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曉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魯曉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魯曉波,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魯曉波
  • 國籍:中國
  • 職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 畢業院校:中央工藝美院
  • 代表作品:《數字圖形界面藝術設計》,《工業設計程式與方法》等
人物經歷,任免信息,研究方向,主要貢獻,學術成果,教學情況,出版著作,人物專訪,

人物經歷

1978至1982年中央工藝美院畢業,1982至2000年中央工藝美院教師、副系主任、主任,2000至2002年美國微軟研究院掌上電腦界面設計客座研究員,2002-2011年任清華大學美院副院長、信息藝術設計系主任,現任清華大學美院院長。
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博士生導師。
曾兼任中國教育部工業設計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協全國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工業設計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和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等職務。

任免信息

2018年12月24日,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閉幕,大會選舉魯曉波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研究方向

以計算為中心的社會發展趨勢必將促進設計學科發生根本性的變革,非物質的信息成為了設計的本體,因此需要建構新的設計理論、設計思維、設計方法和程式,以及設計美學範式和設計評價準則,形成一個適合非物質社會發展趨勢的新的設計學科體系。同時,由於設計本身及其服務對象的複雜性,設計的多學科融合成為了必然要求。我們本著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思想,堅持交叉學科發展的思路,基於一個高起點的國際藝術與設計平台,在信息互動設計、數字娛樂設計、移動服務設計和新媒體藝術設計等領域進行了廣泛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以激發人們以人文尺度對人類社會的存在狀態和發展趨勢進行批判性思考,促使人們以藝術的方式和美學的思維來審視這個人類賴以生存的數位化世界,從而增強對人類本質問題——有關自然的、感官的、審美的和情感的等方面的關注,發展信息生態視野中的可持續性設計。
魯曉波教授近照魯曉波教授近照

主要貢獻

學術成果

魯曉波教授在信息藝術設計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藝術創作和設計實踐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他在《裝飾》、《文藝研究》、《美術觀察》和《科技導報》等專業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幾十篇,出版編著多部,如《數字圖形界面設計》;多次在北京國際新媒體藝術展暨論壇、亞洲(日本)國際設計大會、國際藝術與科學作品展暨論壇、國際互動設計論壇和中國人機互動論壇等做主題學術報告;他的藝術設計作品曾多次入選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獲中國工業設計金獎和國際藝術與科學作品展最高獎等獎項;他曾主持或參與了許多縱向、橫向科研項目,其中包括“985”藝術與科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項目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以及中國鐵路客運專線信息導識系統設計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湖南館展示設計總體創意策劃項目等,由魯曉波教授主要負責的信息藝術設計系、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與微軟、諾基亞、IBM、寶潔、聯想、美的等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和企業有著密切的產學研合作關係。

教學情況

1. 設計、價值與體驗
設計的價值是創造完美的用戶體驗,不僅包括基本的用戶使用體驗,而且包括服務等體驗,以及此過程中形成的對於整個品牌的體驗。設計能夠創造價值,除了經濟價值,設計更應關注的是對於個體、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的生態的價值追求。課程在回顧人類價值演化歷史脈絡的基礎上,立足現代社會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等時代特徵的分析,從各個角度探索了價值理論及其相關的案例分析。課程著重介紹了體驗設計的相關基礎理論知識,從一個廣闊的角度對設計、價值和體驗進行了系統性的分析。
2. 信息藝術及設計趨勢
課程主要通過大量影像資料以及文獻閱讀,描述出信息藝術與設計的基本理論、發展過程及其前沿趨勢。相關內容包括信息藝術與設計的理論依據、設計方法和程式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等,其以跨學科的視角,通過具體的創意設計實踐來探索一個寬闊的學科背景下的對於人類社會某些基本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在巨觀層面上形成對於學科發展趨勢的把握。

出版著作

《數字圖形界面藝術設計》
作者:魯曉波 ISBN:730212077
出版社:清華大學 出版日期:2006-4-1
原價:¥38.0元
《工業設計程式與方法》
作者:魯曉波 ISBN:730211535
出版社:清華大學 出版日期:2005-11-1
原價:¥32.0元
《工業設計程式與方法》
作者:魯曉波趙超 ISBN:730211535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
原價:¥32.0元
《飛躍之線(世紀對話2005第二屆北京國際新媒體藝術展暨論壇)》
作者:魯曉波張嘎 ISBN:730211244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6-01
原價:¥68.0元

人物專訪

媒體:魯院長,能否請您談談此次清華美院與UPA中國的合作?
魯曉波:此次大會促進了雙方交流,是一次難得的盛會。清華美院一直關注國家的發展大計,並與外界有著多樣的合作方式。比如,邀請企業界專業人士做客課堂,為學生們介紹實際案例經驗,或者採用研究項目合作的方式,通過學生到企業里做實習的方式了解行業現狀;此外我們也歡迎企業人員來學校攻讀工程碩士、藝術碩士學位,研討解決企業問題的方法。
媒體:您能從學術角度對用戶界面進行定義么?
魯曉波:我認為用戶界面就是系統與人之間建立的有效聯繫媒介。多年的研究經驗使我相信,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是最自然的方式,即使是人工智慧在現階段也還未達到這種程度。對當下談論得很熱的用戶體驗,我要說的是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體驗,不能泛體驗。技術測試背後的人性化、情感化的東西應該如何合適地套用於人工智慧是職業設計師要抓住的關鍵問題。要做到這一點,可不是簡單的情趣化,設計師需要更多得關注設計大環境,要懷有一種社會責任感。我國在信息產業上有條件趕超外國,國家正在出台政策提高有效的機制,所以擺在青年設計師面前的是機遇多於挑戰的前景,需要儘快抓住。
媒體:可以看出您對青年設計師給予的殷切希望,那么,您能談談當下設計師的積極作用么?
魯曉波:儘管現階段國內的設計環境尚未達到令人滿意的狀態,設計師仍然可以發揮想像力——在限制中發揮想像力,在二者之間尋找平衡。就拿國家高速鐵路設計競標項目來說,之前毫無可以參考的經驗,我們能在與日本設計公司以及國內城規院的競爭中成功中標,靠的就是設計師對用戶敏銳的觀察力和理解力,更重要的是使用能讓客戶信服的表達方式。中國企業有效機制的建立尚未成熟,所以就需要標準化的評價方式、媒體的正面宣傳、政府的大力推廣與領導的積極支持,然而,與這些外因條件相比,現階段最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還是發揮設計師的積極內因作用——既有理想的一面又有理性的一面,設計文化的創造需要設計師具有大政治價值觀,把握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和大方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