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樂圖(明末清初朱耷創作紙本水墨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魚樂圖》是明末清初朱耷創作的紙本水墨畫,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魚樂圖
  • 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 作者:朱耷
  • 材質:紙本
  • 畫作類型:水墨畫
  • 現收藏地:南京博物院
  • 幅式:立軸
  • 規格:縱90厘米,橫46厘米
畫作內容,藝術鑑賞,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在畫幅偏下偏右的素紙中畫有一條魚,從畫魚的筆勢來看,作者先畫出魚頭,數筆而出,然後再畫出魚背,另又一條線畫出魚腹,最後畫出魚尾鰭,最末給魚點睛,使一條完整的魚兒躍然紙上。畫中的魚,筆墨簡率豪放,神態極為生動,妙趣橫生。
畫幅左上角作者自題:“三萬六千頃,畢竟有魚行。到爾黃頻,海潮吹上笙。辛重光之十二月既望畫並題。”鈴“八大山人”朱文屐形印、“八大山人”白文方印、“在笑”朱文長方印。

藝術鑑賞

此畫明顯特點之背景不著一筆,連一條象徵性的水波線也不畫,偏偏要留出大片空白。卻給人有波漾之感。背景不畫數塊石頭,也不添畫幾條小魚作陪襯。即便添畫幾條小魚,而魚小,空白多,怎能稱為一幅構圖完整的畫幅呢?可是,山人什麼也不再畫了,僅在畫面上角題了一首五言詩及作畫的時間,又加鈐了三枚印章,便構成了這一幅畫。朱耷將魚兒周圍留出的大片空白,這種空白之處,正是魚兒樂在其中遊動著的透明的水,可見作者的構思獨具匠心。這幅畫中的游魚,“白眼向人”,自題畫詩及“八大山人”四字聯綴起來,既象笑字,又象哭字,表現出他對明亡的沉痛心情,從這條魚的體貌怪誕,神情奇特,顯現出“白眼向人”等情景來看,他用高度強烈的筆墨效果發抒自己高傲、冷漠、苦痛、仇恨、輕蔑等等種種對現實不滿的感情。另外,此題畫詩,是對此畫內容的補充。這幅游魚儘管畫得好,如果沒有這首題畫詩,其意義是不大的。另外,此畫除一條魚兒外,無任何背景,故此題畫詩,對畫幅在構圖上能起到統貫全局,增加氣機的作用。

作者簡介

朱耷(1624—1705年),明宗室寧獻王朱權後裔,封藩南昌,遂為江西南昌人,小名耷。清順治五年(1648年)落髮為僧,法名傳棨。一生字、號、別號甚多,有個山、驢屋驢、人屋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始號八大山人。晚年署款將自己的號“八大山人”四個字以草書體連綴寫,似“哭之”、“笑之”,藉此暗寓他面對富於戲劇性變幻的人生,哭笑不得,百般無奈的感慨之情。他與同為明遺民畫家的石濤、弘仁、髡殘合稱“清初四僧”。書法宗王獻之、顏真卿,淳樸圓潤,自成一格。朱耷中晚年,在書畫作品款署中多使用“八大山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