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梭菌病

魏氏梭菌病

魏氏梭菌病本病又稱產氣莢膜桿菌病。魏氏梭菌性腸炎主要由A型和E型菌及產生的α毒素所致。它廣泛存在於土壤、飼料、蔬菜、污水、糞便中。本病的發生無明顯季節性,除哺乳仔兔外,各種年齡、品種、性別的兔子均有易感性。傳染途徑主要是消化道或傷口,糞便污染的病原在傳播方面起主要作用。本病的主要傳染原是病兔和帶菌兔及排泄物。病原菌自消化道或傷口侵入機體,在小腸和盲腸絨毛膜上大量繁殖並產生強烈的α毒素,改變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使毒素大量進入血液,引起全身性毒血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氏梭菌病
  • 別稱:產氣莢膜桿菌病
  • 分布:土壤、飼料
  • 傳染途徑:消化道或傷口
病原,流行特點,症狀,病理變化,實驗室診斷,防治,

病原

魏氏梭菌即產氣莢膜桿菌,一般可分為a、b、c、d、e、f六型。兔魏氏梭菌病主要由a型引起,少數為e型。魏氏梭菌廣泛存在於土壤、糞便和消化道中,因此寒冷、飼養不當以及飼餵過多精料時可誘發本病。

流行特點

各種年齡和品種的兔均可感染髮病,以1-3月齡的幼兔較多發生,純種毛兔和獺兔較易感染。發病不分季節。消化道是主要傳染途徑。

症狀

本病的特殊症狀是急劇腹瀉。患病兔最初的糞便變形、變軟,很快轉為帶血的膠凍樣、黑色或褐色稀糞,有惡臭腥味,肛門周圍、後肢及尾部被稀糞污染;被毛粗亂,精神不振,拒食,脫水,無體溫變化,最後消瘦死亡。

病理變化

剖檢所見胃底黏膜脫落,有大小不一的潰瘍。腸黏膜瀰漫性出血,小腸內充滿氣體,腸壁薄而透明。盲腸和結腸內充滿氣體和黑綠色稀薄內容物,有腐敗臭味。肝臟變脆,脾呈深褐色。心臟表面血管怒張呈樹枝狀。
屍體脫水、消瘦,腹腔有腥臭氣味,胃內積有食物和氣體,胃底部黏膜脫落,有出血和大小不一的黑色潰瘍。腸壁瀰漫性充血或出血,小腸充滿氣體和稀薄的內容物,腸壁薄而透明。腸系膜淋巴結充血、水腫,盲腸漿膜明顯出血,盲腸與結腸內充滿氣體和黑綠色水樣糞便,有腥臭氣味。心外膜血管怒張,呈樹枝狀。肝與腎瘀血、變性、質脆。膀胱多有茶色尿液。

實驗室診斷

取病死兔的空腸、迴腸、盲腸內容物、腸黏膜及心血、肝臟病變組織塗片,作革蘭氏染色、鏡檢見革蘭氏陽性菌端鈍圓的大桿菌,不見芽孢。將腸內容物接種於鮮血瓊脂培養基,37℃厭氧培養24 h,可見有雙溶血環的圓形菌落,直徑1.5-3mm,呈淺灰色。取培養菌株作生化反應,該菌分解葡萄糖、乳糖、麥芽糖、蔗糖和果糖,產酸產氣,不發酵甘露醇。選8隻健康成年兔,分4組,用每毫升含5.5億個菌的24 h肉湯培養物,按0.3ml、0.6ml、1ml,3個不同劑量腹腔接種,對照組腹腔注射1ml生理鹽水,純培養物接種兔體後,各試驗組均出現食慾減退或不食,精神沉鬱,糞便稀薄,嚴重者排水樣便。試驗組兔在攻毒後16 h內全部死亡,對照組正常。接種後的臨床症狀以下痢為主要特徵,同自然發病兔臨床症狀相同,接種後致死兔的病理變化與自然病例一致。病變材料塗片,革蘭氏染色鏡檢見到革蘭氏陽性菌端鈍圓的大桿菌。

防治

正確的飼養可減少本病的發生;採用較低能量、較高纖維素的日糧可明顯減少腹瀉死亡率。一旦發現病兔或可疑為病兔,應立即隔離或淘汰。預防方法可用魏氏梭菌氫氧化鋁滅活菌苗,每隻兔皮下注射2毫升,7天后開始產生免疫力,免疫期4~6個月。
本病的治療,可內服土黴素、四環素,均有一定的療效。另外用高免血清治療本病效果也較好。其方法是發現患病兔瀉痢後,視病兔大小,每隻皮下注射高免血清5~10毫升,每天1次,連用2~3天即可康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