愉快的事情統統忘掉!你看,大氣多好啊!”
我們像其他所有的水手那樣,調製了很多甜酒,暢飲起來,結果我被灌得酩酊大醉。把前兩天對自己過去行為的懺悔與反省,以及對未來下的決心,統統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在大風暴之後,我們的船走得比較緩慢,天氣雖然晴朗,但航船一直是逆風行駛。航行到第六天的時候,我們到達了英國的雅茅斯港口。我們不得不在這裡停泊拋錨。
我們本來不該在此停泊太長時間,而是應該趁著潮水儘快駛入河口。但是風颳得太緊,無法航行。航船大約停了,四五天之後,風勢越來越兇猛。這個港口素來被認為是個良港,加上我們船的錨十分牢固,船上的所有航行設備也都十分結實,因此水手們對大風都滿不在乎,一點也不害怕,依然每天飲酒作樂,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毫無察覺。到第八天早晨,風勢驟然增大。於是全體船員才被動員起來,落下中帆,把船上的一切物件都安頓好,以便能頂住狂風,安然停泊。到了中午的時候,風勢越來越狂暴,大海也捲起了滔天巨浪,我們的船頭甚至好幾次鑽入水中,船里也因此進了一些水。
風暴來勢大得可怕,水手們的臉上都露出了害怕的神情。船長小心謹慎,鎮靜地指揮大家抵抗風暴,保護航船,他不斷出入自己的艙房,我好幾次聽到他低聲咕噥著:“上帝啊,可憐可憐我們吧!我們都活不了啦!我們都要完蛋了!”我走出自己的艙房站在甲板上放眼看去,只見滿目淒涼,海上巨浪滔天,每隔三四分鐘就向我們撲來。我以前從來沒有見,過這么悲慘的景象。P1-4

序言

丹尼爾·笛福(1660—1731),英國著名小說家。出生於倫敦。父親是個小油燭商人。他接受過中等教育,信奉不屬於英國國教的長老會教派。二十多歲時就開始經商,經營過內衣、菸酒、羊毛織品等等,並曾因此到過歐洲大陸各國。1692年經商破產,他負債累累,為了謀生從事過多種工作。他曾經充當政府的秘密情報員,設計過各種開發事業,同時還從事寫作。笛福在政治上反對封建專制,主張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曾因為發表諷刺政府的言論被處以枷刑示眾三次。笛福一直到59歲時才開始z5作小說。1719年發表了《魯濱孫漂流記》第一部,大受歡迎,同年又出版了續篇。1720年又寫了《魯濱孫的沉思集》。此後相繼寫了《辛格頓船長》(1720)、《摩爾·弗蘭德斯》(1722)、《傑克上校》(1722)和《羅克薩娜》(1724)等小說。
《魯濱孫漂流記》是笛福最成功的一部小說。這部小說取材於當時的真實事件,講述了一個年輕的英國水手魯濱孫因船隻失事而流落荒島孤獨求生的故事。整部小說可以分作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魯濱孫離家三次航海,並在巴西買了一處種植園;第二部分講述魯濱孫在海上荒島的生活經歷;第三部分敘述魯濱孫從荒島回來以後的一些事情。第二部分是小說的主體部分,在這一部分裡面,小說的主人公魯濱孫在進退無路,悲觀失望之餘,開始想辦法努力自救。他依靠自己的雙手,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到的簡單工具,進行艱苦的勞動和工作——造小船,建房子,挖地洞,築院牆,修田地,種糧食,養牲畜……最後,他把這座荒島建設成了一處適合人類生活的人間樂土。
小說主要塑造了魯濱孫這一人物形象,魯濱孫雖然出生於中產階級家庭,但他卻並不滿足於這種平庸的生活,在他的內心深處一直有一種力量讓他不停地去行動,去追求,去冒險。正是在這種力量的鼓舞之下,他沒有聽從父母的勸告,數次出海遠航。他熱愛勞動,性格堅毅,善於經營,在對大自然不斷的征服中不僅積累了巨大的財富,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人與自然的鬥爭,魯濱孫體會到了人類的尊嚴和勇氣。魯濱孫的這種積極進取、永不放棄的形象,不僅反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新興資產階級的精神風貌,也體現了人類在面對困境、災難時從容應對、艱苦奮鬥的樂觀主義精神。
《魯濱孫漂流記》是一部現實主義力作。這不僅體現在內容上,也體現在藝術風格上。笛福採用平鋪直敘的方式來展開他的故事,故事的時間、地點確定,故事的發生、發展、結局毫無出人意料的地方。語言樸實無華,毫無雕琢,都是日常用語,容易被讀者接受和理解。可以說,《魯濱孫漂流記》是一部普通人寫的關於普通人的生活故事。它的出現開闢了現實主義小說在英國的發展道路,在英國文學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當然,由於它是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發展初期的作品,所以在藝術上還存在很多不成熟之處,敘述有很多重複囉嗦的地方,人物刻畫比較粗糙,結構很單一。但這些並不影響它在英國文學和世界文學中的重要地位。
《魯濱孫漂流記》的第一版於1719年4月出版發行,當時就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在短短的4個月內就重印了4次,到19世紀末,它的各種版本、譯本、仿本已經多達七百多個。今天,它已經成為世界上流傳最為廣泛的文學名著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