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東大學齊魯法治文化建設研究基地這一研究平台,聚焦主題、彰顯特色,形成了膠東法治文化、依法行政與法治文化、地方立法與法治文化等多元化的研究主題,為師生搭建了更加廣闊的法學研究平台,整合了學院法制史、刑法、刑訴法等專業的教師資源,推進師生更好地投身於齊魯法治文化建設研究中,增強了我校在齊魯法治文化研究方面的實力,擴大了我校在整個山東省法治文化建設中的影響力,為形塑法治文化、推進法治實踐貢獻了力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魯東大學齊魯法治文化建設研究基地
- 主管部門:魯東大學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魯東大學齊魯法治文化建設研究
發展歷史
齊魯法治文化建設研究基地是中共山東省政法委員會、山東省法學會於2019年12月批准成立的學術研究機構,旨在發掘、研究、傳承齊魯優秀法治文化,推進齊魯法治文化建設,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任務,是加快法治山東建設,鞏固意識形態陣地的重要內容,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魯東大學於2019年12月11日在濟寧曲阜召開的齊魯法治文化建設推進會上獲批“齊魯法治文化建設研究基地”,成為獲此榮譽的九所山東高校之一。
科研條件
魯東大學齊魯法治文化建設研究基地依託魯東大學法學院,與魯東大學行政法治研究所相結合,堅持法治文化研究與法治實踐服務並重的發展思路,最佳化校內外學術資源,整合高等院校、黨政機關、實務部門、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建立研究團隊,搭建理論與實務深度融合的學術交流平台。
科研成就
自成功獲評首批齊魯法治文化建設研究基地以來,法學院在已取得的相關成績的基礎上,大力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堅持以強化平台建設推進法治文化研究,堅持以服務社會需求助力法治文化研究,堅持以助力法治實踐促進法治文化研究,不斷與膠東法治文化相融合,充分挖掘、深入研究膠東法治文化,推進優秀傳統法治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探索與傳承地域性、時代性的法治文化,融入司法實踐,引導法治研究,積極為打造法治山東金招牌貢獻力量,尋求更專業地投身齊魯法治文化建設研究的途徑。具有地域特色和時代特徵的檢察制度史是法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相關問題的研究具有進一步豐富多元化、多層次的檢察文化的價值,也是深入發掘和弘揚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重要途徑;同時,具有地域特色的膠東抗日根據地檢察制度史所體現的法治文化,亦是膠東地區區域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在中國革命根據地法制史研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膠東抗日根據地檢察制度的研究能有效宣傳法治思想,推動地域文化發展。魯東大學齊魯法治文化建設研究基地選取膠東抗日根據地檢察制度研究作為突破口,圍繞“膠東抗日根據地司法檢察制度演進”“膠東抗日根據地司法檢察機構演進”“膠東抗日根據地檢察權的配置、運行”“膠東抗日根據地檢察官制度”“膠東抗日根據地檢委會制度”開展了系列研究,申報了以“膠東抗日根據地人民檢察制度研究”為題的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專題調研和理論研究課題,並多次與煙臺市牟平區檢察院聯合召開膠東抗日根據地時期人民檢察制度研討會。豐富了山東地區檢察制度史的研究成果,有助於弘揚山東地區的檢察文化、法治文化,有利於對膠東地區的地域文化再認識。民主與法制網報導了這一法治文化研究的合作。
2020年4月24日下午,魯東大學舉行齊魯法治文化建設研究基地揭牌儀式暨革命根據地時期膠東地區檢察制度研討會。黨委常委、副校長亢世勇與煙臺市牟平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孫延傑共同為基地揭牌。亢世勇代表學校為孫延傑頒發了基地研究員聘書。來自牟平區人民檢察院、魯東大學法學院、《魯東大學學報(哲社版)》的專家學者出席揭牌儀式並進行了交流研討。活動在校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日報社人民數字、民主與法制網、大眾網、中國山東網、大小新聞等多家知名媒體進行了報導。6月23日,煙臺市法學會到法學院對基地建設情況進行調研指導,進一步推動了基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