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山溝

魯山溝

魯山溝村位於魯山腳下的山溝而得名。東與膠南市楊家坉接壤,北臨琅古堯,西臨龍治大嶺溝,南鄰台家溝、大脈崖溝。全村共有396戶,1267人。總耕地面積為2008畝。該村以王、張、李姓居多,另有蘇、趙、馮、孫、呂、徐等20餘姓,均系漢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魯山溝
  • 地理位置魯山腳下
  • 人口:1267人
  • 耕地面積:2008畝
民俗文化,魯山,魯山廟會,經濟建設,

民俗文化

魯山

地處諸城膠南交界處,海拔256米,山雖不高,卻是濰河膠河白馬河的發源地。這裡風景秀麗,氣候宜人,齊長城在山前,山上有太平天國時期修建的圍牆,娘娘廟,天王殿等遺址尚存。

魯山廟會

每年的四月五日至十日,(俗稱四月初八)是趕山會的日子。四方商客雲集,盛況空前,據說南至江蘇海州,北至壽光萊州,都來魯山廟會進行貿易活動,只可惜上世紀三十年代,土匪占山,山會被迫停辦。魯山暴動一九二五年三月,五座周、管介三等率貧苦農民一百多人在魯山舉行起義,起義後首先搶了琅古堯村大地主丁士三的糧食,分給了貧苦農民,周圍村莊的農民紛紛參加,隊伍很快發展到200餘人。大地主丁士三用騾子拖著銀元到諸城市縣城買通了官府,於五月的一個晚上,官兵500人包圍了魯山,義軍奮起搏鬥,激戰一晚,以軍最終因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起義失敗。
魯山溝

經濟建設

該村歷任領導班子,重視水利的建設,全村有中型水庫10座,使全村百分之八十的農田都能澆上水,改善了種植條件。並在種植好傳統農作物的同時,注重勞務輸出及傳統養殖等致富項目,並發揮水利較好的地塊,種植大洋土豆、荷蘭土豆,使村民經濟收入逐年提高。村民在黨的富民政策的引導下,在新的村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積極開展種植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花生,黃煙,蔬菜的作物的種植,並積極動員農民搞好土地流轉,使很多土地及有力地段,成立農民創造財富,科學發展的新路子。現有三戶農民在村東崖建起養雞場,有二戶村民建起了養豬場。在村西,利用租賃方式,把我們村原來的國小(已閒多年),承租給本村三戶村民建起了養豬場,使得農民的收入、經濟效益提高了很多,並帶動了很多農民都想在2009年一年中建養豬場、養雞場,走科學養殖,共同創造致富的好本領,使農民收入得到更大的提高。魯山溝村,戶戶通有線電視,自來水,農業種植都實現機械化,全村有大型小麥收割機四台,汽車大眾型的八輛,戶戶都有拖拉機,有10餘戶村民都買上了電腦。在改革開放富民政策的感召下,我村現在與前三年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廣大村民生產、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